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上海,在其神秘而又浪漫的面纱之下,时而繁华喧嚣,时而又流淌着静美的艺术气息。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最前卫的时尚氛围,也能够发掘出最厚重的历史蕴味。这里,通过广泛的搜集,整理,整合出这篇文章为大家介绍上海的十大院校。海派文化的甜腻而精巧、功利而务实、自由而活泼、简约而雅致的风格,被地处上海的大学发挥得淋漓尽致。上海的大学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她们在中国的大学中散发着卓尔不群的独特气质。
自由的王者——复旦大学
有这么一句话:“在上海,如果你在路上看到一个边走路边唱歌的女生,那她八成是复旦的,因为只有复旦才能培养出这么自由而无用的灵魂。”“自由而无用”,这中间有几分调侃,也有几分不动声色的自得。浪漫和自由的生活,这是复旦在四年里最深的感受。也许正是这份文化的熏陶,培养了复旦人现在“自由而无用”的气质。
复旦有着与上海城市性格相契合的气质,代表的是与北大相对的另一种自由精神。北大的“自由”是五四运动的遗风,更多的是关注政治,而复旦的“自由”却是生活化的,蕴涵着不受旧道德束缚、不受他人干涉的意味,这也正是海派文化精髓之所在。复旦的陈思和教授说,北大是以“天下为己任”,而复旦则是“平民化”,教授们从来不以大师自居,学生也只是更多关注自己的事情。复旦的自由又意味着兼容并包,在这里,没有冷门热门之分,没有东方西方之别,各专业都可以得到自由良好的发展空间。所以也有人说,复旦从来不是产生革命者、富翁、领袖的土壤,但是复旦培养“贵族”。
研院实力
科研力量居全国高校前列
“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复旦的沉稳朴实丝毫没有减弱其王者风范?。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在全国405所大学研究生院(部)中位居第5名,共有14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博士后流动站、40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还拥有工商管理、法律、行政管理、电子科学与工程、计算机技术、临床医学及公共卫生7个专业硕士学位及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在复旦大学毕业的研究生中,有14人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并有22人先后在四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奖。百年的风雨洗礼,使得脚踏实地的服务精神?,与独立自由的学术追求,共同构成了复旦人精神气质的核心。也因此,复旦的科研力量和学术成果一直稳居全国各高校前列,仅2003年获批准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就有158项,经费总额达3848万元;社科类项目获批准的有20项,获得资助经费144?万元。凭借如此雄厚的实力,复旦大学当之无愧成为中国大学里的“东方明珠”。
王牌专业
经管专业录取比低于10%
在教育部发布的2007年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的统计中,复旦又作为热门学校名列前10位。据往年的学校统计数据显示,复旦的经济、管理、新闻、法律、计算机及临床医学各专业报考人数相对较多,录取比例多在10%之下。排名全国第一的专业有:
自然科学:1. 遗传学;2.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3.病原生物学;4.耳鼻咽喉科学;5.中西医临床结合医学。
2社会科学:1.外国哲学;2.政治经济学;3.经济思想史;4.产业经济学;5.国际关系学;6.中国古代文学;7.传播学;8. 社会医学及卫生事业管理学;9.历史地理学。
通向现代化的桥梁——上海交大
余秋雨曾这样评价上海交大:“作为一所综合性的大学,之所以起名为‘交通’,是因为在近代,当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要走出19世纪泥泞的时候,这所大学搭建了通向现代化的第一座渡桥,所以叫交通大学。”而这座“现代化的渡桥”,正是上海交大在中国近代百年风雨飘摇历史中的形象写照。
创建于1896年的南洋大学,给国人留下了两笔财富。1899年南洋大学开设的印书院后来发展成为我国近代出版业的先驱——商务印书馆。而民国后,这所原本是文科性质的学校改隶交通部,增设铁路管理科,上海交通大学这所由国人自己创办的近代工业大学开始屹立在浦江之滨。
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息息相关,多年来中国科学发展功劳簿上的很多名字都曾经出现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名册中。著名校友有钱学森、吴文俊、茅以升、张光斗、王安、陈敏章、强伯勤、闻玉梅、谢丽娟等。在我国23名“两弹一星”功臣中,上海交大校友就有6名;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上海交大校友有200多名。刚刚过完110周年校庆的交大,继承了海派文化传承发展的特点,并确立了最终在本世纪中叶全面成为世界一流高校的“三步走”战略。
研院实力
学术研究发展速度惊人
大学无“大师”,何以得敬畏?名师出高徒,高层次的师资队伍才是培养优秀高层次人才的关键。现在上海交大旗下有1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0名中国工程院院士,7名“973”首席科学家,45名国家“长江计划”特聘教授,3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其中更有国计算机辅助船舶设计的先驱杨槱、我国船舶原理研究的开拓者何友声、曾为交大校长的热力机械专家翁史烈、信息与通信系统专家张煦、化学专家沈天惠、国际著名材料科学专家徐祖耀等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曾有人开玩笑地把上海交大比作金庸武侠小说中的虚竹:出身名门,由于各种原因委屈地成长了好多年,然后又在巨大的巧合和机遇中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的确,比照相同时期建校的大学来看,上海交大的发展速度确是很惊人的。
王牌专业
生物信息学排名全国第一
“北有清华,南有交大”,上海交大在工科方面的实力可见一斑。其自然科学类中的生物信息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信息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生物工程全国排名第一。另外,上海交大作为一所以工科见长的学校,在社会科学方面也同样具有名牌专业,如人力资源管理和工商管理也在全国排前3名。
细腻的河畔灯影——华东师范大学
也许海派文化把细腻多感留给了华东师大。它没有复旦的张扬,也没有上海交大的沉稳,像一位青春阳光的女孩儿,矜持而又活泼。走在师大校园,看着多愁善感的丽娃河,雅致秀丽的夏雨岛,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静和谐。这所校园,给人一种欣赏的冲动,就如同静谧的夜晚,品着香茗,读着张爱玲那些沉郁细腻的文字。在这里,透过上海的流光溢彩、浮华张扬你可以寻找到一份久违的淑雅、平和与内敛。
研院实力
以学科设置完善而蓍称
华东师范大学作为师范类的老大哥,以学科设置完善而著称。学校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共139个(含教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三个专业学位),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华师大具有6个国家重点学科(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基础心理学、自然地理学、生态学),13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值得一提的是,华师大拥有全国最大的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学院,是我国第一个成立特殊教育学系的高校。在我国目前从事特殊教育行业人才稀缺的背景下,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王牌专业
心理学是报考最热专业
华师大的心理学全国排名第3,一直是该校报考最热门专业之一,平均报考与录取比例在10︰1到30︰1之间浮动。随着心理学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心理学方面人才也被列为2006年度上海最需要的十种人才之一。
高贵典雅的建筑师—— 同济大学
创建于1907年的同济大学,正如海派建筑风格一样,简约不失高贵,古典中糅合着现代。同济大学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建筑学院,开设了全国第一个城市规划专业,1952年就已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最大、专业最全的工科大学。同济规划所代表的“名士风范、自由精神、世界眼光”的海派风格的建筑规划设计更是遍布大半个中国。现在,同济大学已是一所拥有理、工、医、文、法、哲、经济、管理、教育9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并且被列入国家财政立项资助的“211工程”和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与地方重点共建的“985”高水平大学行列。
研院实力
土木、建筑专业实力家喻户晓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在全国412所研究生院(处)中位居第21名,在土木、建筑领域的名气和实力早已家喻户晓。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建筑学、交通运输工程、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长期以来在全国处于优势和领先地位。现在学校又增设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建筑学、临床医学、工程硕士(含 21 个工程领域)、口腔医学等多种专业,既培养学术型、研究型研究生,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专业学位研究生。另外,同济大学设有哲学、教育学、历史学的本科专业。
王牌专业
城市规划专业稳坐一把交椅
作为土木建筑领域的龙头老大,其城市规划、土木工程专业自然在全国稳坐第一把交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奥运会的到来,全国每年该相关专业人才缺口近百万。毕业生既可以到设计院,也可以在政府部门、银行、房地产等单位,就业率接近100%,平均月薪在3000元以上。
中西交流的使者——上海外国语大学
缺少了国际元素,就不能称之为海派文化。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中,掌握一门外语恐怕是最重要的技能之一。旨在培养涉外型、应用型、具有高级外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的上海外国语大学,正日益显现出其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与其他外国语学校相比,由于受海派文化实业救国的影响,上外人都是实干家,生活的看法理性而又现实,商业性很强,各种商业活动频繁,曾与29个国家和地区的96所大学或机构签订交流协议。上海外国语大学不愧是中西交流的先锋。
研院实力
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设20个硕士点(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际关系、国际贸易学、企业管理、教育技术学、新闻学、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交学、翻译学),而且还拥有一个国家级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英语、俄语专业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实力也是一流。尤其是一些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如对外汉语等),上海外国语大学也位居全国前列。
王牌专业
日语专业全国五强之一
中国政治离不开中东,中国企业离不开中东市场,借着最近小语种火爆的东风,阿拉伯语就业前景看好。另外,随着日资在华企业的日益增多和业务量的扩张,急需大量日语人才。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是全国五强之一,在日语方面进行深造是个不错的选择。
商界精英的摇篮——上海财经大学
商业是上海这座都市的主打歌,商业化也是海派文化的一大特点。上海财经大学则是培养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重要基地,成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上海财大是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首批工商管理硕士(MBA)培养试点及中美合作培养工商管理硕士(MBA)的院校之一,与世界银行经济发展学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联合国计划开发署(UNDP)以及世界30多个国家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上海财经大学已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4万余名经济建设人才,被誉为企业家的摇篮、经济师的摇篮、会计师的摇篮。
研院实力
在香港设立研究生教学点
在全国研究生院经济学类排名中,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排第6名。学校设硕士学位授权点74个(含MBA、MPA、MPAcc、JM、教育专业硕士等5个专业学位点),拥有会计学、经济思想史、财政学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并在香港设立了研究生教育教学点。上海财经大学占据了天时地利,依靠上海金融经济中心的地位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王牌专业
经济类学科全国排名前五
上海财经大学实力比较均衡,其经济学下的学科有许多在全国排名位于前5之内。如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均为全国第4名。近年来,由于国际间经济往来的日益频繁,国际贸易专业直线升温,特别是在上海这种国际性商业化都市,国贸人才更是职场宠儿。上海财大国贸专业的导师队伍强大,其中的朱钟棣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教授),其个人经历被首次收入1997年出版的美国MARQUIS世界名人录第14版,英国剑桥名人录第24版,以及1996年美国ABI出版的名人录。
舞动音符的大师——上海音乐学院
海派文化是务实的文化,同时也是浪漫的文化,商业硝烟背后同样也有着静美的艺术气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音乐学府上海音乐学院,其前身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家、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先生和音乐教育家萧友梅博士于 1927年11月27日共同创办的国立音乐院。自1949年至1984年,一直由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担任院长(后为名誉院长)。上海音乐学院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音乐学府,被誉为“音乐家的摇篮”。
研院实力
全国最早建立“硕-博-博士后”系统
上海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理论、音乐学这两个学科,拥有全国最早建立的“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的完备系统。绝大部分表演学科也都具有硕士学位授权。学院还拥有一个高水平的音乐研究所,一个收藏丰富的专业性音乐图书馆,一个在全国首屈一指的东方乐器博物馆,以及一个别具特色的音乐出版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大合唱《幸福河》、交响曲《长征》等等均出自学院师生之手。
王牌专业
钢琴专业有口皆碑
上海音乐学院的音乐学、电子音乐、录音艺术研究都是专业实力很强的重点学科。同时,音乐表演艺术中的钢琴专业非常出名,出了许多表演大家(如赵晓生),以及脍炙人口的钢琴曲(如《牧童短笛》等)。想在音乐方面继续深造的艺术类考生,上海音乐学院绝对是不错的选择。
正义公平的代表——华东政法学院
有人批评说,海派文化过于浮华而乏于沉稳,过于功利而乏于正义。然而,5大政法类院校之一的华东政法学院,却以一份法律所特有的威严和公平,弥补了这一缺憾。看着校园中那些欧式的古典建筑,让人感觉似乎走进了近代的旧上海,而不是现代化的国际性大都市。古老的一切都在显示着这所院校的深厚积淀。华东政法学院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也是实力最强的法学教育 “五院四系”之一,早已享誉海外,被称为“法学教育的东方明珠”。
研院实力
法律院校的老大哥
华东政法学院是我国法律院校中的老大哥,其浓厚的历史底蕴再融入外来先进文化的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法学教育风格。学校拥有一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法学),覆盖国际法学、法律史、经济法学、刑法学等10个二级学科的博士与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同时在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学等学科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作为全国首批8所院校之一,华东政法学院从1996年就开展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JM)。该校还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研究生与港澳台地区研究生的资格。华东政法学院的国际经济法学和法律史学学科是司法部重点学科,实力不逊色于其他名校。
王牌专业
国际经济法是热门专业
国际间经济贸易往来主要就是靠国际经济法来调整,因此在上海这样的国际贸易发达的城市,国际经济法顺理成章地成为热门专业。华东政法学院在国际法方面有现任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的曹建明教授以及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常务理事的丁伟教授等重量级人物坐镇,实力自然无需多言。名校加上热门专业使其就业前景非常乐观,政府、企业、检察院、法院、律师事务所都是不错的选择。
优秀者的天堂,平庸者的地狱——上海大学
谈上海的大学,就不能不说上海大学。尽管上海大学的名气可能没有复旦大学那么大,但作为上海市属重点大学和面向21世纪国家重点建设的100所大学之一,上海大学几乎兼具了海派文化的所有特点。在这里,你既可以感受到时代前进的步伐,又可以聆听历史的厚重;既可以品味民族特色,又可以体验西方文化。而且,更为突出的是,海派文化的竞争精神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上海大学校园里,你能感受到与上海这座繁华都市一样的紧张和不一样的安静。上海大学的学习氛围在上海是很有名的,甚至走在校园里都很少见到成双入对的情侣。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上海大学的特点,就是——优秀者的天堂,平庸者的地狱。
研院实力
86个硕士学位学科点
上海大学有86个硕士学位学科点、14个工程硕士点、20个博士学位学科点、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和1个MBA授权点;拥有教育部重点学科2个、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1个,而且还有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此外,上海大学每年公派到国外交流的机会特别多,尤其跟法国一些学校交情甚好。
王牌专业
刑事司法专业名列前茅
上海大学的艺术专业、新闻传播专业以及物理系都很不错。而且上海大学刑事司法专业在上海排名稳居前两位,学生毕业后就业前景很好。
全国最大规模的纺织院校——东华大学
海派文化有着法国式的浪漫味道,而浪漫的文化一定会注重服饰。全国最大规模的纺织高等院校——东华大学,正是这一特色的体现。学校创建于1951年,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之一。1999年8月,由中国纺织大学更名为东华大学。东华大学作为中国纺织文化艺术的传承载体,成功举办了十届上海市国际服装文化节、上海市国际服装论坛活动,并且还在2004年承办了历届最成功的第83届世界纺织大会等国际重大学术会议。东华大学,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正以纺织相关专业为核心,迅速腾飞。
研院实力
中国纺织领域的领头羊
东华大学作为中国纺织领域的领头羊,2001年起连续3年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2002年起连续3年纺织专业论文SCI、EI、ISTP收录数在世界同类院校名列第1, 2003年起有3篇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起连续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教育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学校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名列全国同类学科第一。东华大学拥有众多国际、国内大师级教授专家,其中工程学院院士6名,有光华工程科技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人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高级职称教师近600名。雄厚的实力自然带来良好的就业前景,东华大学研究生就业率连续5年达100%。
王牌专业
纺织服装类专业全国一流
东华大学的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材料学、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也是东华大学的特色优势学科,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处于一流水平。值得注意的是,热门专业自然竞争激烈,大家不妨也可以考虑下目前东华大学开设的一些新兴特色学科,如生命科学与技术纺织等。这既可避开激烈竞争,同样也可以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择校建议
据教育部公布的官方统计,2007年上海地区的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95045人,仅次于北京,位于全国第2位。这是上海地区报名人数连年增长后的首度缩水,比去年减少6562人,减幅6.5%。上海地区报名人数最多的大学依次是: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政法学院、东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从报考的专业来看,报考人数位居前十位的依次为: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金融学、英语语言文学、企业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外科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内科学。
今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情况与往年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报考人数均比2006年有所下降。2.普通高校应届本科生所占比例持续增长。3.推荐免试考生报考上海招生单位的人数增加。4.报考MBA人数持续上升,报考法律硕士人数大幅下降。计划于2008年参加研究生考试,并志于报考上海地区的同学们可以关注一下这些趋势变化,以便更好地规避竞争风险。
上海地区高校众多,对于一定要去上海读研的同学们来说,选择上海的高校也需要注意技巧。例如,报考新闻传播专业,除了录取率极低的复旦大学之外,你也可以选择华东师范大学,她的新闻传播学在上海地区可排得上第2位。除此之外,上海大学的新闻传播学方向同样是上海市属的重点学科之一,对于考生的要求相对较低,考上的机会更大,同时毕业后也能进入上海本地媒体工作;想报考热门的经济类,完全可以避开大家挤破头的复旦、上海交大而选择上海财经,而报考法学类也可以选择上海大学,等等。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