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中华女子学院法学院招收全日制法律(法学)(专业代码035102)和法律(非法学)(专业代码03510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我校坚持“厚基础、重应用、凸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整合法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研究力量,培养具备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和男女平等理念、掌握扎实的法学专业知识和法律技能、能够服务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尤其是在服务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和家事法领域有专长、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法治人才。
我校法律硕士专业紧密结合我国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和家庭建设需要,以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和未来职业发展能力为导向,注重产学研协同、校政企合作机制创新,整合学科优势,开设多门特色课程和实务课程,建有模拟法庭等法律实践平台。2020年法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妇女权益保障与法律相关课程虚拟教研室”获评教育部第二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
方向特色
法律硕士专业开设妇女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家事法三个方向。
“妇女法”方向主要研究妇女法基本理论、妇女权益保障实务等。本方向从国家妇女权益保障领域对法治人才需求出发,通过特色课程体系,夯实学生妇女权益保障的理论基础,树牢学生男女平等意识,提高保障妇女权益实务能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妇女法治人才。
“未成年人保护法”方向主要研究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理论、未成年人权益保障实务等。本方向从国家未成年人权益保障对法治人才需求出发,通过特色课程体系,夯实未成年 人权益保障的理论基础,树牢最有利于未成人的理念,增强保障未成年人权益实务能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未成人权益保护法治人才。
“家事法”方向主要研究婚姻家庭继承法、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教育促进法、家庭财富管理法律实务、家庭危机干预与纠纷解决机制等。本方向以新时代家庭观为指导,基于国家社会治理、家庭建设和涉外婚姻家庭法律服务需要,实现法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复合,通过特色课程体系,提高家事法律服务实践能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家事法治人才。
师资队伍
法律硕士专业拥有一支政治素质硬、师德好、学历高、专业能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均毕业于国内一流的大学法学院,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博士学位达到90%以上。研究生导师15人,教师中有国家督学、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副秘书长、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市教学名师等。法学院与国务院妇儿工委、全国妇联和地方妇联、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聘请相关人员担任兼职教授和实务导师,深度参与研究生培养工作。
法律硕士专业教师在妇女法、婚姻家庭法领域研究位于全国前列,出版《妇女法学》、《婚姻家庭继承法学》、《社会性别与法律》、《公权力干预家庭暴力的适度性研究》等著作,近五年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三十余项,深入参与《反家庭暴力法》制定和《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编纂、编撰《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专家建议稿和《家庭教育促进法》专家建议稿等。连续举办八届中法反家庭暴力学术论坛,多次参加中欧人文交流机制和国内外重要的学术会议,法学院已经成为中国妇女发展与权益保障、家事法等领域的主要研究基地和专家智库。
法学院下设中国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研究院,在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方面的社会服务成效突出,师生积极从事妇女儿童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等活动。法学院荣获全国妇联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咨询顾问、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等称号。有3名教师荣获全国维护妇女权益先进个人。
就业领域
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可以在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法律职业及相关工作,也可以就职于与妇女儿童和家庭建设相关的法律实务部门,以及与妇女儿童相关的国际组织,以及继续在国内外高校或研究机构深造,攻读博士学位。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