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各位同学们:
大家好!
目前2016年国考大纲和报名职位表已经正式颁布,各位关注公考的同学想必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每年国考公告发布后,很多同学的第一件事情都是下载职位信息表格,认真搜索EXCEL表格、寻找表格中是否有自己家乡的岗位;是否有符合自身条件的岗位;自己喜欢的城市又有什么岗位。众所周知公考的岗位只能报一个、且不能更换,有的同学受困于专业限制和要求限制、报名空间比较小;有的同学对国考报考没有太多地区要求、又出自优势专业,比如:财会类(最适合国税系统的专业)、法学类(公考万金油专业),这类同学的报考空间会比较大,具体的岗位选择也比较艰难,那么这些岗位各自的特点是什么?都适合什么样的同学报考?还有,职位表格机构性质中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有什么区别?职位名称中的“科员”和“主任科员及以下”有什么区别?今天,我就站在一个政府工作人员的角度为大家解读一下国考职位的特点,让大家了解国考各岗位间的区别。
一、公务员的行政级别与行政机关的行政级别
行政级别
|
工资等级
|
职务级别
|
办事员
|
19-27
|
|
科员
|
18-26
|
可任乡镇股级干部(非正式、不备案)
|
副科
|
17-24
|
|
正科
|
16-22
|
乡镇正职、县级局正职、地级市科室正职
|
副处
|
14-20
|
|
正处
|
12-18
|
县区正职、地级市局正职、省厅处室正职
|
副厅
|
10-15
|
|
正厅
|
8-13
|
地级市正职、省厅正职、国家司局正职
|
副部
|
6-10
|
|
正部
|
4-8
|
省级行政区正职、国家部委正职
|
副国
|
2-4
|
|
正国
|
1
|
大家可以看到,左侧的一列是公务员的行政级别,共分12级,从办事员到国家级正职,其中我们同学通过公考考录的公务员最低级别是科员,最高级别是正科,也就是主任科员。我们在谈到公务员行政级别的时候一般会说:乡科级、县处级、地厅级、省部级。这就是地方政府的行政级别,通常来讲,省级行政区的级别是部级,也就是说,该行政区的党政正职领导是正部级;地市级行政区的级别是厅级,也就是说,该行政区的党政正职领导是正厅级;以此类推,县区级行政区是处级;乡镇是科级。但是也有特殊情况,比如说:“高配”和“副省级城市”。例如,辽宁省省长是正部级,铁岭市市长是正厅级,而大连市市长则是副部级,因为大连市作为国家的“计划单列市”是“副省部级”城市,要高于一般的地级市!
第二列是各级别公务员的工资档次。公务员的工资体系,现在大体分为27个级别,每个行政级别对应几个工资级别,不出意外,公务员的工作级别是两年一涨,提升工资级别的方式有两种办法,一种比较缓慢,就是按年份增长,一种是提升行政级别,则工资直接提升到更高级别的档次,同时增加的还有均补贴。近年国家先后在各地实施了新政策,可以让满足工作年限的干部享受更高级的工资待遇。同时近两年公务员工资上调幅度很大!且还在继续上调中。
具体的机关级别则是遵循以下原则:党群机关,纪检委、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机关工委的级别参照所在地方政府下调一级。如淄博市政府:正厅级机关,淄博市组织:副厅级机关。政府机关一级局的级别参照所在地方政府下调两级。如淄博市国税局、工商局、建设局,都是正处级机关。一级局下属二级局则参照所在一级局下调一级。如淄博市人社局:正厅级机关,其下属局社保局、医保局、人才局则为副处级机关。具体表格参见下图:
行政级别
|
国家
|
省级
|
地市
|
县区
|
乡镇
|
办事员
|
|
|
|
|
|
科员
|
|
|
|
预算股长
|
股长
|
副科
|
|
|
|
医保局长
|
|
正科
|
|
|
预算科长
|
人社局长
|
乡长
|
副处
|
|
|
医保局长
|
|
|
正处
|
|
预算处长
|
人社局长
|
县长
|
|
副厅
|
|
医保局长
|
|
|
|
正厅
|
预算司长
|
人社厅长
|
市长
|
|
|
副部
|
医保部长
|
|
|
|
|
正部
|
人社部长
|
省长
|
|
|
|
副国
|
委员
|
|
|
|
|
正国
|
常委
|
|
|
|
二、国直机关、省直机关、地方机关区别
国直、中直机关是指部门垂直管辖,受上级相同机关领导,最终财政、人事的权力都归到中央部委。其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对其没有管辖权力。工资由中央调拨、统一发放,不受地方财政影响。该种机关统一为国考招录!
代表:国税局、统计局、海事局、海关。
省直机关是指部门垂直管辖,受上级相同机关领导,最终财政、人事的权力都归到省厅。其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对其没有管辖权力。工资由省财政调拨、统一发放,不受地方财政影响。该种机关为省考招录。
代表:地税局、监狱。
地方机关是指人事、财政权力归所在地方政府管辖,上级委办局只有监督指导权力、没有管理权力的机关部门。均为省考招录,绝大多数机关都在此行列。
代表:财政局、工商局、发改委、工信局、卫生局、教育局、人社局等。
三、公务员的提拔制度
1、满年限方可提拔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党政机关干部提拔的年限需求,必须满足年限才可以提拔。同时,十八大后,中组部屡次发文,严格限制越级提拔,堵住了“特殊情况”和“快速上升”的道路。
2、进步的要点在于“交流”
类似于,科员连续提拔至副科长、科长、副局长、局长,进而在直线提拔成为副市长,这样的例子是非常罕见的!这类简历即使在中央高层领导中也不普遍。对于99%以上的公务员来说,进步重在交流!因为公务员每一次级别提升都是质变,都是进入新的层次,质变是需要量变累积的,那么量变就是不断的“重用”以及“接班”。所谓“重用”就是指平级交流中由相对不重要的职务任命为相对重要的职务。
举个例子,在一个县里,副处级干部中按照所任职务的重要程度不同又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县委副书记”,作为党委二号人物,其重要性要在一般的常委之上,在副处级已经做到极限,再进一步就是处级。第二层次:“县委常委”。第三层次“非常委的副县长、公检法一把手”。第四层次“二线岗位,如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第五层次为“副处级调研员”,即是非实职副处级。常规的晋升途径是,提副处,做人大副主任——副县长——入常委——提副书记。
而“接班”是指,在某单位正职领导面临离开岗位的情况下,任免为该领导的一号副手(如常务副局长、县委副书记)。
例如一个比较成功的仕途案例节选:副主任科员(26岁)—工资科副科长(27岁)—工伤科副科长(28岁)—职称科副科长,科长临近退休(29岁)—正科级职称科副科长(30岁)—职称科科长(31岁)—办公室主任(33岁)—副调研员,办公室主任(35岁)
可以看出,该干部的提拔一样是直线的!不是在提拔就是在“重用”或者“接班”,没有走一次回头路,也没有遇到“瓶颈”,其实对我们大多数同学来说,保持这样的良性循环就可以成功,如果能够加入适当的公选和遴选则情况会更好。
3、公务员想进步,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说到这里,很多同学会想到背景,比如我爸是李刚之类的事件。但是今天我要说的不是背景,而是一条我们都能满足的因素,就是“政治出身”。政治出身指的是你所入职的机关的行政级别和政治地位,他会决定你的进步速度、交流机会、和领导的接触程度以及未来出路的面。政治出身决定政治前途,背景我们无法决定,但是给自己选择更好的“政治出身”,确实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比如说,省委组织部,在干部提拔至副处级之前,是不设门槛的,而且未来可以分配到几乎所有机关。比如说,省政府办,是和领导接触最密切,很可能得到领导认可和肯定的部门。
四、国考职位表中的细节解读
好多同学比较疑惑“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具体区别在哪?有些人认为区别很大,因为编制就不同!有些人认为主要是工资区别。这里我要解释一下,对于参公管理,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就目前来说,和公务员的差别不大,其区别主要体现在工资计算方式和短期提拔空间上。但是事业单位也有以下的几个相似之处:1、同公务员一样的行政级别体系,而且科级以上的相同行政级别含金量差别不大。2、事业单位一样可以参加公选遴选、考取公务员,公务员也可以参加公选遴选、考取更高级别的事业单位。3、对于地市级单位来说,副科级以上的事业单位干部可以直接调任到所属一级局任职,编制也可以捋顺为公务员编制。
报考,职位名称中的“科员”和“主任科员及以下”又有什么区别?这个职位名称不是一个简单的名字,而是决定了你入职后的行政级别!写着“主任科员及以下”的岗位,如果本科生入职后定为科员;硕士研究生入职后,直接定为副科级;博士研究生入职后直接定为正科级!其中XX处室“主任科员及以下”,XX司局“主任科员及以下”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同样的定级方式。而“科员”则是不论博士还是本科,入职后统一定为“科员”!同理也有“副主任科员及以下”,对应的硕士及以上定为“副科级”;本科及以下定为“科员”。各位高学历高考一定要注意这点!
五、国考报考原则
1、对手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不要轻易挑战“限制211院校”的岗位。
2、特殊限制越多的岗位,越容易竞争。多选择有专业限制、户籍限制、应届毕业生限制、三支一扶限制的岗位。
3、竞争比例相差不多的前提下,选择招录人数多的岗位。避免遇上一个学霸而遗恨考场。
4、一定要选择符合自己要求,符合人生、事业规划的岗位。岗位没有绝对的优劣,只有适合不适合。如果报考了一个你不喜欢的城市,即使岗位再好,工作、生活也不会舒心!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