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华朝辉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门史专业三年级硕士生,整个专业只有他一名学生。华朝辉很享受这种一个人的课堂。
很多人在选择考研专业时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而是盲目地“趋大流”。近年来报考数据显示,金融、会计、法律、工商管理等专业报考者趋之若鹜,而伦理学、农学、历史学等专业报考者则是寥若晨星。
专业本身无冷热之分,之所以被人为地分成了冷与热,是针对就业而言的。选择读研究生,是为了提升自我价值和提高学术研究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选择读研的专业,不是赶集,而应该一切从自身实际出发,专业冷也好,热也好,只要真正适合自己就行。
就业者而言,冷专业未必没有“爆冷”击败热专业的可能。笔者所在的研究生学校,金融和会计是两大头牌热专业。金融学院,考研时全校最高没有之一的录取分数线,但是研究生的就业却出现了“僧多粥少”的情况。到了年前秋招结束的时候,整个金融学院才不到2%的就业率,堪称全校最低没有之一。而会计学院的就业情况,也并没有传言中的那么乐观,同学们的反映是“找工作不是问题,而找好工作就难了”这样一个与其他普通专业没有两样的现状。相反,信息工程学院,考研的时候都是没有人第一志愿报考的学院,由于学生少,专业实践操作型强,到了就业季却成了举重若轻,当初的“调剂专业户”到了就业市场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予从商者来说,冷门专业,却有着热门的前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怕专业冷,只怕学艺糙。不管你学的是什么专业,只要你在这个专业领域确实学有所成,那么你终究会利用这个领域的知识成就一番事业。前些年,心理学、林学在中国算是冷门专业,可是,有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具体地分析了国内时下的市场行情,于是,他立志成为一名婚姻咨询师,很快,奇货可居,找他预约的人络绎不绝。而学农学的人,有的是在毕业之后一年里就有了自己的园艺公司。
予从政者来说,专业的冷热与否就更加不成其为问题了。如果从政需要专业对口,那么普天之下的政客估计都是行政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了,而事实上鲜有学政治的人真正能够成为成功的政客,更不用说杰出的政治家了。美国历任总统更多的是毕业于法学院等院系,公共管理、政府管理等专业倒培养不出几个杰出的政治领袖来。
予从学术者而言,冷专业的毕业生则更加可以大展身手。准确地说,如果是选择学术作为事业追求,冷专业比热专业更容易获得成就。对于学术研究来说,研究考古学和研究经济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用科学的方法对特定的领域进行研究。可是,热专业毕竟是热专业,研究的人总会比冷专业多,所以要想出学术成果的话,难度自然更大。考古学教授在数量上绝对会比法学教授少,但是,可能50个法学学者当中只有一个教授,而10个考古学学者当中就有一个教授了。
孙子曰:“故善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说的是军事作战的时候,要依靠正兵牵制敌人,而要想取得胜利就要依靠奇兵,出敌意料之外。其实,这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热专业,选择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正”,冷专业,选择的人少了,于是就成了“奇”。于是,冷专业在读研的前景上,可以带来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当然,这里说冷专业具有热前景,却并不是说选专业时就要“弃热从冷”,因为那样的话,热专业与冷专业的地位就会颠倒过来,这同样是与就业市场需求不相符合的。作为一名研究生报考者,应该在自身的知识结构、自身专业基础、自身兴趣爱好、自身性格特点以及专业的实际情况等因素之间进行综合权衡之后,才决定自己应该选择哪个专业。作到不盲从,不迷信。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