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一、考试性质
海南大学 2015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二、考试时间
180 分钟。
三、考试方式与分值
闭卷、笔试。满分 150 分。
四、考试内容
第一章 绪论
了解和掌握食品化学基本概念、 食品化学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食品化学在食品科学中的地位、 食品化学在食品加工和保藏中的作用。
第二章 水分
第一节 概述
了解液态水的结构模型, 熟悉水分与食品品质、水分与食品加工的关系,掌握水分子结构、水分子缔合、水和冰的物理性质、 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食品中的水分存在形式
了解食品中水的存在形式, 掌握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性质。
第三节 水与非水成分的相互作用
了解食品中的水与非水成分的相互作用, 掌握疏水水合、疏水相互作用、笼状水合物等基本概念。
第四节 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
正确理解水分活度与水分含量、相对蒸汽压、平衡相对湿度等之间的关系,掌握水分活度、水分吸湿等温线的概念及意义,掌握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 掌握影响水分活度的主要因素, 了解吸湿等温线的分区、 滞后现象、玻璃态、玻璃化温度等概念。
第三章 糖类
第一节 概述
掌握糖类在食品体系中的功能。
第二节 单糖和低聚糖
了解和掌握糖苷、糖醇、 糖酸、 糖醛酸、 低聚糖等概念;掌握单糖和低聚糖的甜度、溶解度、结晶性、渗透性等重要物理性质及其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了解单糖、低聚糖在加工过程中的化学变化,掌握糖类的水解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脱水和热降解反应。了解和掌握 Maillard 反应的主要历程、应用和控制, Maillard 反应对食品品质的影响等;了解食品褐变反应的概念、分类、机理; 掌握褐变对食品质量的影响及其控制方法。
第三节 多糖
了解和掌握淀粉的老化、糊化; 了解果胶、纤维素、其它多糖胶体的结构、性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了解功能性低聚糖、膳食纤维的生理活性;了解多糖在食品中的功能、 改性多糖及其应用等。
第四章 脂类
第一节 油脂的结构、 组成和分布
了解和掌握脂肪酸及三酰基甘油酯的结构、命名,了解天然油脂中常见的脂肪酸,掌握食品脂的形式、主要来源和作用。
第二节 油脂的物理性质
了解油脂的物理性质, 掌握同质多晶现象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第三节 油脂在食品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掌握酸值(酸价)、皂化值、碘值、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值、羰基价等概念; 了解和掌握脂类的水解反应、氧化反应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表现;掌握脂肪自动氧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油炸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了解反式脂肪酸的形成及其危害等。
第五章 蛋白质
第一节 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
了解和掌握氨基酸的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
第二节 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
熟悉蛋白质的基本结构、立体结构和基本组成, 掌握蛋白质的变性及其影响因素、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 了解和掌握蛋白质在食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的物理、化学、营养变化及其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了解蛋白质的改性方法。
第三节 常见食品中的蛋白质
了解牛奶、鸡蛋、大豆、肉类等常见食物蛋白的组成和性质。
第六章 酶
第一节 酶的作用条件
掌握酶的作用条件及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 pH、剪切作用等因素对酶反应的影响。
第二节 内源酶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掌握食品原料中几种重要内源酶对颜色、质构、风味等食品质量的影响。
第三节 食品加工中重要的酶
了解和掌握淀粉酶、 葡萄糖氧化酶、 脂肪酶、蛋白酶、 多酚氧化酶、果胶酶等在食品中的应用。
第七章 维生素和矿物质
掌握主要维生素的生理功能, 加工对维生素的影响; 矿物质钙、铁、锌等的生理功能及食物因素对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加工对矿物质的影响等。
第八章 色素
第一节 概述
掌握食品中色素、 天然色素的分类。
第二节 天然色素
了解和掌握食品中常见的天然色素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在食品加工贮藏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及对食品品质的影响;在食品中应用的常见天然色素。
第三节 合成色素
了解食用合成色素的优缺点,我国允许使用的食用合成色素。
第九章 食品的风味化学
第一节 概述
掌握风味的概念及要素,风味的分类。
第二节 食品的滋味
了解和掌握影响味觉产生的因素、 味的相互作用、 常见滋味物质及其呈味机理。
第三节 食品的香气
了解香气、香气阈值与香气值等概念,掌握主要食品香气形成的机理和途径, 了解各类食物的主要香气成分、 香味增强剂在食品中的应用。
第十章 食品添加剂
了解食品添加剂使用基本要求、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掌握食品添加剂概念及分类,常见食品添加剂的功能及特点。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