三峡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2017考研调剂信息发布

高校名称 三峡大学 所在省市 湖北
调剂专业 材料工程、化学方面 是否有公费名额 未知
发布时间 2017-02-27 截止时间 未注明

24考研复试面试模拟体验包(1次)

2024考研复试特训班[1V1材料修改+面试模拟+听口纠音]

【接收专业】

材料工程(专业代码085204):接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化学(专业代码:070300):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方向接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1、能源环保功能晶态材料

本方向以面向能源环保领域的晶态材料为研究对象,以宏观性质(光、电、能源气体存储、太阳燃料(产氢、温室气体转化)光催化材料、光电转化和污染物去除)与微观结构、形貌之间的内在关系为主线,开展研究工作,为晶态材料功能导向的结构设计、可控制备和性能调控提供新理论、新方法与新材料体系,重点实现其在新能源利用、环境治理、能源存储和转化等领域的应用。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❶多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PMOFs):新能源气体存储、催化、化学传感;❷无机半导体复合材料:太阳燃料催化、气敏传感、超级电容器;❸金属有机框架源材料(MOFs源):电催化、光催化、气敏传感、电化学储能。

联系人: 赵君,联系方式:13507206810,junzhao08@126.com

网页:http://clyhg.ctgu.edu.cn/ldsktz/index.php

2、 动力与储能电池材料

本方向长期致力于锂离子电池等储能电池新型电极材料结构设计、合成和电化学性能研究。以宜昌地区丰富的磷矿、石墨矿及铁矿等矿产资源为原料,积极开展高附加值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和超级电容器用复合材料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现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人,在读研究生13人,已毕业研究生均在国内著名能源材料企业或研究机构(如上海杉杉科技、东莞新能源、深圳贝特瑞、亿纬锂能等)从事研发工作。本方向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其它省部级及企业横向课题6项。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SCI论文9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项,并被评为湖北高校十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名奖。

联系人:杨学林,联系方式:13972604202,xlyang@ctgu.edu.cn

网页:

http://newenergy.ctgu.edu.cn

3、能量转换材料与器件

本团队围绕敏感电子器件与能源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针对微波通信电介质薄膜和光电能量转换材料及器件开展相应的基础应用研究。现有导师3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在读研究生7名。研究工作先后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湖北省科技厅、宜昌市教育局、广西建筑新能源与节能重点实验室、东北师范大学紫外光发射材料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支持,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宜昌市和高校开放基金5项。团队成员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9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目前,本方向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人,均在国内著名企业(如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秦皇岛爱迪特高技术陶瓷有限公司、浙江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湖北骆驼蓄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从事研发工作。

联系人: 孙小华,孙盼盼

联系方式:13986769803,13618682465,mksxh@163.com

4、光伏材料与器件

光伏材料与器件团队所在的太阳能研究所实验室主要致力于各类太阳能电池的研发、超级电容器的制备及光伏发电电力系统相关问题的研究。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在读研究生14人。本方向主持和完成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湖北省科技厅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以及与企业合作横向项目十余项。实验室拥有从材料制备、电池组装到性能分析的整套设备,有对光伏电池玻璃镀膜实现增透自洁除尘的中试化生产线。团队有基于新能源微电网研究的2011省级协同创新科研平台、中央财政专项资助的光伏增透自洁材料与镀膜工程实验室及太阳能研究所校级研究平台。课题组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密苏里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及国内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有联合培养研究生机制。课题组目前发表SCI论文100余篇,相关研究成果曾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5项。

联系人:谭新玉,肖婷

联系方式: 15872592999,18986817550 , husttanxin@mail.tsinghua.edu.cn

5、 金属基/陶瓷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陶瓷基复合材料是我校较早开展的研究领域之一,主要研究方向:u金属基复合材料、v陶瓷基复合材料、w金属材料。基础研究以材料热力学、动力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现代材料制备技术,研究材料成分、组织、性能之间关系;工程应用面向切削刀具、模具耐磨材料、汽车超高强度用钢和高温合金。实验室拥有较为完善的材料制备、测试和表征设备。团队现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5名,其中教授3人,在读研究生15名。研究工作先后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省部级部门和企业的资助,承担纵、横向项目30余项,三大检索论文1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部分科研成果已转化为工业应用。研究成果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联系人: 丰平、戴雷

联系方式: Tel:13997700627,13197326390, QQ: 574602757, 281863227

6、功能陶瓷与新型建材

以有色金属氧化物为研究对象,探索设计和制备新型高性能磁控溅射靶材与透明导电薄膜材料,通过元素掺杂和烧结机理研究,实现高性能溅射靶材低成本制备和新型功能玻璃的性能调控。结合材料与电子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需求,致力于新型类钙钛矿复合氧化物电介质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探索性能优异的系列新型介电功能材料或发现物理上新现象。着眼于高温功能陶瓷材料与器件长期稳定性,立足于混合离子电子导体高温化学稳定、机械稳定性研究,开发面向高温透氧膜、固体燃料电池的新型混合离子电子导体材料,以实现节能减排和能源高效利用。

联系人: 孙宜华,联系方式: 13872496451 sunny.hust@ctgu.edu.cn

7、 化工新材料

u氟精细化工新材料—在深入研究氟聚合物结构对性能影响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化学制备工艺-微结构-性能协同关系,探索新的聚合及改性工艺,保证聚氟材料制备过程的可控性和产品性能的稳定性,开发新的氟聚合物,主要从事特种含氟单体、含氟精细化学品、含氟新材料关键技术开发。v磷精细化工新材料—主要从事工程塑料、聚酯纤维含磷阻燃剂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高端电子级系列磷化学品生产技术研究。w硅精细化工新材料—开展有机硅单体设计、硅橡胶、硅油、硅树脂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出有性能好、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有机硅新产品。主要从事新型有机硅单体与功能聚合物的设计与开发、新型或特种有机硅功能材料的研发及关键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

联系人: 李德江,联系方式:15971636579 QQ:839009166

8、 催化材料

 主要研究方向:u催化材料计算机辅助设计。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获得有效的催化体系,指导新催化系统研究。v金属合金催化剂及其应用研究。如燃料电池催化剂,以有效降低贵金属元素为主线,逐步向非贵金属合金催化剂过渡,并逐渐开展其他的相关催化系统研究,如单原子催化、单原子贵金属膜催化等。w二维催化材料。在现有石墨烯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延展到其他二维材料。围绕石墨烯,开拓新的研究内容,如切割、量子点等。

联系人: 代忠旭,联系方式:13972004268 QQ:276099714

【奖助与激励机制】

1、国家奖学金:硕士研究生20000元/年;

2、国家助学金:硕士研究生6000元/年/生;

3、学业奖学金:新生一等奖学金12000元/年,二等8000元/年,三等4000元/年;

4、单项奖学金:覆盖面30%以上;

5、助研津贴:所在研究团队根据学生科研业绩评定发放;

6、对家庭困难、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学校可提供一定的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和协助助学贷款。

7、设有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用于资助有一定科研基础、可望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体现学科交叉和学科创新的选题。

8、设有硕士学位论文培优基金,用于资助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

【备注】

有疑问,请致电三峡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

联系人:林老师

电 话:0717-6397670 linzhi@ctgu.edu.cn QQ:16392634

24考研复试面试模拟体验包(1次)

2024考研复试特训班[1V1材料修改+面试模拟+听口纠音]

2024考研复试标准班【复试指导+中英文面试模拟+复试资料】

温馨提示:
该信息自网络渠道整理,没有辨别其有效真实性,若对本信息有意向,请联系院校老师核实。若有不妥,请联系我们删除。同时提醒大家,在调剂复试阶段,一定注意不法分子,在交流过程中涉及金钱等,切勿相信,谨防上当受骗。谢谢。
删除信息请联系 tiaoji@163.com

当前关注此学校的用户

×关闭

公众号:考研信息网
查国家线、研究生调剂

页面加载时间:0.0095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