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天津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人才培养、坚持“四个面向”、完善评价改革、注重服务保障,创新产学研协作机制,支持高校与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努力为“制造业立市”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聚焦人才培养,服务产业急需紧缺。立足优势特色,紧扣产业需求,深入实施“顶尖学科培育计划”,统筹布局优势学科专业,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支持原始创新,研究生新增招生指标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急需的相关学科倾斜。加快新工科建设,深化学分制、导师制改革,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本硕博连读培养,着力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卓越工程师。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两院院士等一流专家学者300多人深入一线教学,进一步推动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机衔接。
坚持“四个面向”,推进产教融合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对接创新链和产业链,围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共性问题,推出首批30个特色学科群,服务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西青大学科技园、科技大学、工业大学、师范大学、民航大学、天软信创等6家科技园相继开园,200多家科技型企业入驻。通过举办信创、生物医药产业交流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高校与软件、制药、航天等企业达成合作协议,推动产学研合作落地落实。支持天津中医药大学与相关单位成立航天中医药研究联合实验室,利用中医药的优势为我国载人航天医学提供技术研发平台。
完善评价改革,支持创新创业实践。深化高校教师分类评价改革,通过设置教学科研型、教学为主型、科研为主型、应用推广型等岗位类型,促进高校教师更好发展。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的作用,将“从事科技开发、转化工作并取得较为显著效益”“发明创造和科技推广取得良好成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纳入业绩评价体系,支持和鼓励高校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健全以增加知识价值、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加大科研成果转化收益面向科研人员奖励力度。“十三五”期间,天津市高校承担重大科研项目4200余项,项目总经费达到50.42亿元,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合同2.65万项,合同金额达到146.5亿元。高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奖在全市占比分别为100%、71%和34%。
优化服务保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出台促进高校与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融合发展的若干举措,通过支持校企联合引才育才、改革人才评价机制、调整学科建设模式等方式,推动“人才链”“学科链”与“产业链”互促共进。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向2021届和2022届高校毕业生举办“津英就业”系列专场招聘会55场,深入探索校企联动新模式,与优质企业合作,提供针对性就业服务,吸引更多人才留津就业。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