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介绍
一、区域经济学博士点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是全国首批硕士点和博士点,2002年该专业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重点学科。2007年教育部重点学科评估排名第一。2004年“区域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被评为中国人民大学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教学科研成果二等奖。该专业隶属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该学科1996年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二、专业概况
我校区域经济学专业是国内最早创立、并始终处在学科发展前列的区域经济学学科点。在全国的生产力总体布局和区域经济开发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业绩,获得一项国家社科二等奖和一项国家社科三等奖,这在全国同类专业中是唯一的;该专业是最早和最完整从国外引进“区位论”理论的研究单位,为国内区域经济专业的发展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该专业于1999—2001年推出国内第一套共计16本“区域经济系列丛书”,总结了国内近20年区域经济研究的成果,对国内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2005年编辑出版了“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这是国内第一套高水平的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
我校区域经济学科点是全国区域经济学专业教师培训中心、国内区域经济学术研究与交流中心、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国家一级学会)会长单位。
作为国家重点学科,我们联合其他重点学科点,主办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已连续召开十届,对我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主要研究方向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与地理学交叉而形成的应用经济学科,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关系的科学。区域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空间布局及发展规律,探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措施,在发挥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政府的公共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区域经济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有:
1.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
2.区域经济政策与产业布局、
3.区域规划
4.区域可持续发展
5.区域投融资。
四、主要研究内容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分成两个部分:
1.理论研究。由区域分工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区域资源配置理论、区域相互依存理论、区域产业发展和转移理论、区域空间格局演变理论和区域政府干预理论等构成了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2.应用研究。具体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性问题,包括区域特征分析,区域发展与协调,区域产业结构,人口增长与迁徙,城市建设与中心地布局,区域国土规划,区域经济关系和区域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区域经济学科点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为地方政府制定多个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入选了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招标课题,承接了北京、深圳、青岛、成都等城市和河北、安徽、河南、浙江、贵州等省有关市县地区的地方政府的“十二五”规划和专项产业发展的研究课题多项。
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一项,教育部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以及国家发改委科学研究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奖等。
近年来,我们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走向2020年的中国城乡协调发展战略”(2005),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009),以及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还完成了教育部社科课题、北京市社科基金课题、国家发改委课题以及各地区的委托课题多项。
五、专业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
2.掌握经济学基础理论和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具有独立从事创新性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3.掌握区域经济学全面而坚实的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区域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
六、本专业师资力量
本专业由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负责建设,目前有4位教授、4位副教授和一位讲师。本学科点的教师中,100%具有博士学位,是中国人民大学学位构成最高的学术梯队之一,60%的教师有国外学习的经历。在区域经济研究领域具有雄厚的科研和教学力量,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七、对外学术交流
本学科点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韩国、日本、加拿大、英国、荷兰等国的学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其中,与韩国首尔市立大学建立了学生互换机制,与韩国中央大学建立了教师互访机制,与日本东北大学建立了博士生联合培养机制。
八、开设主要课程
1.区域经济理论
2.区域经济政策
3.区域经济方法
4.区域经济规划
5.区域投融资与投资环境评价
6.区域可持续发展
九、毕业生去向
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均参加过科研课题和调研,学生毕业时能很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工作满意度非常高,就业率接近100%(有个别学生因出国等选择不就业)。毕业去向为:国家机关、银行、研究机构、咨询机构、高校、大企业等,还有大约15%攻读博士。
博士毕业生去向为:研究机构、高校师资、国家机关、大型国企,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或大学做博士后。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