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人们都说每年春节后,是跳槽、应聘的黄金时节。可今年,毕业于重庆某大学的美女研究生刘思绮(化名)却一直没有好心情。她先后三次通过了用人单位的初试,顺利进入面试阶段,可三次都在面试时被拒。这种尴尬都来自于同一个原因——口臭。
面试时主考官总是捂住嘴
刘思绮今年24岁,身高1.65米,五官清秀,言谈举止落落大方,确实是一个做市场营销的人才。她向记者讲述了面试遭拒的场景,眼里还噙着泪水。
第一次是春节后上班的第一个周末,她去一家地产公司应聘客户部经理。看了招聘广告后,她把应聘资料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了对方。很快,她就接到电话通知,要求她第二天去公司接受面试。“在等待面试时,主考官的眼神还在开小差——在面试别人时,总把目光投向我。”刘思绮说,“我想肯定有戏。没想到,轮到我坐下来接受面试时,主考官问了我两句话,先是把椅子往后挪了一下,然后就总是用手捂着嘴巴和我说话。几分钟后,就干脆地说‘您应聘的岗位是要天天和客户交流。我觉得,您不适合这个工作。’”
第二次是在3月中旬的一个周末,应聘单位是一家化妆品销售公司;第三次是3月中旬,应聘的是一家保健品销售公司。结果都同第一次一样:主考官总是捂着嘴,然后说“您不适合这个工作”。
检查发现口臭来自胃溃疡
“要不是男朋友从北京回来说‘你嘴巴好臭’,我还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想来,三次被拒都是‘口臭’惹的祸。”昨日,刘思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男朋友的陪伴下,刘思绮来到某口腔医院做口腔疾病检查。主任医师刘渝检查后,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在男朋友的建议,刘思绮又做了一次口腔深度清洁,也洁了牙。一周之后复查,口臭依然没有解决。
最后,刘渝建议她到其他医院检查,看是否患有其他疾病。于是,刘思绮来到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消化内科检查,发现幽门螺杆菌严重超标,而且在幽门附近发现一块溃疡。
经过近20天的对症治疗,刘思绮的口臭消除了。最近,刘思绮在一家儿童用品销售公司应聘上了客户经理,重新找回了自信。
西医说
85%的口臭源自口腔本身问题
“其实口臭是一种多因一果的疾病现象。换句话说,就是有很多病都会引发‘口臭’。”刘渝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口臭分为生理性口臭和病理性口臭。生理性口臭指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的一种短暂现象,如饥饿时、食用某些刺激性食品(洋葱、大蒜)、吸烟等。病理性口臭的原因就很多。
“大约有85%的口臭源自口腔本身的问题。”刘渝说,患有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人,口腔内容易滋生细菌,尤其是厌氧菌,其分解产生硫化物,从而产生口臭。
刘渝告诉记者,胃肠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鼻窦炎、咽喉炎、扁桃体炎等,有些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女性,卵巢功能不全、性激素水平较低、口腔组织抵抗力下降,都容易感染病菌从而产生口臭。
刘渝提醒,不同的口臭可能预示不同疾病。如糖尿病病人的口气带烂苹果味,肾功能衰竭病人的口气有鱼腥味,肝硬化病人的口腔内有硫磺味,心脏病则易导致轻度腐烂味的口臭。
中医说
偶尔口臭多是胃热所致
中医认为,口臭的发生多与内脏有火相关,如胃火炽盛、肺胃郁热、大肠实热、食滞等因素,其中以胃火炽盛者最为常见。很多人都只是偶尔发生口臭的情况,基本上都可以从胃热上找出症结所在。
南岸区中医院国医馆馆长、主任中医师樊建说,比如胃火型口臭,多由火热之邪犯胃所致。其证除口臭外,兼面赤身热、口渴饮冷,或口舌生疮,或牙龈肿痛、流脓出血等。宜用清胃散(黄连、升麻、生地、丹皮、石膏、当归)治之。大便秘结者,加大黄。
如果是食积型口臭,多由过饱伤胃、缩食停滞胃中引起。其证口出酸腐臭味、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嗳气口臭等。应消食导滞,保和丸或枳实导滞丸,均可随症选用。
“而热痰型口臭,多由热痰犯肺或热痰郁久化脓化腐引起。其证除口臭外,兼咳吐痰浊或脓血、胸痛短气等。”樊建说,应清肺涤痰。未化脓化腐者,宜用小陷胸汤(半夏、黄连、瓜萎)治之;化脓化腐者,宜用千金苇茎汤(桃仁、苇茎、冬瓜子、苡仁)加味治之。
虚热型口臭如何防治?樊建说,此类型口臭多由阴虚生内热所致。口臭而兼见鼻干、干咳、大便干结,为肺阴虚弱之候。当清润肺脏,宜用清燥救肺汤(石膏、桑叶、杏仁、枇杷叶、人参、麦冬、阿胶、胡麻仁、甘草)化裁治之;口臭而兼见心烦不安,失眠多梦,肌肉跳动,爪甲不华,为肝之阴血亏损。当补益肝之阴血。用酸枣仁汤(酸枣仁、茯神、知母、川芎、甘草)和四物汤(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加减治之,其效颇佳。口臭而兼见腰腿酸软,多梦遗精,口干咽燥,夜间尤甚,为肾阴虚损、相火妄动之证。用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久服必验。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