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导师详细信息
姓名:张德远
性别:男
出生年份:1963
职称:教授
院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首次聘任导师时间:1998
现聘任导师一级学科名称:机械工程
现聘任导师二级学科名称: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聘任在第二学科培养博士生专业名称:无
聘任在自主设置学科培养博士生专业名称:微纳米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及特色:01生物加工与微纳米技术02MEMS加工与微系统技术03振动加工与功率超声技术
电子信箱:zhangdy@buaa.edu.cn
办公电话:82317707
办公地点:新主楼A831
通信地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705信箱
个人简介:
张德远:博士/教授(二级),1993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博士学位。北航高评委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机械制造系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物制造分会生物加工成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申请人1996年开始创立生物加工成形制造领域,1999年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机械工程科学前沿"论坛,并编入"十五"优先领域。2002年赴日本东北大学未来技术研究中心(NICHE)高级访问学者从事微纳米加工技术研究一年。2005年参与编写“十一•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机械与制造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的“仿生机械学与生物制造”部分。2006年参与编写中科院《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研究》的先进制造领域“生物制造技术”部分。2007年“基于微生物形体的生物约束成形基础研究”(所培养的第一篇生物成形制造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008年获得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称号。
十余年来已提出了6种生物加工成形新方法,初步形成了生物加工成形制造的基本体系,逐步成为现有物理、化学方式制造之外的一种生物方式制造。在“航空科学技术国家实验室”中建设了“机械仿生制造实验室”,在仿生表面减阻、仿生形体吸波、仿生结构基片等机械仿生制造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这些原始创新工艺方法主要发表在《中国科学》与《科学通报》上。在该领域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863探索项目2项、863重点项目1项、总装探索重大项目1项、国防基础科研重大项目课题1项、部门基金项目3项;申报专利11项,已获批4项;发表该领域论文150余篇(SCI收录50余篇)。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学历)
1980.9~1987.6吉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本科、硕士
1987.6~1990.3吉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助教、讲师
1990.3~1993.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制造工程系攻读博士
1993.6~1997.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制造工程系副教授、教研室主任
1997.9~现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教授(博导)、系主任
2、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学科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研究方向:纳/微米/生物制造,振动切削与功率超声。
3、社会兼职情况
北航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
4、教学情况
《制造工程基础》本科生课程34学时
《先进加工技术及装备》本科生课程32学时
《纳微米制造技术及理论》研究生课程32学时
《制造科学前沿系列讲座》研究生课程4学时
5、人才培养情况
1998-现在,指导博士研究生1-4名/年,2010年前合计指导35名。
1993-现在,指导硕士研究生1-3名/年,2010年前合计指导46名。
1993-现在,指导本科毕业设计3-4名/年,2010年前合计指导50名。
6、当前承担项目:
2010年,航空型号工程项目“翼身交点孔精加工超声椭圆振动切削系统研制”(620万元),项目负责人。
2009年,863重点项目“人工组织器官与减阻、吸波产品仿生制造”(400万元),项目负责人。
2009年,总装备部重大探索项目“****功能无缝仿生蒙皮”(400万元/1500万元),项目负责人。
2008年,863项目“硅藻自组织成形微纳孔功能器件研究”(80万元),项目负责人。
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面积鲨鱼皮直接生物复制成形基础研究”(32万元),项目负责人。
2006年,国防重大基础科研项目“微小型仿生系统技术研究与实验验证”(60万元),课题负责人。
2005年,兵器型号工程项目“火炮身管主动加工工艺技术应用研究”(130万元),项目负责人。
7、获奖:
2009年12月,火炮身管振动加工工艺技术应用研究,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0年1月,火炮身管振动加工工艺技术应用研究,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奖励进步奖一等奖。
2009年5月,张德远,蔡军,姜兴刚,张以都,罗群,“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奖。
2008年4月,张德远,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北京市总工会。
2008年10月,张德远,李雅芹,蔡军,黎向峰,“以微生物细胞为模板的空心金属颗粒的制备方法”,获第六届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苏州
2007年6月:蔡军、张德远,“基于微生物形体的生物约束成形基础研究”,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2006年12月:张德远,“基于微生物形体的生物约束成形基础研究”,北航校优秀博士论文奖。
2006年:张德远,陈志同,季远,姜兴刚,“变参数振动钻削微孔的设备”第16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2006年9月21至24日,广东省东莞市。
2005年:张德远,沈阳市总工会、经委、科委“精密微深孔振动钻孔系统研制”沈阳市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
2005年:张德远,沈阳市总工会、经委、科委“难加工材料振动攻丝系统研制”沈阳市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
2003年:孙安有,张德远,张川,难加工材料振动攻丝加工精度控制技术研究,辽宁省航空宇航学会,三等优秀论文。
2003年:孙安有,张德远,张川,“通用振动攻丝系统”,辽宁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2001年:张德远,李雅芹,“生物加工纯铜的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第六届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
1997年:航空十号工程项目“型号工程薄壁件超声波振动切削技术”,获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6年:航空十号工程项目“刀柄式振动制孔系统”,获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2年:机械基金项目“微孔小孔振动钻削研究”,获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8、专利情况
2010年度:(326)
[1]张德远,蔡军,潘俊峰,王瑜,李文,一种硅藻壳体或硅藻土与玻璃的键合方法,申请号:201010033700.2,申请日:2010.1.11
[2]张德远,蔡军,王瑜,潘俊峰,连志阳,从硅藻土或硅藻中分离提取壳片与环带的方法,申请号:201010033700.3,申请日:2010.1.11
[3]张德远,骆悦豪,天然气管道内壁涂层形貌的滚压成型方法及其滚压成型装置,申请号:201010107316.2,申请日:2010.02.09
2009年度:(723)
[1]张德远,韩鑫,连志阳,李元月,李翔,采用脉冲电铸方法制作有鳞生物表皮形貌复制模板的复制方法,申请号:200910076509.3,申请日:2009年1月6日;
[2]张德远,王桂林,李文,姜兴刚,一种高频超声椭圆振动切削装置,申请号:200910079410.9,申请日:2009年3月11日;
[3]张德远,卢慧敏,一种切向伸缩激励式超声波扭转振动换能器,200910091125.9
[4]张德远,李光军,卢慧敏,一种高低频复合扭转振动攻丝装置,200910091126.3
[5]张德远,姜兴刚,袁野,李文,一种多刀超声振动切削装置,200910091128.2
[6]张德远,吕维迪,秦威,袁野,基于双激励纵弯椭圆换能器的超声椭圆振动挤压加工装置,200910091127.8
[7]张德远,连志阳,蔡军,张文强,袁黎明,以硅藻土为模板的电磁波吸收微粒及其制备方法,200910087803.4
2008年度:(616)
[1]张德远,张文全,李文,一种弯扭模式转换型超声波扭转振动换能器,申请号:200810104074.4,申请日:2008年4月15日;
[2]张德远,孔凡霞,张成茂,一种用于制孔的压电式高刚性中频振动刀柄,申请号:200810222672.1,申请日:2008年9月22日;证书号578385,授权2009年12月9日
[3]张德远,李翔,韩鑫,肖华,浮动式椭圆超声振动微雕刻装置,申请号:200810223198.4,申请日:2008年9月27日;证书号578387,授权2009年12月9日
[4]张德远,高正博,马晓杰,超声振动钻孔的回转式换能器主轴装置,申请号:200810223545.3,申请日:2008年10月7日;证书号578388,授权2009年12月9日
[5]张德远,韩鑫,李元月,李翔,具有自润滑沟槽复合减阻功能的仿鲨鱼蒙皮及其制作方法,申请号:200810224303.6,申请日:2008年10月16日;
[6]张德远,马晓杰,高正博,张成茂,一种能够快速对中的超声振动锥柄,申请号:200810224963.4,申请日:2008年10月28日;
2007年度:(110)
[1]张德远、韩鑫、李翔,采用热压印制作生物表皮形貌复制模板的复制工艺,中国发明专利,200710117619.0,2007.6.20,证书号565072,授权2009年10月28日
2006年度:(19)
[1]张德远、韩凤起、李光军,一种用于振动制孔的斜凸轮式扭转振动器,中国发明专利,200610089694.6,2006.7.12,证书号397718,授权2008年5月21日
2004年度:(18)
[1]蔡军、李雅芹、陈博、张德远,一种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国防发明专利,200410028889.0,2004-02-23申请
2003年度:(27)
[1]张波、张德远、郑新芬,声学聚焦换能器,实用新型,ZL200420003466.9,2003申请,证书号683327,授权2005年3月2日
[2]陈志同、郑新芬、张德远,一种用于钻孔的振动装置,发明,ZL03137581.2,2003申请,证书号202028,授权2005年3月2日
2002年度:(25)
[1]张德远,李雅芹,蔡军,黎向峰,“以微生物细胞为模板的空心金属颗粒的制备方法”,专利号:ZL02130836.5,证书号246433,授权2006年1月25日
[2]张德远,陈志同,季远,姜兴刚,“变参数振动钻削微孔的设备”,发明,专利号:ZL02158694.2,证书号196776,授权2005年2月23日,北京市支持。
近年发表的主要论文:
2009:(11159)
[1]ZHANG Deyuan,CAI Jun, JIANG Xinggang, HAN Xin, CHEN Bo,Study on Bioforming Technology of Bionic Micro-nano Structures,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Vols. 407-408 (2009) pp 1-7
[2]LIAN Zhiyang, CHEN Bo, CAI Jun, ZHANG Wenqiang,Study on Bio-limited Forming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Nano-composite Electroless Coating,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Vols. 407-408 (2009) pp 698-701
[3]ZHANG Peng, GUO Xingyu, ZHANG Deyuan,The “Effective Region” Characteristic of the Tool Life in Vibration Drilling,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Vols. 407-408 (2009) pp 640-643
[4]P. Zhang, X.Y. Guo, D.Y. Zhang, Experiment Research on the Drill Fracture Criterion in Inclined Hole Drilling, Materials Science Forum Vols. 626-627 (2009) pp 505-510
[5]张文全,姜兴刚,唱月霞,张德远,椭圆振动切削换能器的阻抗匹配研究,压电与声光,2009,31(1):63-68
[6]张 鹏,张德远,振动钻削微孔提高刀具寿命的“有效区”特征,工具技术,2009,43(2):27-29
[7]高正博,张德远,一种新型回转超声振动主轴的设计及测试,新技术新工艺,2009,(2):47-51
[8]张德远,难加工轻合金振动切削技术,新技术新工艺,2009,(2):13-16
[9]李勋,张德远,超声椭圆振动切削表面形貌形成机理的研究,中国机械工程,2009,20(7):807-811
[10]韩凤起,刘 洋,张德远,Al2O3p/Al复合材料低频扭转振动攻丝研究,航空制造技术,2009,(18):84-91
[11]张文强,陈 博,詹天卓,张德远,生物型吸波微粒的制备,功能材料,2009,40(5):826-829
2008:(14148)
[1]韩鑫,张德远,鲨鱼皮复制工艺研究,中国科学(E辑),2008,37(1):9~15。
[2]Han Xin, Zhang Deyuan, Study on the micro-replication of shark skin,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2008,51(7):890~896。
[3]韩鑫,张德远,大面积鲨鱼皮复制制备仿生减阻表面研究,科学通报,2008, 53(7): 838~842。
[4]Han Xin, Zhang Deyuan, Bio-replicated forming of the biomimetic drag-reducing surfaces in large area based on shark ski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Series E), 2008, 53 (10): 1587~1592。
[5]陈博,张德远,微生物细胞溶胶-凝胶法磁性化研究,中国科学(E辑),2008,37(7):1055-1060。
[6]Chen Bo, Zhan Tianzhuo, Lian Zhiyang, Zhang Deyuan,Magnetization of microorganism cells by sol-gel method,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2008,51(5):591-597。
[7]刘洋,韩凤起,卢慧敏,张德远,Al2O3p/Al复合材料振动攻丝螺纹质量研究,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8,44(6):48-50
[8]王桂林,张德远,Salvo在超声椭圆振动切削加工电源中的应用,微计算机应用,2008,29(2):103-108
[9]韩凤起,张德远。低频扭转振动攻丝促进排屑的机理研究,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8,44(2):13-15
[10]王桂林,张德远,高频椭圆振动切削加工用超声电源的研制,电力电子技术,2008,42(2):43-44、80
[11]王桂林,张德远,超声聚焦微喷压电换能器射频电源的设计,压电与声光,2008,30(1):45-47
[12]张鹏,孔繁霞,张德远,振动液体磨料研磨去毛刺工艺,航空制造技术,2008,(7):85-86、90
[13]张鹏,李仙昊,张德远,摆动振动钻削微小斜孔,航空制造技术,2008,(12):97
[14]韩鑫,张德远,生物体表形貌直接复制制备仿生功能表面研究,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年学术年会论文,2008,479-482
2007:(14134)
[1]姜兴刚,张德远,超声换能器过固有谐振区匹配理论,机械工程学报,2007,43(3)182~186。
[2]张波、张德远,用于制作生物微阵列的压电超声聚焦微喷系统,压电与声光,2007年第29卷第01期
[3]张波、张德远,基于KLM等效电路的声学匹配层参数扫描法,压电与声光,2007年第29卷第02期
[4]陈博,蔡军,连志阳,张德远,微生物为基体的空心轻质微米CU螺旋体的性能研究,621所会议。
[5]肖华,李勋,张德远,天然金刚石刀具单激励超声椭圆振动车削试验研究,航空制造技术,录用未发表。
[6]徐永利,李光军,韩凤起,张德远,电流法在钛合金振动攻丝中的应用研究,机床与液压,2007年6月左右。
[7]姜鹏飞,潘祥生,张德远,超声振动钻削小深孔实验研究,机床与液压,已录用,拟于2007年第9期发表。
[8]邢立华,江旭初,雷丙旺,李红艳,张德远,浮动铰刀振动铰削小口径火炮身管的研究,兵工学报,已录用。
[9]邢立华,潘祥生,陈翔,张德远,低频振动铰削对表面粗糙度影响的研究,航空制造技术,已录用。
[10]王桂林,张德远,超声聚焦微喷压电换能器射频电源的设计,压电与声光,录用
[11]邢立华,李光军,江旭初,张德远,实用化振动切削技术——深孔振动铰削工艺及装备,新技术新工艺,2007.04。
[12]姜鹏飞,潘祥生,张德远,实用化振动切削技术—¬超声振动钻削小深孔工艺及装备,新工艺新技术,2007.03。
[13]张鹏,李仙昊,徐永利,张德远,实用化振动切削技术—振动研磨去毛刺及表面光整,新技术新工艺,2007.02。
[14]张鹏,李仙昊,张德远,实用化振动切削技术—微小孔振动钻削工艺及装备,新技术新工艺,2007.01。
2006:(17120)
[1]张德远,实用化振动切削技术——总论,新技术新工艺,2006.10。
[2]韩凤起,李光军,徐永利,张德远,实用化振动切削技术-振动攻丝工艺及装备,新技术新工艺,2006.11。
[3]肖华,李勋,张文全,张德远,实用化振动切削技术——椭圆振动车镗工艺及装备,新技术新工艺,2006.12。
[4]Xun Li,Deyuan Zhang,Ultrasonic Elliptical Vibration transducer Driven by Single Actuato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recision Cutting,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2006,No.180
[5]李勋、张德远,单激励超声椭圆振动车削薄壁筒实验研究,航空学报,2006.4
[6]潘祥生,张德远,聚焦式超声悬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32(1):79~82。
[7]潘祥生,张德远,基于有限元法的超声扭转换能器研究,压电与声光,2006.5。
[8]李华,张德远,季远,磁致伸缩致动器的动态响应特性研究,机械科学与技术,2006 Vol.25 No.3 P.355-358
[9]李华,张德远、季远,双弯曲型单激励超声椭圆振动系统研究,压电与声光,2006.4。
[10]李光军,姜兴刚,张德远,新型振动攻丝机及其应用,航空制造技术,2006.8。
[11]邢立华,张贺清,刘庆君,江旭初,张德远,小口径火炮身管振动铰削的实验研究,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6.11。
[12]江旭初,邢立华,雷丙旺,李洪艳,张德远,小口径火炮身管的振动钻削试验研究,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6.6。
[13]Fengqi Han, Guangjun Li, Xiangsheng Pan, Zhizun Li and Deyuan Zhang, Research of Mechanism of Chipping in Step Tapping of Superalloy based on Wavelet Analysis, MATERIALS SCIENCE FORUM VOLS. 532-533 (2006) PP 153-156
[14]Bo Chen, Jun Cai, Zhiyang Lian, Deyuan Zhang, A Study on Machining Quality of a Kind of Functional Hollow Lightweight Metallic Micro-helixes by Bio-limited Forming,Materials Science Forum Vols. 532-533 (2006) pp. 317-320。
[15]陈博,连志阳,张德远,生物加工方法制备雷达波吸收剂的前景探讨,功能材料,第37卷(增刊)(2006年全国功能材料学术会议专辑III),(该论文后应约稿投递《隐身技术》期刊,大约07年3月份有结果),2006.12。
[16]张文全,李勋,姜光刚,张德远,RESEARCH ON THE THIN-WALLED WORKPIECE BORING BY APPLYING ULTRASONIC ELLIPTICAL VIBRATION CUTTING,The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Conference 2006 杭州,2006。
[17]Li Guangjun, Han Fengqi, Xu Yongli, Zhang Deyuan. On self-adaptive vibration tapping of titanium alloy.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conference 2006,(EI and INSPEC)。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