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
指导
教师
|
招生人数
|
考试科目
|
070303有机化学
|
预
计
60
人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619物理化学(甲)
④820有机化学
|
|
01.烃、醇的选择氧化
|
樊卫斌
|
||
02.基于生物质的聚氨酯材料及相关产品的研发
|
王军威
|
||
03.二氧化碳化学利用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
|
赵 宁
|
||
04.煤气化技术相关的基础研究
|
白 进
|
||
05.低碳醇随车制氢工艺与产物分离技术研究
|
高志贤
|
||
06.煤的高效洁净利用
|
白宗庆
|
||
07.新颖功能炭材料的制备条件与其结构的相关性研究
|
宋 燕
|
||
070304物理化学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619物理化学(甲)
④820有机化学
|
||
01.多相催化反应及模拟计算
|
王建国
|
||
02.合成气制低碳醇催化剂的研究
|
孙予罕
|
||
03.合成气制馏分油催化剂的研究
|
孙予罕
|
||
李德宝
|
|||
04.新型介观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
吴 东
|
||
05.催化反应的计算化学研究与催化剂的分子设计
|
焦海军
|
||
霍春芳
|
|||
06.光解水还原制氢和有机选择性氧化反应耦合的光催化剂的研究
|
朱珍平
|
||
07.光解水氧化制氧和有机加氢反应耦合的光催化剂的研究
|
朱珍平
|
||
08.CO2捕获技术研究
|
王 峰
|
||
09.甲醇定向催化转化
|
樊卫斌
|
||
10.催化剂失活机理研究
|
谭猗生
|
||
11.多相催化反应实验和理论研究
|
秦张峰
|
||
12.分子筛催化剂设计合成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
董 梅
|
||
13.费托合成催化剂预处理过程分析
|
杨 勇
|
||
14.助剂改性对费托合成铁催化剂相态影响的研究
|
吴宝山
|
||
15.费托合成及相应过程流程模拟计算
|
郝 栩
|
||
16.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
张 晔
|
||
17.煤基合成气催化转化
|
韩怡卓
|
||
18.醇醚制备高附加值下游产品新催化反应研究
|
张清德
|
||
19.合成气催化剂转化制天然气
|
李文怀
|
||
20.碳基替代贵金属纳米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燃料电池中的电催化性能研究
|
赵江红
|
||
21.富氢气氛中CO选择氧化催化剂研究
|
朱华青
|
||
22.有机碳酸酯的合成和应用
|
彭伟才
|
||
23.纳米催化材料制备与催化剂设计
|
侯 博
|
||
24.钴基费托催化剂金属颗粒效应的研究
|
贾丽涛
|
||
25.催化反应机理计算
|
曹东波
|
||
26.碳化硅、氮化硅新催化材料的应用研究
|
郭向云
|
||
27.聚氨酯原料的催化合成、多相催化
|
李其峰
|
||
28.新型介孔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
王 浩
|
||
29.催化剂表面酸性、织构对F-T油品加氢脱酸性能影响的研究
|
任 杰
|
||
30.加氢催化剂表征
|
李学宽
|
||
080502材料学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2数学二 ④825物理化学(乙)
|
||
01.纳米、介孔材料制备及应用
|
吴 东
|
||
02.碳化硅、氮化硅催化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
|
郭向云
|
||
靳国强
|
|||
03.石墨烯的可控合成、原理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朱珍平
|
||
04.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
吕春祥
|
||
05.沥青基炭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
|
史景利
|
||
06.高性能纤维/PBO纤维凝固成型研究
|
张寿春
|
||
07.高导热炭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
|
高晓晴
|
||
08.高模量碳纤维的表面处理
|
吴刚平
|
||
09.新型催化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
张 晔
|
||
10.纳米材料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C1化学中的催化性能研究
|
姜 东
|
||
11.高性能球状活性炭的制备及其CO2捕获性能
|
李开喜
|
||
12.细直径中空结构活性炭纤维的活化过程和微观结构研究
|
张东卿
|
||
13.水热合成功能炭材料
|
申文忠
|
||
14.高导热炭石墨材料
|
刘占军
|
||
15.细颗粒各向同性石墨材料
|
刘占军
|
||
16.两亲分子对纳米材料的修饰与调控及机理研究
|
王 浩
|
||
081701化学工程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2数学二
④818化工原理或825物理化学(乙)
|
||
01.煤炭高效转化及相关环境
|
毕继诚
|
||
02.煤转化过程的研究和技术开发
|
赵建涛
|
||
03.煤催化气化
|
张 荣
|
||
04.新型煤化工利用过程的能效及二氧化碳排放研究
|
邓蜀平
|
||
05.生物质和煤流化床共气化工程基础研究
|
张永奇
|
||
06.加压灰熔聚流化床煤气化技术开发过程中流态化基础的研究
|
程中虎
|
||
07.高效二氧化碳捕获材料的合成和应用
|
赵 宁
|
||
08.醇醚催化转化的新反应过程
|
韩怡卓
|
||
09.传统煤化工利用过程的能效及二氧化碳排放研究
|
蒋云峰
|
||
10.合成高辛烷值汽油过程模拟
|
谭猗生
|
||
11.加压流化床煤气化反应器优化基础
|
黄戒介
|
||
12.褐煤利用化学及工程
|
李 文
|
||
13.气化、煤气净化
|
李庆峰
|
||
081702化学工艺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2数学二
④818化工原理或825物理化学(乙)
|
||
01.煤炭高效转化及相关环境
|
毕继诚
|
||
02.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和利用
|
魏 伟
|
||
03.合成油品和精细化学品的催化加氢研究
|
朱玉雷
|
||
04.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基础研究
|
吕春祥
|
||
05.煤炭转化过程中的科学及污染问题
|
杨建丽
|
||
06.耐硫费托合成催化剂的开发及选择性机理研究
|
陈建刚
|
||
07.生物质基化学品合成
|
侯相林
|
||
08.天然产物分离
|
侯相林
|
||
09.CO2的捕获、利用及固体酸碱催化反应工艺研究
|
肖福魁
|
||
10.可见光响应的非贵金属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光解水制氢性能研究
|
赵江红
|
||
11.均匀分散铁催化剂制备与CO加氢研究
|
张成华
|
||
12.功能炭材料在油品脱氢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
申文忠
|
||
13.针状焦技术开发
|
赵亮富
|
||
14.煤高温高压气化
|
张 荣
|
||
15.蜂窝状活性炭制备及其燃烧前CO2吸附研究
|
李开喜
|
||
16.有机前驱体的合成和转化
|
史景利
|
||
17.垃圾焚烧烟气污染物的净化催化剂制备
|
黄张根
|
||
18.炭基材料吸附催化氧化废水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
黄张根
|
||
19.精细有机化学品合成工艺
|
邱泽刚
|
||
081705工业催化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2数学二
④825物理化学(乙)
|
||
01.碳一化学及烃醇催化转化反应过程研究
|
王建国
|
||
02.重要有机化学品的清洁生产
|
魏 伟
|
||
03.CO2的捕获、利用及固体酸、固体碱催化剂研究
|
肖福魁
|
||
04.费托合成催化剂活性相研究
|
杨 勇
|
||
05.加氢催化剂制备
|
赵亮富
|
||
06.合成气催化剂转化制天然气
|
李文怀
|
||
07.费托合成反应工艺过程模拟
|
相宏伟
|
||
08.分子筛制备改性对费托合成油品加氢处理影响的研究
|
吴宝山
|
||
09.尿素醇解法合成碳酸二甲酯工艺技术研究
|
王 峰
|
||
10.低碳醇随车制氢催化剂制备与表征
|
高志贤
|
||
11.表面富集、催化加氢深度脱除有机含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
|
任 杰
|
||
12.聚氨酯材料的合成工艺研究、机理探索
|
李其峰
|
||
13.合成气一步法制甲酸甲酯新催化体系的研究
|
林明桂
|
||
14.生物质加氢生产化学品
|
李学宽
|
||
085204材料工程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25物理化学(乙)
|
||
01.高性能碳纤维工程化过程中工艺基础研究
|
吕春祥
|
||
02.新型炭材料的设计与应用
|
郭全贵
|
||
03.通用级沥青炭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
史景利
|
||
04.多孔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
张 晔
|
||
05.两亲分子对纳米材料的修饰与调控及机理研究
|
王 浩
|
||
085216化学工程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18化工原理或825物理化学(乙)
|
||
01.化工过程模拟
|
谭猗生
|
||
02.煤气化反应工程
|
黄戒介
|
||
03.煤炭转化过程中的科学及环境污染问题
|
杨建丽
|
||
04.新型煤化工生产过程的能效、二氧化碳和经济性问题研究
|
邓蜀平
|
||
05.合成气制甲烷工艺技术研究
|
李文怀
|
||
06.高效二氧化碳捕获材料的合成和应用
|
赵 宁
|
||
07.二氧化碳循环流化床捕获工艺模拟研究
|
王 峰
|
||
08.碳一合成放大试验过程中动力学基础研究
|
陈建刚
|
||
09.煤焦油加氢处理工程
|
邱泽刚
|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