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一、招生人数
兰州大学2011年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3100人左右,为各种考试方式和专项计划招生人数之和,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学位两种类型。因国家未下达2011年研究生招生计划,各专业的招生人数在复试前由学院向参加复试的考生公布。
二、推免生
我校以推荐免试方式招收的硕士推免生总数一般为学校招生总规模的30%左右,包括招收的校内、校外推荐免试生。我校接收校外推免生办法请从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推荐免试”栏目中查询。
被录取为非在职培养的校外学术型推免生,第一学年可100%获得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助研助学金;被录取为非在职培养的校外专业学位推免生,第一学年可优先获得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资助金额为学费50%。所有来源于其他“985工程”高校的校外推免生(含专业学位),在其入学报到后,一次性奖励优秀生源奖学金3000元。外语能力突出(托福、雅思或GRE考试成绩优秀)的校外推免生,学校优先为其提供公派研究生项目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或联合培养博士的机会。
三、报考条件
(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品德良好,身心健康。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6.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1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各招生学院对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见招生专业目录“备注”栏)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0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报考条件
1.法律硕士(非法学)
(1)符合(一)中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
2.法律硕士(法学)
(1)符合(一)中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的(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方可报考)。
3.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
(1)符合(一)中1、2、3、4、5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报考除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以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三)单独考试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4、5项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已成为业务骨干,经两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且本单位同意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或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且本单位同意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3.招收单独考试考生的专业为我校学术型各专业和部分专业学位类别。招收单独考试的专业学位类别有: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药学硕士等6个专业学位类别,其他专业学位类别不接收单独考试考生的报考。
四、报名及现场确认
(一)报名时间
2010年10月,考生首先在网上报名,11月到指定的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交费、照相),逾期不再补报。
●教育部规定:考生(含推免生)在报考时要全面、客观地填写个人信息,对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作弊所受处罚情况要如实填写。对弄虚作假者,按照《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二)现场确认
1.报考我校全国统考、推荐免试、法律硕士联考的考生,原则上应选择就户口所在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或学习单位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2.报考我校单独考试、强军计划和MBA、MPA联考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只能选择兰州大学报考点,并在规定时间内到兰州大学报考点进行报名现场确认。
●申请在“广州”参加考试的MBA、MPA考生,在网上报名时,请在“备注”栏中注明“广州考试”。
五、初试
(一)按教育部“2011年1月1日-14日,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招生单位不再给考生寄发《准考证》”的规定,请考生于规定时间内,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及时下载打印《准考证》。
(二)初试时间:2011年1月15-16日。
(三)初试地点:由考生进行报名现场确认的报考点指定。
六、复试
(一)复试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
(二)复试地点:兰州大学。具体详细地点由学院在复试前确定,并由学院通知参加复试的所有考生。
七、有关重要说明
(一)专业学位各招生类别不接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考生和强军计划考生报考。
(二)根据教育部 “考生因报考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招生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的规定。有正式工作单位的在职人员上线考生,在复试前未征得在职单位同意报考的,不得参加复试。
(三)考生在初试中,如初试科目有一门缺考或违纪,该生所有初试科目试卷均不评阅。
(四)考生报考资格在复试报到时审查,请有关考生在来校参加复试前提前准备好以下材料:
1.非应届考生:须提供《毕业证》、《身份证》(或《军官证》)原件和大学本科或专科成绩单(加盖档案所在单位公章);
2.应届考生:须提供《学生证》、《身份证》原件和大学本科成绩单(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
3.有正式工作单位的在职人员考生,须提供在职单位同意报考的书面证明,并注明是否在职培养。
4.考生持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报考,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并提交认证报告原件和复印件。
●对提供虚假信息、不真实证明材料等考生或在报名和考试中违规行为的考生,我校将视不同情况分别给予批评教育直至取消复试资格。
(五)考生报名时不填报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在复试时确定。
(六)招生专业目录中,专业名称前有“★”者,为我校自主设置专业;专业代码后有“★”者,表示该专业同时也招收博士研究生招生。
(七)招生专业目录“考试科目编码和名称”栏目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初试科目的考试顺序。
(八)经教育部批准,自2003年起,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由学校自主确定。
(九)我校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数不满足招生复试比例要求的专业,可以接收第二志愿考生的调剂复试,届时请直接与有关招生学院联系。调剂最低要求:1.同时满足2011年教育部C线和我校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的最低要求;2.在同一或相近专业之间调剂。
(十)从2009年起,教育部提倡各招生单位不指定参考书目。我校部分学院不再提供相关考试科目的参考书。考生可根据报考专业和考试科目自行选择相关参考书作为参考。
(十一)从2008年起,按教育部要求我校开始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1.实行培养机制改革后,我校硕士研究生学制实行弹性学制,一般为2-3年,最长学习年限可延长至4年。
2.培养机制改革资助对象:原则上是我校录取的非在职全日制研究生。不包括定向、委培和自筹在职等录取类别录取的在职培养研究生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及强军计划研究生。
3.研究生奖助体系由学业奖学金、助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吸引优秀生源奖学金、专项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构成。其中:
①学业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主要用于资助研究生的学费。
学术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分为一等和二等两个等级,一等学业奖学金资助研究生全额学费,二等学业奖学金资助研究生50%的学费。符合培养机制改革资助条件的硕士研究生享受学业奖学金的比例为学术型招生计划的70%(一等50%,二等20%)。
专业学位研究生只有一个等级,资助学费的50%,资助比例为专业学位招生规模的20%。MBA、MPA专业学位不设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②助学金:主要用于解决研究生在学期间的部分生活费。分为助研、助教、助管,统称“三助”。助教、助管助学金每个岗位每月750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助研助学金每人每学年4000-6000元,符合培养机制改革资助条件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享受助研助学金的比例为90%。
■学校代码:10730
■联系部门:兰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联系电话:0931-8912168
■通信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
■邮政编码:730000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