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人类学,赵旭东,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一、基本情况
1.基本信息:
性别:男 民族:汉
工作地址: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类学研究所
(北京海淀中关村大街59号科研楼A座206室)
邮编:100872
电话:86-10-82502544(O)
E-MAIL::zhaoxudong@ruc.edu.cn
出生日期:02/19/1965
2.教育背景:
1995.9—1998.7法学博士学位;社会学专业,专业方向:城乡社会学;博士论文题目:《乡土社会的权威多元与纠纷解决》;论文指导教授:费孝通教授;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大学。
1989.9—1992.7理学硕士学位:心理学专业,专业方向:西方心理学史;硕士论文题目:《对心理学上的两种阐释模式(行为模式与认知模式)的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论文指导教授:陈泽川教授;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3.工作经历
1998年7月,法学博士;专业方向:城乡社会学;博士论文题目:《乡土社会的权威多元与纠纷解决》;论文指导教授:费孝通;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大学
1998.7-2002.11,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2002.11-2003.4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系“王宽诚奖学金”,访问学者
2003.4-2003.4荷兰莱顿大学法学院冯·沃伦霍芬研究所(VanVollenhovenInstituteofLaw,GovernmentandDevelopment)访问学者
2003.5-2005.5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2005.1-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
2006.9-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系主任
2007.1-《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执行主编
2008.1-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
2011.9-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4.所获奖项
1994年10月《河北省城市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文被评为河北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第四届年会优秀论文。赵旭东为课题组负责人。
1997年获得一九九七年世川良一优秀青年奖学基金奖(北京大学)。
2007届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本科生“百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奖。(中国农业大学2007年6月)指导论题目:“从张庄‘翻身’看一个华北乡村的社会生活变迁”
2008年2月被中国柳林县委和柳林县人民政府聘为“文化顾问”。
2010届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本科生“百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奖。(中国农业大学2010年6月)指导论题目:“亲迎的“三区论”——费孝通有关亲迎婚俗研究的再分析”
2010年教育部“跨世纪人才”。
5.学术兼职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2011-)
中国社会学会法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2011-)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主任(2007-2011)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执行主编,常务副主编(2007年1月—)
中国社会学会理事(2008年7月—)
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2008年7月—)
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2007年1月—)
中国柳林县委和柳林县人民政府“文化顾问”(2008年2月)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2008年1月—)
《民族学刊》编委会委员(2010年3月—)
江苏吴江费孝通研究会理事(2009年—)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2009年3月18日—2012年3月18日)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2010年)
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2010年11月—)
二、研究方向
赵旭东教授最近的主题包括:(1)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集中译介一些西方的古典和近现代的人类学理论与方法。(2)近代中国法律制度建设的意识形态分析及其与西方现代性之间的相互联系。研究的视角集中在中国乡村社会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律运做及其与地方性习俗之间的有机联系。(3)1980年代以后中国民间宗教的复兴及其与国家现代性发展历程之间的关系。我的一个核心观点是认为,今天乡村社会的民间宗教,更乐于以国家话语为理由来重建自己的合法性。(4)与此相关联的一个课题是有关社会记忆的研究,特别是当今的华北社会如何记忆三四十年代在华的日本人和他们的所作所为,由此来重新审视一个历史事件是如何通过时间而不断地进行重新构造的。(5)集中在最近兴起的文化研究和后殖民主义的理论探讨。(6)有关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特别关注西方的东方学如何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中得到重构。我的一个核心看法是认为,中国社会科学本土化的所有提法都可能只是西方对东方想像的本土复制。(7)中国社会与文化转型研究。关注于当下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由此而影响的中国文化的特异性的转变。
三、年度教授课程
2008年
(1)时间:2月—5月;课程名称:《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主讲人:赵旭东;课时:32课时;教材:赵旭东,2008,《文化的表达——人类学的视角与回顾》,北京: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地点:中国农业大学西区主楼612;授课时间:每周三晚六点到十点;授课对象:2007级社会学、发展学研究生以及进修生;选课人数:14人。
2009年
(1)时间:2月—5月;课程名称:《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主讲人:赵旭东;课时:32课时;教材:赵旭东,2008,《文化的表达——人类学的视角与回顾》,北京: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地点:中国农业大学西区主楼612;授课时间:每周三晚六点到十点;授课对象:2007级社会学、发展学研究生以及进修生;选课人数:14人。
(2)时间:5月—7月,《田野研究与民族志方法》,2007级社会学专业本科生,选课人数29人。
(3)时间:2月—7月,《当代社会学理论前沿》,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09级博士生,选课人数15日。
2010年
(1)时间:3月—5月;课程名称:《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主讲人:赵旭东;课时:32课时;教材:赵旭东,2008,《文化的表达——人类学的视角与回顾》,北京: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地点:中国农业大学西区主楼612;授课时间:每周三晚六点到十点;授课对象:2007级社会学、发展学研究生以及进修生;选课人数:10人。
(2)时间:9月—11月;课程名称:《中国社会转型研究专题》;主讲人:赵旭东;课时:36课时;教材:《政治社会学:文化、权力与政治文选》,邀请专家来校讲座,与社会学系“乡土社会研究讲座”合并邀请;地点:中国农业大学西区新教2305,后转到东区民主楼202;授课对象:2010级社会学专业及其他专业研究生;选课人数:18人。
(3)时间:10月—12月;课程名称:《社会学理论》;主讲人:赵旭东;课时:36课时;教材:赵旭东,2005,《社会理论选读》,北京: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地点:中国农业大学西区新教312;授课对象:2010级社会学、发展学研究生以及进修生;选课人数:20人。
(4)时间:10月—12月;课程名称:《社会学概论》;主讲人:赵旭东;课时:48课时;教材:谢弗,2006,《社会学与生活》(第九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地点:中国农业大学东区一教314、319;授课对象:101社会本科生即部分研究生;选课人数:35人。
(5)时间:9月—12月;课程名称:《中国社会研究专题》;主持人:赵旭东;课时:32课时;教材:无教材,各位主讲人依据自己的研究讲授,本人主讲第二讲;地点:中国农业大学东区二教317教室;授课对象:071社会本科生;选课人数:28人。
2011年
(1)时间:9月—12月;课程名称:《人类学前沿》;主讲人:赵旭东;课时:48课时;教材:;地点:中国人民大学科研楼A座206;授课时间:每周三晚六点到九点;授课对象:2011级人类学专业博士生;选课人数:1人。
(2)时间:9月—12月;课程名称:《当代社会学理论前沿》,教材:赵旭东,2005,《社会理论选读》,北京: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选课对象: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11级博士生,选课人数5人。
(3)时间:9月—12月;课程名称:《法律文化研究》,教材:赵旭东,2005,《政治社会学——文化、权力与政治文选》,北京: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选课对象: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2011级法律史专业硕士生,选课人数5人。
(4)时间:10月—12月;课程名称:《社会学概论》;主讲人:赵旭东;课时:48课时;教材:谢弗,2006,《社会学与生活》(第九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赵旭东编著,2011,《社会学之门——一种观察和理解社会与个人生活的新视角》地点:中国农业大学东区一教314、319;授课对象:111社会本科生即部分研究生;选课人数:30人。
四、主要著述
(一)个人专著
(1)赵旭东,2003,《权力与公正——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与权威多元》,天津:天津出版社。
(2)赵旭东,2003,《反思本土文化建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赵旭东,2008,《否定的逻辑——反思中国乡村社会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4)赵旭东,2009,《文化的表达——人类学的视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赵旭东,2011,《法律与文化——法律人类学研究与中国经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赵旭东,2011,《本土异域间——人类学研究中的自我、文化与他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二)代表性论文
(1)赵旭东,2001,“习俗、权威与纠纷解决的场域——河北一村落的法律人类学考察”《社会学研究》,第2期,第74—84页。(CSSCI,核心期刊)
(2赵旭东,2001,“超越本土化——反思中国本土文化建构”,《社会学研究》,第6期,56—72页。(CSSCI,核心期刊)
(3)赵旭东,2003,“从质疑秩序到质疑文化”,《民俗研究》,第3期,第5—24页。(CSSCI核心期刊)
(4)赵旭东,2005,“秩序、过程与文化——西方法律人类学的发展及其问题”,《环球法律评论》,第27卷,第5期,第557—570页。(CSSCI,核心期刊)
(5)赵旭东,2006,“‘报应’的宇宙观——明清以来诉讼解释模式的再解释”,载:苏力主编,2006,《法律和社会科学》,第127—158页,北京:法律出版社。
(6)赵旭东,2006,“中心的消解:一个华北乡村庙会中的平权与等级”,《社会科学》,第6期,第31—42页。(CSSCI)
(7)赵旭东,2006,“从文化差异到文化自觉”,《民俗研究》,第1期,第5—39页。(CSSCI)
(8)赵旭东,2007,“在文化对立与文化自觉之间”,《探索与争鸣》,第3期,第16—19页(2007年3月15日出版)
(9)Xudong Zhao, Huiling Guo, and Yiting Li, 2007, “‘Food Risk’ and Politics of the Organized Irresponsibility in China”, in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Food System Development and Food Culture: Globalization of Food Culture Based on Local Traditions Leads Agriculture Toward a New Emerging Initative. 117-123, (Jeonju City, Korea, 31 October 2007, Korea FAO Association, GAPI)
(10)Xudong Zhao and Duran Bell, 2005, “Miaohui, the Temples Meeting Festival in North China.” China Information XXI (3), 457-479.
(11)赵旭东,2008,“百年和平、资本主义与国家干预”,《开放时代》,第1期,第141—152页。(核心期刊,CSSCI)
(12)赵旭东,2008,“费孝通对于中国农民生活的认识与文化自觉”,《社会科学》,第4期,第54—60页。(CSSCI,中文核心期刊)
(13)赵旭东,2008,“乡村成为问题与成为问题的中国乡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第110—117页。(CSSCI,中文核心期刊)
(14)赵旭东,2008,“否定的逻辑——华北村落庙会中平权与等级的社会认知基础”,《开放时代》,第4期,第126—146页。(核心期刊,CSSCI)
(15)赵旭东,2009,“文化实践、图式与‘关系建构’——以河北白洋淀地区两村落的个案分析为例”,《开放时代》,第3期,第116—133页。(CSSCI,中文核心期刊)
(16)赵旭东,2009,“龙牌与中华民族认同的乡村建构——以华北一村落庙会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1卷,第2期,第18—24页。(CSSCI,中文核心期刊)
(17)赵旭东、辛允星、牛静岩、罗涛、盛燕,2009,“社区重建中的社会文化因素:社区的社会—人—文化模型/CPS模型在农村社区灾后恢复重建中的应用”,载:王文忠、王世卿主编,2009,《灾后社区心理援助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第119—131页。(2009年4月出版)
(18)赵旭东、罗涛,2010,“以文字书写典范与以文化融合多元之间的互动与生成——以羌语发展与羌族认同的社会史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2卷,第3期,第79—84页。(CSSCI)(5月15日出版)
(19)赵旭东、齐钊,2010,“费孝通的‘三区论’与王铭铭的‘三圈说’的比照分析”,《开放时代》,第7期,第126-139页。(CSSCI,中文核心期刊)
(20)赵旭东,2010,“超越社会学既有传统——对费孝通晚年社会学方法论思考的再思考”,《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第138-150页。(CSSCI,中文核心期刊)
(21)赵旭东、王莎莎,2011,“权力精英结构的饮食表达——基于清代‘满汉全席’发明的微观政治学分析”,《民俗研究》,第1期,第256—267页。(核心期刊,CSSCI)
(22)赵旭东,2011,“族群互动中的法律多元与纠纷解决”,《社会科学》,第4期,第70—77页。(核心期刊,CSSCI)
(23)赵旭东,2011,“闭合性与开放性的循环发展——一种理解乡土中国及其转变的理论解释框架”,《开放时代》,第12期,第99—112页。(CSSCI,中文核心期刊,为第一篇以中国人民大学名义发表的论文)
(三)主编著作
(1)李小云、赵旭东和叶敬忠主编,2008,《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320—33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李小云、赵旭东主编,2008,《灾后社会评估:框架·方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赵旭东主编,2010,《费孝通与乡土社会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黄承伟、赵旭东等著,2010,《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重建与本土文化保护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专著)
(四)译著
(1)吉登斯,1998,《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
(2)埃文思—普里查德,2002,《努尔人》,北京:华夏出版社。(与褚建芳、阎书昌合译,第三译者)
(3)吉登斯,2003,《社会学》(第四版),赵旭东、齐心、王兵、马戎、阎书昌等合译,第一译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布尔迪厄,2005,《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褚思真、刘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赵旭东校对,未署名,译者后记中加以说明)
(5)理查德·谢弗(Richard T.Schaefer),2006,《社会学与生活》(插图第9版),马戎、杨文山审阅,刘鹤群、房智慧译,赵旭东译校,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6)王斯福,2008,《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赵旭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7)理查德·谢弗(Richard T.Schaefer),2008,《社会学与生活》(插图修订第9版)(第二版),马戎、杨文山审阅,刘鹤群、房智慧译,赵旭东译校,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8)王斯福,2009,《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赵旭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再版)
(9)杨美惠,2009,《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中国人际关系与主体性建构》,赵旭东、孙珉合译,张跃宏译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0)费孝通,2009,《中国士绅》,赵旭东、秦志杰合译,北京:三联书店。
(11)谢弗,2011,《社会学与生活》(精要插图第11版),赵旭东东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2)费孝通,2011,《中国士绅——城乡关系论集》(China’s Gentry—Essays in Rural-Urban Relations),赵旭东、秦志杰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英汉对照版)
(13)格莱德希尔,2011,《权力及其伪装——关于政治的人类学视角》,赵旭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五、近期课题
(1)中国乡村社会重建过程中的风险与契机,教育部基础科研费交叉学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supported by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Fund]项目编号是:2009JC08;校内课题编号:。帐号15059601项目经费:20万元。
(2)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中国少数民族乡村纠纷解决机制及社会秩序的建构方式研究”。项目经费:20万元。项目编号NCET-09-0742,
(3)中国相对贫困与社会稳定研究,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委托课题,校内编号:201007211210067;账号:112121080003;项目经费:19万元。
(4)20世纪30年代社会学的“中国学派”研究,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批准编号:10BSH001;项目经费:12万元。
(5)课题名称:“新形势下群体性事件化解机制与农村稳定问题研究”,校内编号:201005811210311;项目编号:L201008;任务来源:农业部软科学研究项目,经费:3万;结题时间2010年10月31日
(6)课题名称:“深化政府对口扶贫工作效果评估与政策规划”账号:112129021011经费到校金额11.43万。
(7)“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批准号:201125,校内课题编号:201105811210188。任务来源:2011年度农业部软科学研究,帐号:112121041018,项目经费:4万元。
(8)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中国少数民族乡村纠纷解决机制及社会秩序的建构方式研究”。项目经费:20万元。项目编号NCET-09-0742,账号:1121-18033103(2011年5月拨付)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