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一、MBA项目介绍
南京邮电大学是全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也是通信行业惟一承担中国企协“职业经理人认证培训”工作的机构。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创立于1983年,学院现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两个一级硕士点;项目管理工程硕士点,MBA专业硕士点。学院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信息通信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信息通信人才培养基地。
我校MBA项目是针对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的综合能力教育,其具体定位为“培养综合能力突出的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根据MBA项目定位,我校MBA项目将突破传统的以知识教育、理论传授为主的教育理念,将MBA学习方式融于实践之中,强调管理实践与理论传统并重,注重学生的能力和品格培养。在培养方式上,将从认知、知识、实践等环节着手,转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主要通过案例教学、团队式学习、整合式学习等培养方式,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管理实践能力和丰富理论知识的高素质管理人才。
课程设置方面,共设置了9门MBA主干课程,5门必修课程,并分设财务管理、创新与创业管理、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4个专业方向,每个方向设4-5门选修课。此外,还增加了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包括专题讲座、企业实践、案例采集等,紧密联系实践,着力完善学员知识与理论结构,提升学员综合管理素质和能力。
南京邮电大学MBA教学点设在学校三牌楼校区,具备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MBA教育拥有核心课程教师36人,师资队伍呈高职称、高学历和富有实践经验的特征,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9人,占83%;博士21人,占58%;大型企业顾问15人。近年来,学院专任教师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项目,以及多项企业横向研究项目;并在《管理世界》、《中国软科学》等权威期刊发表数十篇高层次论文。
二、培养方向
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项目管理、财务会计、创新与创业管理、供应链管理。
三、报考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可报考:
1.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2008年9月1日前获得本科毕业证书);
2.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2009年9月1日前获得硕士或博士毕业证书);
3.大学专科毕业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2006年9月1日前获得专科毕业证书)。
四、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形式(即在职兼读,利用晚上或周末白天集中授课),采用弹性学制。全日制一般为2年,非全日制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五、学位授予
修满培养方案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的研究生,经南京邮电大学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授予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颁发教育部统一制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证书。
六、录取类别
招收的MBA学生分单位委托培养和个人自筹经费两种类别。
七、报名及资格审查
1.报名
报名采取网上提交报考信息和现场确认的方式。
(1)网上提交报考信息(2010年10月10至31日)
届时请考生自行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网址为: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按要求填写、提交报名信息。
(2)现场确认(2010年11月10日至14日)
考生携带网上报名成功后生成的报名号、有效身份证件和毕业证书到江苏省指定报考我校的报名点确认报名信息(需考生本人亲自前往),并进行缴费、照相,完成报名。
2.资格审查
考生报考资格审查于复试时统一进行,具体安排另通知。
八、入学考试与录取
1.考试科目
MBA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部分,初试由国家教育部统一组织,复试由南京邮电大学组织。
(1)初试
初试时间为2011年1月;初试科目为英语二(满分100分)和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含语文、数学、逻辑,满分200分)两门,均为全国联考。考试的具体要求见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合制定的《2011年MBA联考考试大纲》。
(2)复试
复试由南京邮电大学自行组织,时间为2011年3、4月份(具体时间、复试内容及方式另行通知)。
2.录取
学校根据考生入学考试的总成绩确定录取分数线,择优录取。
九、培养费用
MBA培养费用合计人民币5万元(不含教材、住宿等费用),可一次付清,也可按学年缴纳,其它费用自理。
十、招生咨询
咨询电话:025-85866100,13505164145
传真:025-85866108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