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一、学校概况
西华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优先培育高校、四川省首批工程硕博士改革试点高校。现有郫都、宜宾、彭州、人南、易三仓(泰国)五个校区,占地面积近4000亩,全日制在校学生4.1万余人。学校入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是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全国易班共建示范高校,具有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资格、面向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
传承红色基因,办学历史悠久。学校始建于1960年,时名四川农业机械学院,是为贯彻毛泽东同志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重要指示,国家农机部在全国布点并建成的5所农业机械本科院校之一。1978年被四川省确定为六所重点高校之一,1982年成为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83年更名为四川工业学院,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四川工业学院与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西华大学,2008年四川经济管理学院整体并入西华大学。学校坚持“立足四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服务定位,秉持“求是、明德、卓越”的校训,传承“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秉承“育人为本、学术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主动适应强国建设、治蜀兴川战略需求,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办学声誉卓著。
学科专业齐全,彰显特色优势。学校设有21个学院,共有99个本科专业(其中75个专业在2024年招生),获批16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立项建设,拥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9个,省级示范专业、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等20余个。获批教育部新工科项目、新农科项目、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400余个。学校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历经60余年本科教育和近40年研究生教育的办学积淀,拥有工、理、管、法、经、艺、文、教、农、交叉学科10个学科门类,3个四川省“双一流”贡嘎计划建设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4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推进以“现代农机”为牵引、以“大机械”“大食品”为基础的学科群协同发展,推动形成跨学科、大融合发展新格局。
聚焦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学校始终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兴校办学的首要任务,强化通专结合,推进五育并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重视创新能力培养,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7个,建有省级大学科技园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是四川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综合改革,签约入驻粤港澳大湾区(佛山)先进制造业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全国仅有4家),“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联合培养项目获批四川省首批工程硕博士校企联合培养改革试点;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泰国易三仓等高校开展博士生联合培养,现有博士生导师130多名;与泰国易三仓大学共同申报的“创新工程”博士学位点获泰国教育部批复建设。
近3年学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国内外重大学科竞赛中,获奖376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960余项;在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项目中实现我国该赛项上奖牌零的突破并获得银牌。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入选四川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建有四川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是“易班”平台全国推广第一所试点高校,“数字思政”育人平台多次获得上级表彰和推广。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西华秋韵”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蜀学院”获批首批四川省高校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院。艺体教育成效显著,招收乒乓球、跆拳道、足球高水平运动员,奥运冠军陈龙灿亲自执教,乒乓球队多次获得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乒乓球项目团体冠军和个人前三名,啦啦操队获得世界啦啦操锦标赛第三名,学生艺术团多次参加央视春晚等文艺演出。学生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受到社会普遍认同和好评。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0%左右,学校多次被评为四川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累计培养了以院士、知名企业家、杰出管理者为代表的各类人才32万余名。
聚焦四个面向,推进科技创新。学校秉承农机立校、为国铸耒耜初心,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集成攻关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紧跟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在现代农业装备与体系、高端食品与川菜渝味、低空经济与先进动力、新能源技术及装备、智能制造与尖端材料、人工智能与智慧管理、生态治理与生命健康等领域集聚成势,拥有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空地融合载具及管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XXX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科研平台,拥有深度融入产业发展的汽车测控与安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流体机械及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食品微生物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25个省级科研平台,推进构建科研育人、产教融合生态圈。近5年学校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900余项,获批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8个、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2个,累计荣获部省级以上各类成果奖60余项,连续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立项,四川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奖励,高水平论文,千万级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工程学”学科持续保持在ESI全球排名前1%、“材料科学”学科2024年新晋ESI全球排名前1%。融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后方建设,以服务治蜀兴川为己任,牵头编制四川省农业装备、川菜产业、新能源汽车3大产业攻关路线图,深度参与四川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建有四川智能及新能源汽车、未来食品2个现代产业学院;先后与东方电气、中航工业、中国石油、大唐水电、中国建材、四川交建等骨干企业建立战略合作;联合“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布局建设丘陵山区“万亩无人”示范农场、农业农村部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取得显著成效。
汇聚名师学者,建强师资队伍。学校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3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3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0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1000余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等省部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180余人次。同时聘请1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一批国内外著名专家担任特聘教授。
坚持开放办学,深化合作交流。学校是全国收藏《中华再造善本丛书》的100所高校之一,是四川省乡村振兴促进会会长单位;与四川省教育厅、应急管理厅共建四川省应急管理学院;与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共建城市灾害研究中心;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共建“四川现代农业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天府研究院”;与四川省住建厅共建消防工程学科;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开展农机、食品领域合作。学校建有国家民委“日本应急管理研究中心”、省“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省“国际科技合作(澳新)研究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建成学校首个海外校区,推进本科“3+1”和硕士“1.5+1.5”双学位项目等,与泰国易三仓大学共同开展硕博士联合培养,联合招收泰国及其它东盟国家的优秀学生来校学习;与印尼三一一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深化校际合作,联合推进中文本科“2+2”双学位项目,共同为印度尼西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中文+”复合型人才。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10余个国家的7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广泛开展师生交流交换、人才联合培养、学术科研合作等活动。
砥砺奋进新时代,凝心聚力启新程。全体西华人正以昂扬的精神风貌,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热忱欢迎广大考生报考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
二、目录说明
(一)2025年我校招收硕士研究生按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类型。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招生人数以2025年国家文件下达为准,后期因正式招生计划下达或实际录取推免硕士生或实际录取卓越工程师培养综合改革专项可能产生各专业拟考试招生计划数发生变动;专业目录上提供的指导教师信息仅供参考,最终导师信息要以导师双选时学校提供的为准,特此说明。
(二)学费按入学当年学费标准执行。学费标准严格按照《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关于继续执行我省研究生教育收费政策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24〕417号)执行,具体见专业目录。延期毕业研究生超学制阶段学费标准按延期时间折算,按原专业年学费标准的50%收取。
学校制定了完善的奖学金、助学金和勤工助学制度,详见西华大学校园网研究生院网站。非全日制不享受国家规定的各类奖学金助学金。
(三)报考条件
凡符合教育部官网发布的《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规定的人员,均可报考。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前)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国家承认学历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取得复试资格后,须加试所报考专业的两门本科主干课程。
报考035101法律(非法学)和035102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的报名条件详见国家相关文件。
报考125601工程管理、125602项目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基本报考条件外,还须达到以下条件: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原则上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我校部分专业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报考条件详见国家相关文件。我校依据教育部有关政策分学科门类或专业自主确定并公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无人报考或一志愿上线考生复试不合格,则该计划可调整至专项计划上线生源多的专业。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的重要指示精神,学校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瞄准重大工程产业对高层次人才迫切需求的关键点,精准匹配优势培养单位和优势学科,联合领军企业,采取工学交替模式,就机械(车辆工程)、能源动力(动力工程)、交通运输、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七个专业面向产业需求,与国内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所有计划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学制3年,一年级在西华大学完成课程学习,剩余时间依托联合培养单位研发项目在校企导师共同指导下完成工程实践和学位论文。具体招生专业及计划见下表。
项目类别 |
企业联合培养单位(所在地) |
西华大学二级培养单位 |
专业代码及名称 |
招生计划 |
四川省首批工程硕博士校企联合培养试点项目 |
机械工程学院•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 |
085500机械 |
2 |
|
汽车与交通学院 |
085502车辆工程 |
4 |
||
085802动力工程 |
1 |
|||
086100交通运输 |
2 |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085800能源动力 |
1 |
||
校级首批工程硕士校企联合培养试点项目 |
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 |
机械工程学院•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 |
085500机械 |
2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085600材料与化工 |
2 |
||
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 |
085400电子信息 |
2 |
||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
085900土木水利 |
2 |
||
中电建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085800能源动力 |
2 |
|
粤港澳大湾区(佛山)先进制造业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广东佛山) |
机械工程学院•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 |
085500机械 |
2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085600材料与化工 |
2 |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085800能源动力 |
2 |
||
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 |
085400电子信息 |
2 |
||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086000生物与医药 |
2 |
我校无培养视力残疾考生的导师,暂不具备招收视力残疾考生的条件。
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管理服务系统”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推免生工作章程见我校研究生招生网站。
服役期间获得三等战功、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二级以上表彰,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退役人员须按规定在“推免服务系统”如实填写相关信息,并填报志愿。
(四)报名手续及考试时间
报名实行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相结合的方法,具体网上报名时间、初试时间见《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五)考试科目:各专业考试科目具体见招生专业目录,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法律硕士专业基础(非法学)、法律硕士综合(非法学)、法律硕士专业基础(法学)、法律硕士综合(法学)、管理类综合能力、教育综合、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均由教育部统一命题。专业基础课由我校自行命题,考试科目内容范围说明及参考书目见《西华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内容范围说明及参考书目》。
(六)其他
1、就读校区:郫都校区(应急管理学院研究生一年级在郫都校区就读,剩余时间在彭州校区就读)。
2、住宿条件:四川省标准化学生公寓,寝室配备空调。
3、本说明如有出入,以教育部2025年招收硕士研究生文件为准。
咨询电话:028—87720075 传真:028—87720075
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红光大道9999号
邮政编码:610039
欢迎访问我校主页:http://www.xhu.edu.cn
研招办E-mail信箱:yzb@mail.xhu.edu.cn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