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一、报考资格
(一)考生必读
考生须符合《教育部关于印发<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2023〕2号)中所规定的报考条件,并满足所报考招生单位及报考点的有关要求。请仔细阅读《北京市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考生须知》以及我校研究生院网站(yjsy.uibe.edu.cn)发布的所有报考相关信息《202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各招生单位招生专业目录及相关专业招生简章、网报公告等,确定符合报考要求后,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或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提交虚假材料及未按要求提交所需材料造成后续无法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报考点选择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中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选择教学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
根据教育部和北京市招生考试委员会有关文件精神,“(1136)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报考点”是在北京地区报考“(10036)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82001)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指定报考点,是本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京外招生单位的报考点(详见第3条)。符合以下条件考生可选择“1136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作为报考点:
1.就读学校在京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其他考生,须满足户口或工作所在地在京的条件,具体要求是:考生须具有在京户籍或者报名当年(1月至9月)在京连续缴纳6个月(含)以上社会保险中的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不含补缴)。
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京外招生单位的(考试方式为全国统考)。
以下情况不应选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报考点报考:“业务课2”科目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考试科目代码第1位为“5”的以及报考军事院校的,具体请查看北京市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考生须知公告一:北京市报考点选择规定。
二、报名方式及时间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须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简称“研招网”)填报网上报名信息、网上支付初试费,并按照所选报考点公告要求进行网上确认。
选择京外考点的考生请务必关注相关报考点通知公告。
(一)网上报名
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3年9月24日—27日,每天9:00—22:00;网上报名时间为2023年10月8日—25日,每天9:00—22:00。
1.网上报名时,考生务必认真填写并仔细核对本人的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报考类别和考试科目等重要信息。报名期间,考生可进行网上报名信息修改或重新填报,每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网上报名截止后,报名信息一律不得修改。需要注意的是:“报考单位”“报考点”和“考试方式”等三项关键信息,在考生提交报考信息后,无论初试费支付与否,均不得修改。如需修改,应在网上报名截止时间内,取消已填报的报名信息,重新进行报名并支付初试费。
2.选择我校作为报考点的考生,提交网报信息后,须于网上报名截止时间(2023年10月25日22:00)前,以“网上支付”方式缴纳初试费,缴费成功后,考生还须在报考点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确认,否则报名无效。请考生务必于网上报名期间支付初试费,逾期不接受补缴费。
3.网上报名相关注意事项
(1)报考我校考生考试方式选择“全国统考”;我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审计3个专业可选择非全日制攻读(报考非全日制的考生“报考类别”须选择“定向就业”);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报考类别”选择“定向就业”。
(2)考生须准确填写本人“通讯地址”、“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户口、档案所在单位名称、地址和邮编”,其中“移动电话”应保持可联系状态,以便及时联系;考生所填“出生日期”必须跟身份证号中的出生日期相一致,并以身份证号中的出生日期为准。
(3)网上报名中的“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编号”的填写必须遵循以下规则:
①毕业证书编号应按《毕业证书》上的“证书编号”填写(请注意辨认,注意不要填报流水号),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和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填;在2024年入学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不填;境外就读或已完成学业考生请注明“留学生”字样(在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其学历(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并在复试资格审查时提交,否则取消考试资格)。
网报期间,报名系统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务必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2023年10月31日前)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因更改姓名或身份证号变更等导致的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网上确认时还须提供具有更改记录的户口本(簿)或公安机关开具的相关证明(须明确相关信息变更时间),用以报考点核查。
②学位证书编号应按《学位证》上的“证书编号”填写,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和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填;在2024年入学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学位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不填;境外就读或已完成学业考生请注明“留学生”字样(在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其学历(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并在复试资格审查时提交,否则取消考试资格)。
4.已被招生单位录取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二)网上确认
根据北京市统一部署,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1136)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报考点实行网上确认。网上确认开始前,我校将发布“网上确认考生须知”,请及时关注。
1.本报考点网上确认时间为:拟于2023年11月5日前完成(时间安排以本考点网上确认须知为准)。届时,考生可选择使用手机、电脑等设备完成信息确认,请考生务必关注本考点届时将发布的“网上确认须知”。
2.凡符合所报考我校和所选报考点要求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确认,未在我校规定的时间内参加网上确认或因自身原因未被审核通过的考生,报名信息无效,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工作人员,根据核验工作需要,按要求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等,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得准予考试。
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3.选择本报考点的考生,应提前准备以下材料(届时以网上确认考生须知为准):
应届毕业生:
(1)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
(2)《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6学期注册完整的学生证。
其他考生:
(1)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
(2)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还应提供学信网《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和《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教育部学历认证中心出具的《学历认证报告》);
(3)北京市居民户口簿原件或报名当年(2023年1月至9月)在京连续缴纳6个月(含)以上社会保险中的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不含补缴)。请提前申办《北京市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参考人员缴费信息)》(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可点击查看)。
(4)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网上确认时出具培养单位(校级)同意报考的证明。
三、其他事项
(一)专项计划
凡符合北京市报考条件的少数民族骨干人才计划考生,须关注“北京教育考试院https://www.bjeea.cn”网站中的“研考研招”专栏相关通知内容。
(二)关于考试费
1.依据《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关于部分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收费标准的函》(京发改〔2012〕1358号)规定,对在京报考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收取初试费138元/人,招生单位(含免试生接收单位)可对复试考生(初试合格进入复试考生和免试生)收取复试费100元/人。
2.对于已通过网上确认的考生,因已启动考务组织程序、安排考试资源,故一律不予退费。对于在报名过程中取消报考信息、重复缴费、未进行或未通过网上确认的考生,其缴纳的初试费由研招网对账结算后统一进行退费处理,所退费用预计于2023年12月底返还考生缴费时所用的支付账户。为确保退费顺利进行,请考生不要急于注销支付账户,发现问题请及时与研招网客服联系。
(三)准考证打印
准考证由考生在中国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考生须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特别提醒:《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四)重要提醒
1.请广大考生合理安排报名时间,尽量避开初期、末期高峰时段,避免网络拥堵。报名时间一经截止,不再安排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2.请各位考生务必关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yjsy.uibe.edu.cn)相关通知并关注我校研招微信公众号(uibeyzb),后续研招重要通知将在公众号中同步推送。其他联系方式如下:
联系电话:010-64492151,64495202(传真)
E-mail:yzb@uibe.edu.cn
本公告内容如与教育主管部门下达文件不符的,以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文件为准。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