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2024年研究生复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海洋科学/海洋生物学
《海洋科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一、适用专业
海洋科学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本科目考试内容包括四套独立的试题,分别为物理海洋学概论,分析化学,海洋生物学,海岛开发与保护。考生根据自己报考的专业方向,选择其中一套试题进行答题,不允许跨越不同套的试题进行答题。
1:物理海洋学概论(适用物理海洋学方向考生)
(1)海水的物理性质及典型分布
海水的热性质:温度、热量及位温
海水的盐度与密度:盐度及位密的定义、温盐对密度的影响
海水的温盐密分布:温度的空间分布、密度的空间分布、跃层及混合层
(2)海水的运动
海洋波动:重力波、内波、惯性重力波、潮波、海啸波、行星波
海水流动:基本流动、风生大洋环流、热盐环流
海洋涡旋:形成机制与作用
海洋湍流:特点及重要性
(3)海洋与气候
气候与气候变化:定义及影响因素
海洋与气候变化:海洋对气候变化的作用
海气相互作用:海气耦合的定义及形式,全球主要的海气耦合震荡
2:分析化学(适用海洋化学方向考生)
(1)误差的基本概念、计算及减免方法;有效数字的修约、运算规则及其在分析实践中的运用;可疑值的取舍;标准溶液的表示方法及配制、标定方法;滴定分析计算。
(2)酸碱质子理论;影响酸碱平衡的因素;质子条件式式的书写;各类溶液体系pH值的计算;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和选择;一元强酸碱的滴定和多元酸(碱)分步滴定;酸碱标准溶液的标定;混合碱的滴定。
(3)溶度积常数的意义;溶度积规则;沉淀的生成与溶解;银量法的原理与应用。
(4)配合物的结构、命名与基本特点;配位平衡及其计算,酸效应、酸效应系数和酸效应曲线;条件稳定常数;EDTA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5)氧化数的概念和原电池;Nernst方程的应用;电极电势及其应用;高锰酸钾法、碘量法和重铬酸钾法。
(6)吸收分析基本定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与原理;单一组分的分析。
3:海洋生物学(适用海洋生物与生物海洋学方向考生)
(1)海洋生物学的科学
海洋生物学的历史,海洋实验室的发展,海洋生物学现状等基础知识。
(2)全球海洋与海水的物化特性
全球海洋,以及海水的物化特性等基础知识。
(3)海洋生命与生物多样性
海洋微生物,藻类,无脊椎与脊椎动物等海洋生命的主要形态学特征,分类方法与系统进化等相关知识,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以及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4)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学的相关知识,海洋生物群落的组成,主要的海洋生活方式与环境,能量与物质流动。海洋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以及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5)人类与海洋
人类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栖息地的改变与破坏,污染,濒危物种,保护和加强维护海洋环境。
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人与海洋和谐共生的相关知识与实践。
4:海岛开发与保护(适用海岛开发与保护方向考生)
(1)海岛开发与保护相关理论基础
海岛及海岸带相关定义,海洋学基础知识;
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生态学的分支学科,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最小因子、限制因子与耐受限度,光、温度的生态作用,水的生态作用及生物对水的适应,大气组成及其生态作用;
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熟悉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和生态平衡理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人口与资源问题,生物多样性与保育,生态系统服务。
(2)海岛开发与保护技术
海洋声学探测技术:声波及在海洋中的传播规律,主要的声学设备及工作原理,基于声学技术的海洋地形及底质探测技术;
海洋遥感观测技术:电磁波与复杂地物相互作用原理,国内外主要的遥感卫星平台及传感器,主要的遥感成像波段及工作原理,遥感图像处理基本操作,遥感技术及在海岛开发与保护中的应用;
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海洋地质学与地球物理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意义;海洋地质学的发展过程;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方法,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
三、推荐书目:
1:赵进平 等编著,《海洋科学概论》,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9
2:张恒 译著,《物理海洋学》,第六版,中山大学出版社,2019
3:呼世斌 王进义 吴秋华主编,无机化及分析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4:Peter Castro,Michael E. Huber编著,茅云翔译,《海洋生物学.第6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牛翠娟等编著,《基础生态学(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ISBN 978-7-04-042378-5
6:陈鹰等编著,《海洋技术基础》,海洋出版社,2018年,ISBN 9787521000306
7:翟世奎.《海洋地质学》,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8.ISBN:9787567012585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