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考研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考研还是许多人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人生中的这种机遇并不多,人生中关键的路也只有那几步,对于有些人来说,错过了这一次,可能就错过了一辈子。因此,我们必须把握机遇。但考研绝不是一种时髦,也不应该是迫不得已,考研的人数虽然越来越多,但里面有太多的盲目跟风者,这往往也是导致部分同学考研目标不明确的原因。
考研需要一个绝对充足的理由,因为考研的代价实在是太大,它最大的代价不是金钱,而是青春。因此,选择考研,意味着你在做一场赌博,但你必须是聪明的赌徒:你需要给考研一个恰当的理由!也必须是个勇敢的赌徒:考研意味着你要比别人付出双倍甚至更多的努力!
所以,不要仓促地决定考验。一定要为考研找到一个充足的理由,有理由才会有动力。考研的理由发自一种内心的冲动,但这种冲动不是一时的,而是持久的。如果还没找到考研的理由,就暂时别考。如果你考研的愿望是发自内心的,那么经历多久,它都不会熄灭。尽量让它沉淀,越是沉淀,便越持久,当你把最后一丝怀疑都赶走后,你将迸发巨大的潜能。
因此,一个考研的人必须能够对自己说:我将慎重地做出我的选择,而一旦选择了,我将无怨无悔!一旦有了这种清醒认识,再加上勇气和决心,才可以考研。
另外,还要从自身的情况出发,看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是否能放下现有的事业和家庭(考研不是只针对应届毕业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考研当中,如果不是,就不要轻易地做出考研的决定。不要打无准备之战,尽量顺其自然,不要做勉强的事情。适当地超越自己的极限是可以的,但最好不要做自己能力所不及的事情。因为考研的代价毕竟不小,考研本身也是很辛苦的。更进一步讲,即使自己具备了考研的条件,有充分的考研理由,也要从自身的情况出发分析一下收益与成本,由此再做决定。比如说,如果你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本科专业就业不会太差,自己又不太想做研究工作,活动交际能力也还可以,那么你可以选择先工作,今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再继续深造。如果你的家庭经济情况不错,选择的研究生专业将来一定有升值的潜力,自己又不太能适应社会,那么你可以选择先读研。一定要考虑年龄和家庭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因为年龄越大,考研、读研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越大。在家庭条件确实不允许的情况下,先选择工作不失为明智之举。因为一个人在生活当中,不能只为了自己的个人发展考虑,也应该想到如何为家庭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当我们选择考研的时候,绝大多数人还是经不起名校的诱惑,会一头扎进清华北大之类追逐者的行列,这本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好东西大家都想要。但是其实考上了,并不一定不代表你是真强,没考上,却一连串的问题就出来了,而这却并不代表你不行。所以,梦想与现实的距离,你一定要理性地丈量好。
首先你要决定你考研是要专业还是要学校,如果你要专业,那就把该专业大学的全国排名前10名都列出来吧。专业全国排前三的,实力差不多,可能学校整体名气有差别。至于第4到10名的学校,其实都一样。大家谁都不会记住谁是第几。因为大家往往只会记住第一。如果是学校,相信大家在自己的心中都会有一杆衡量大学质量的秤。专家、网站、师兄师姐、同学的评价等等已经为大家提供了一系列很好的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如何来理性地丈量梦想与现实的距离,这就应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报考分数要求高一点、质量好一点的学校。最好选择既具有挑战性又力所能及的专业和学校。这样才会使你更加努力地复习。
简单地说,你如果对自己的考试能力有绝对的信心,或者说你高考有清华落马之类的惨痛经历,如果你还想再试一下。那么就去报专业排名最好而且整体名气非常大的学校。如果你不属于以上决心非常坚定的同学,那么我的建议是选择一个专业排名不错的学校,然后考个好成绩,跟个好导师,这是更实在的东西。同时还要根据你所想要去的城市,综合做出决定。
在做出一个大概判断后,最好还是找一些已经考上相关专业的师兄师姐,他们是过来人,一定或多或少的有一些经验会对你的择校很有帮助的,但更多的在于自己的理性分析。
从实际的可能性考虑,必须获取招生单位真实有效的信息并对其几项指标进行综合对比。首先是竞争态势。一是看招生单位的录取分数线,是高于还是低于全国统一最低分数线。二是看所要报考的专业院系的录取的平均分和最低分数。第三是看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的录取比例,了解竞争的激烈程度。此外还要看复习资源。考生应该尽力收集目标单位的复习资源,例如历年考试专业试题,考试命题所依托的教材,考试复习的参考书目,复习的重点范围,命题教师的命题风格等等,并根据自身基础进行分析、比照。这对于考试成败是至关重要的。
考研是改变命运的一条有效途径,但也不能盲目地投入其中,在此之前,一定要先考虑自己的定位,计算成本的大小,估计可能的风险。生活中没有一条路是绝对的,有时候,懂得知足,懂得放弃,生活可能会更美好。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