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时间来到8月尾,暑假已结束,想考研各位也该赶紧行动起来了!你还对学校、专业的选择有些举棋不定吗?是不是对即将到来的强烈竞争带有一丝惶恐?虽说凡事努力,就没有不可能,但考研依然是讲究命中率的,能在备考前期选定合适自己的学校专业,一考即中,何乐而不为?
考研一般分五步:择校择专业、复习、报名、初试、复试,之后就是等着学校贴出录取名单了。五个步骤里,第一步其实相当关键,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选一个竞争力相对较小,同时又适合你就读的专业,这是让你事半功倍的好途径。
在此整理了过去1至2年中,广东省各研招资格学校发布的调剂需求信息,参考这些信息,你可以找到目前竞争力相对较小、但不乏含金量的学位,如果这里面恰好有你感兴趣的专业,那就赶紧准备啦,你的梦想正在前方“虚位以待”。
(如有疑问,请以各校研招网公布数据为准)
需调剂专业不乏“好”专业
一个专业发出调剂信息,无非是两种情况:要么报考人数低于招生计划人数,要么该年的生源质量不太理想,考生分数普遍偏低,导致无法录取。不论是哪一种情况,对于新一届考生来说,这都是可以抓取的机会。而且总的来说,各校每年的招生空缺都比较稳定,过去1-2年的信息参考价值颇高。
需调剂的专业都属冷门专业吗?答案是否定的。根据非官方数据统计,2015年全国十大热门考研专业是:会计学、行政管理、金融学、企业管理、英语语言文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心理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产业经济学。比较一下,会发现中山大学的移动信息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的行政管理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的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的管理学院和计算机学院、深圳大学的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广东财经大学的金融硕士教育中心……等等,都有相应的,甚至较大量的学位空缺,其中,有的专业又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所以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按表索骥,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填报。
最“容易”考研门类:经济学、法学、工学、管理学、医学
全面统计这些信息,得出一个结论:经济学、法学、工学、管理学、医学是目前省内需求量高,但考成率偏低的几个门类,换句话说,这几个类别中的不少专业,正是目前考研最“容易”专业。拿工学来说,作为一个国家人才需求量上升的门类,大多数学校都开设了相应专业,但招生情况并不一定很理想,例如以工科著称的华南理工大学,就仍有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生物医学工程等学术类缺额,而广东工业大学也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化学工程等在内的大面积数据,这些数据的存在说明,考研成功的机会并不像我们预想的那么小,只要科学设定目标,并付诸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这种需求量高,但缺额依旧明显的现象,背后原因很多,例如那些非985、非211院校就经常得不到考生青睐,但是客观说,非重点大学也有实力出众的学科,如广东财经大学的金融和法律、深圳大学的土木工程等,因此,考生应该在报考之前对各校实力进行一番探解。另外,医学类的缺额,则包含更多不可避免的因素,毕竟此类专业只针对本科是医学的考生开放,这对于那些想上名校的医学院考生来说不失为一个优势。
轻松上名校:紧靠兴趣,科学跨专业考研
本次统计,虽然有几所学校未提供充足信息,但是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华南师范在内的几所211以上名校,还是让我们考生捕获到不少“可乘之机”。对很多人来说,在名校读研是为简历“镀金”,同时这种经历也是独一无二的,如果你也怀着这样的想法,那首先要看这几所名校的缺口专业是否和你心意,其次,如果需要跨专业,也得有一个理性的考量。
目前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对于跨专业考研都没有明确限制,一部分交叉型学科还欢迎其他专业的考生来报考,像新闻传播、社会学、人类学、信息管理学、生物信息工程等强调综合素质的专业,就重在培养复合型人才,这是考生们可以考虑的。但总的来说,跨专业要尽量遵守“就近原则”。
非广州地区高校缺额大,可求性价比
省内几所二本级别的高校,以及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学校,每年招生都有大面积缺额,这也是在意料之中。其中,五邑大学2013年发布的调剂信息更是直言“我校各专业均接收部分调剂生(全公费)”。这一部分的学位适合那些平时成绩不算拔尖,但又想读研究生的考生,尽管初次考研定一个高难目标,一旦考不上还能争取调剂,但是按照很多人的实际经历,调剂的竞争激烈度甚至不比考研初试来得差,如果考生不要那么好高骛远,选一个切合实际的学校,也是明智策略。再说,非广州的,或非一本的大学中也有很好的求学去处,考研的性价比,全靠自己分析、争取。
考得好,不如考得巧,如果最“容易”榜上有你钟意的学校和专业,就为之努力吧,祝各位考生心想事成,成功实现考研梦!
随着天气渐渐转凉,秋季的脚步临近,考研人告别酷热的8月,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秋季强化阶段。在这一关键时期,不论从身心上还是复习备考,考生都进入了疲惫时期,因此一定要学会适当调节自己的情绪,考研人从不言放弃。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