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一、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学校现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和“2011计划”重点建设的学府。学校是中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秉持着“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使人民大学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基地,被誉为“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
二、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中国最高学府,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近代最早以“大学”身份和名称建立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是中国近代唯一以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并开创了中国高校中最早的文科、理科、政科、商科、农科、医科等学科的大学教育,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北大传承着中国数千年来国家最高学府——太学(国子学、国子监)的学统,既继承了中国古代最高学府正统,又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先河,可谓“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北大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深刻的影响了中国百年来的历史进程。
三、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副部级大学。学校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南方之强”。
四、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首批建设院校之一,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中管副部级高校,由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
五、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简称东师或东北师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建校于1946年,原名东北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0年,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易名东北师范大学。
六、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简称华东师大或华师大,位于中国上海。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首批全国重点大学,是列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的重点建设大学,是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是金砖国家大学联盟的拟定成员之一,同时也是国家“111计划”和“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的重要成员。
七、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管为主,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入选高校,由教育部、财政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是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
八、浙江工商大学
拥有经、管、文、法、理、工、历史、哲学和艺术学九大学科,是以财经类学科专业为办学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拥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和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资格,在财经类教学科研上一直居于省内领先地位。是浙江省内唯一拥有会计学博士点和全国首批审计专业硕士点的高校,也是浙江省最早获得金融学博士点的高校。
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理工类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是九校联盟(C9)、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为中管副部级高校,由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
十、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之一,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之最。山东大学主体创建于清光绪27年(公元1901年),初名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此后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山东高等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现为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大学,国家“1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计划”建设高校。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