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东南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价值塑造、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着力构建一体化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全过程,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聚焦机制“立德”,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围绕“领军人才”培养目标,组织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构建“思想引领、能力提升、知识传授”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知识基础、深厚的人文素养和突出的创新能力,努力造就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领军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修订各类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施《2020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树立“大思政”教学改革理念,充分发挥学习的课堂、文化的课堂、实践的课堂“三个课堂”协同育人作用,整合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四条战线”,推进书院发展建设,促进学科交叉。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党委书记、校长为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勉励学子立大志、入主流、干大事、勇担当。大力弘扬爱国精神与时代精神,围绕抗疫主题开设“信仰公开课”,组织“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先进人物宣传报道,切实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聚焦课程“育德”,强化思政体系构建。将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作为“第一学院”和“第一课程”进行专项规划、重点建设,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创优工程行动计划(2019—2021)》,在学校“双一流”建设中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建设予以重点支持,实施“登峰计划”,建强马克思主义学科,打造思政系列“金课”。聚焦思想政治理论核心课程建设,打造“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和“领航示范课堂”,一学年开展50余期“思政课创优在行动”活动。设立专项教改经费,立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改革试点项目210项,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制定《关于深化思政课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办法》,推进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改革,实施中班教学、小班研讨,开展“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引入智慧课堂、MOOC教学等技术,开设“东大人的国家记忆”千人思想政治理论大课,开展由两院院士等主讲的“信仰公开课”100余场次,其中抗疫主题网络思政课56期,26万余人次参与线上学习。加强思政实践课建设,构建“课程—项目—竞赛”多维联动体系,设立思政专项“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有机结合,在社会服务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聚焦教师“培德”,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成立由学校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教师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院系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工作机制,建立二级单位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和工作制度,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的实施办法》《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构建教育、宣传、考核、监督、激励、惩处“六位一体”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建立覆盖教学科研全过程的师德师风监督体系,出台《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强化警示教育,完善各环节考评细则,确保师德师风建设实效。加强教师入职教育,学校主要负责同志为新入职教师讲授“入职第一课”。建立教师思政教育实践基地,定期组织教师前往红色教育基地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志愿服务等活动。选派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赴对口支援学校和定点帮扶贫困县挂职锻炼,在实践中增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围绕教师成长发展和教学关键环节,构建“入职培训—助教培训—首开课培训—青年教师授课竞赛—骨干教师培养—教学名师培养”六层次教学技能培养体系。发挥学科带头人“传帮带”作用,带领青年教师组建教学创新团队,开展教学实践和改革创新;推进朋辈互学互助,成立青年教师工作委员会,打造交流平台,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共同提升。凸显榜样领航,选树育人典型,持续开展“吾爱吾师——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教师荣誉表彰大会”“名师工作室”创建等活动,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在立德树人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定期开展面向教师的音乐会、剪纸等各种艺术活动,组织健步走活动月、篮球等各类体育活动,营造和谐融洽的校园文化环境,着力提升教师的幸福感、获得感,让广大教师安心教学、潜心育人。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