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2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B.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22.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
A.选择论B.反映论C.建构论D.创造论
23.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A.揭示了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B.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
C.认为理性认识可以脱离感性认识而存在,是错误的观点D.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完全否认了感性对认识的作用
24.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和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从哲学上讲,这段话包含的唯物辩证法观点是:
A.非理性因素是人的重要认识能力B.科学需要创新才能发展
C.意志对人的认识的进行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D.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5.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上的辩证法。对真理相对性的正确理解:
A.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B.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可以是真理
C.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很多种的D.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26.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
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B.真理是有条件的,谬误是无条件的
C.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27.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唯心主义在哲学的各个领域都曾受到过致命的批判和打击,唯独在历史观方面一直处于统治地位。唯物史观的创立最终将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避难所”中驱逐出去,其根本的原因是唯物史观承认:
A.社会内部矛盾推动社会发展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D.社会历史规律是可知的
28.恩格斯指出:“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念,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关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
A.社会意识及其载体都是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C.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9.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指出:“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这一观点的积极意义在于说明:
A.国家的社会法律制度、民族精神都根源于地理环境的本性
B.人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因素决定着社会法律制度的形成
C.地理环境影响并作用于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D.地理环境既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也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30.马克思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人们总是依据生产工具以及分工状况来建立一定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
B.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必然表现在生产工具的变化上
D.资本主义社会比封建社会优越,其优越性表现在生产工具的进步上
答案:21B22.B23.D24.C25.D26.D27.B28.D29.C30.A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