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1月8日上午,上海高院对“复旦投毒案”被告人林森浩故意杀人上诉一案进行二审公开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判决书称,辩护人认为黄洋死于二甲基亚硝胺证据不足不能成立,对黄洋死因重新鉴定不予准许。(详见今日快报封9版) 在外界的强烈关注下,“复旦投毒案”二审终于宣判,被告人林森浩被判处死刑。笔者发现,对此案件的讨论,一些人的目光已经偏离了法律视角,转向了对被告人家庭环境、成长历程等方面的讨论,更为极端是,林的父母被推上了道德审判台。
其实,对于该案的考量,应该恪守法律角度,被告人林森浩行为性质的界定,需要通过法律来衡量和审视。不管是公众还是媒体,都不该将目光聚焦在林森浩父母身上。
作为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都在努力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更好的环境,林森浩的父母也不例外。可能,在很多人看来,正是林森浩父母家庭教育方式的欠缺和不足,才让儿子的成长环境偏离正常轨道,从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但是,即便父母的教育方式具有一定的影响,却不可能会左右他的意志,怂恿他成为杀人犯。
如同马加爵案、药家鑫案一样,当高校精英成为“刽子手”时,很多人都会将他们的父母推上道德审判台。于是,媒体的闪光灯的聚焦,公众的愤怒声音指向,似乎他们应该与自己孩子的罪行“连坐”。对这些父母而言,孩子的暴力、血腥行为并非他们的意愿。面对孩子的杀人罪行,他们也是受害者,只是这种痛楚已被外界的愤怒谴责之声湮灭。
如今,伴随案件的宣判,一些人再次聚焦林森浩的父母。可是,他们不应该为林森浩的疯狂举动埋单,也不可能以道德的名义来为孩子赎罪。案件已经尘埃落定,林森浩必然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但是旁观者不要再将愤怒泼向其父母,而是回归到案件本身展开思考和讨论。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