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中国人民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介绍
一、专业概况
中国人民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是全国高校中建立最早、培养人才层次最为齐全的教学和科研单位,分别于1981年和1984年获得外国经济思想史(含西方经济学方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最早获得这两个学位点的单位之一。1993年国务院学位办决定设立西方经济学硕士和博士点,我们又分别于1993年和1996年获得西方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点1992年成为国内第一批经济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1999年我校理论经济学获博士学位一级授权,1998年,我校经济学专业以最高分入选教育部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2001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顺利通过国家级重点学科评估。本专业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工作者,许多成为著名专家、教授、学者和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骨干、领导者。
从本学科建立以来,我校的西方经济学理论研究水平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高鸿业教授主编的《西方经济学》成为全国西方经济学通行的权威教材,学科点成员在《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JournalofEconomicBehaviorandOrganization》、《JournalofDevelopmentEconomics》和《CambridgeJournalofEconomics》等国外顶级学术期刊和《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国内顶级专业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多部,多次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课题,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奖。
二、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以及根据这些理论制定的经济政策,同时把这些研究成果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有机结合,形成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独特专业视角和分析思路。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微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公共政策分析、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研究。具体涵盖如下研究内容:
l全面深入地研究考察消费者和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性质和规律、总结其行为特点、定量分析不同决策行为的经济后果,深刻揭示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包含劳动、资本和土地等要素)的结构和运行规律,并运用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心理学和实验经济学等前沿理论和方法来完成相关问题的研究。同时定量研究和总结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消费者和企业的行为模式以及市场机制的运行经验,为我国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l全面深入地考察宏观经济各方面的运行状况,从理论上进行科学的解释,并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主要包括定量分析各国经济增长的特点以及影响因素,并从中总结经济增长的规律,形成促进经济增长的科学政策观;定量分析各国和地区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状况以及决定因素、货币体系以及运行规律、劳动市场和就业状况等,并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就业政策、收入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科学的分析方法和依据。
l全面深入地研究考察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政府行为等,从理论上科学解释市场失灵现象,并为公共政策的正确制定提供合理的依据。主要包括定量分析垄断的缘由、后果,并研究其它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结构和行为,为反垄断和促进竞争的公共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定量分析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性质,并为环境、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定价、供给行为以及竞争等提供理论基础;定量分析政府的决策过程、特征及其后果,熟悉和掌握政府管理工作的规律。
l从理论上分析国际资本市场、国际金融体系以及中国金融市场和机构的特点,定量分析这些市场和机构的运行规律,同时总结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运行和金融机构管理经验,为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政策依据。重点探讨资产定价问题和公司金融问题。资产定价主要涉及不同的金融资产定价模型、金融资产组合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等等。公司金融主要探讨公司投融资决策和公司治理等问题。
三、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把经济学理论研究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不断将理论前沿研究成果和最新实践引入教学过程,逐步实现教学的国际化、规范化和应用化,努力和国际一流大学接轨;培养了解经济运行规律、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工具、熟悉经济管理实践经验、具备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国家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跨国公司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对于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的要求。
四、师资力量
西方经济学专业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不仅有高鸿业、吴易风等老一辈知名教授,也有方福前、吴汉洪、刘凤良和周业安这样的在同行中具有较高声誉的中青年教授,还有陶然、卢荻、郑新业和王湘红等从海外归国的杰出学者。在现有学术梯队中,既有以经济理论研究见长的学者,也有以政策研究见长的学者;既有以研究宏观、中观层面问题见长的学者,又有以企业微观层面问题为研究重点的专家。本专业的教研人员在职称结构上形成了梯队,在年龄结构上拉开了差距,在知识结构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