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2〕4号)和《北京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京招考委〔2022〕4号)等文件精神,为做好我校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特制定此办法。
一、总体原则
1.严格落实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加强安全防护,确保广大师生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严格复试组织管理,做到政策透明、流程规范、监督机制健全,维护考生合法利益,确保公平公正。
3.严格复试考核标准,坚持科学有效,做到全面衡量、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确保招生质量。
二、组织管理
学校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录取工作。校研招办在学校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制定相关规定和办法,确定基本原则及复试录取方案等,并组织全校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
各学院复试录取工作小组负责制定本单位的复试实施细则,对相关人员进行政策、业务、纪律、规则及程序等方面的培训,组织实施本单位的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
各学院按学科(专业)成立复试小组,复试小组由本学科(专业类别)导师组成,每个复试小组成员不少于5人,小组成员须现场独立评分。
三、考生进入复试考核的基本要求
(一)一志愿考生
我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进入复试最低分数线:执行全国A类地区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并保证差额复试比例一般不低于120%。
我校2022年“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进入复试要求总分不低于291分。
(二)调剂考生
在保证第一志愿生源的基础上,可接收一定比例的调剂生源,调剂生按照以下原则进行排序遴选:
1.须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可授不同学科门类学位的专业,可跨门类在对应专业所属一级学科范围内进行调剂)。
4.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考生初试统考科目涵盖调入专业所有统考科目的,视为相同)。在全国统一命题科目中,英语(一)、英语(二)可视为相同,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数学(农)和经济类综合能力可视为相同,数学(农)和化学(农)可视为相同。
5.我校不接收破格调剂考生、英语以外考生和单考考生的调剂申请。
四、复试内容与方式
(一)资格审查
考生参加复试前将资格审查所需材料的电子版打包上传至北京农学院研究生招生系统(http://yjsjw.bua.edu.cn/zsxt/),同时发送一份至学院研究生招生专用邮箱,纸质材料备查,报名资格审查将从严掌握。
1.审查证件。身份证、准考证;应届毕业生需交验学生证,非应届毕业生需交验学历(学位)证书的原件;本专科毕业单位或现学习工作单位开具的思想政治证明材料(内容应包括思想政治表现;应届生包含按期毕业、如被录取按期调取档案、按期报到证明;非应届生包含如被录取按期调取档案、按期报到证明)。“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供本人《退出现役证》。
2.验证学籍(学历)。考生需到学信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验证学籍(学历)信息并提交截图,学院进行验证。
3.填报复试表。考生通过报名资格审查后方可填写“2022年北京农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资格表”。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的,不予复试。
4.其他材料。考生复试前时还应提交大学成绩单原件(或复印件加盖公章)及相关证明材料(如英语四级、六级证书、学术论文、科技成果等),并提交近期1寸、2寸彩色电子照片1张。
鉴于新冠肺炎疫情原因,上述材料全部提交原件扫描电子版,必须是真实有效的,事后将与原件核对,如发现弄虚作假随时取消报考录取资格。我校将对考生在报考时填写的考试作弊受处罚情况进行认真核查,将考生诚信状况作为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二)复试方式和内容
为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尽量减少人员跨省流动、聚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本次复试采取网络远程复试方式,全程录音录像。复试主系统采用腾讯会议,备用系统采用阿里的“钉钉”,采用双机位模式参加复试。考生在独立空间参加考试,采用双机位模式,一个机位近距离拍摄考生正面,用于完成师生在线交流;另一个机位从考生侧后方拍摄,用于监控考场环境。为确保复试过程平稳进行,尽可能规避网络、软件及设备风险,我校网络远程复试采用主、备平台方式。考试过程中,若主平台发生故障,则立即启动备用平台继续复试。考生应按照学院通知要求提前做好设备和软件的安装调试。如有困难,及时向报考学院反映,沟通解决办法。
复试内容包括笔试、实践(实验)能力考核和面试三部分,满分270分。各学院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复试内容。
1.笔试
主要为专业课测试,试卷满分为100分。各学院结合实际制定考核方案。
2.实践(实验)能力考核
满分50分,各学院结合实际制定考核方案。
3.面试
主要考查:思想政治素质、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学术道德品质、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专业治学态度、科技研究能力、创新进取意识、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等,具体分为思想政治与学习经历考查、专业面试、外语听说能力考核(放在专业面试中、与专业面试结合进行)三个部分。满分120分,其中专业面试70分,外语听说能力考核50分。
(1)各学院应在复试时向复试录取小组提供考生提交的由本专科毕业单位或现学习工作单位开具的思想政治证明材料、大学成绩单原件(或复印件加盖公章),由报考方向复试小组进行思想政治与学习经历考查。本项只考查是否合格通过,不作量化计分。同时学院将考生提供的其他证明材料(如英语四级、六级证书、学术论文、科技成果等)提供给复试录取小组。
(2)“专业面试”内容应当量化,主要考核考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治学态度、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进取意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举止表达礼仪等。面试中由复试小组每位成员对每名考生现场打分并给出评语,填写复试综合面试考核成绩表。面试过程中应对每位考生的作答情况进行现场记录,并全程进行录音录像。考核成绩表、考生作答记录及现场录音录像须保留备查。每名考生专业面试时间不少于10分钟。
(3)外语听说能力考核:通过对话形式进行测试,主要考核考生外语会话、理解、专业交流等能力。外语听说能力放在专业面试中、与专业面试结合进行,不再单独组织测试。有条件的专业可以由本专业导师进行外语考核,无条件的专业可以聘请外语部外语教师(副高以上职称)参与本复试小组进行外语考核。每名考生接受英语听力口语测试的时间不少于4分钟。
(三)体检
根据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复试期间不进行集中体检,考生需于拟录取后5天之内自行提供近期(3个月内)三甲及以上医院体检报告。
(四)心理测试
各学院要对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开展心理测评,心理测试工作由学院安排。
五、复试时间
从3月23日起各学院组织复试,具体时间与地点各学院自定。
六、录取
(一)以一志愿生、调剂生分别测算排名的原则,分先后批次确定拟录取名单。以综评成绩作为考生录取的成绩依据,录取人数不得超过各学院招生计划规模。
(二)综评成绩算法: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复试成绩为复试考核各成绩之和)按权重相加,得出入学考试综评成绩(综评成绩按照百分制计算,最后四舍五入到小数点后两位),初试、复试成绩权重比例为:初试成绩占60%、复试成绩占40%计算,
其计算公式如下:
综评成绩(百分制并取两位小数)=初试成绩(折合为百分制)*权重比例+复试成绩(折合为百分制)*权重比例
(三)思想政治素质考查和体检不计入总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四)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课程的成绩不计入复试成绩,但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五)复试结果和拟录取考生名单由我校研招办在网上和全国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平台上统一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未经公示的考生不得录取。
(六)规范执行加分政策:按照国家政策严格执行加分政策。“加分项目考生”须提供详实的证明材料。
七、监督
1.实行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本学院复试过程的公平、公正和复试结果负责。
2.实行监督制度。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及研究生处对复试工作进行监督,随机到复试现场巡视检查或加入远程复试平台检查。
3.实行信息公布制度。复试基本分数线、复试工作办法、复试结果等信息应及时公布。
4.实行复议制度。保证投诉、申诉和监督渠道的畅通,及时受理投诉和申诉。北京农学院研究生招生接待咨询电话:010-80799079;监督、申诉电话:010-80765056;监督、申诉邮箱:buayzb@163.com;受理举报部门:北京农学院研究生处、监察专员办公室,地址:北京昌平区回龙观北农路7号。北京教育考试院研招办2022年研究生招生专用监督电话:010-82837456。
八、其他
(一)新生应按照学校要求按时报到。不能按时报到者,须有正当理由和有关证明,并向我校请假。无故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
(二)对弄虚作假的考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照有关规定取消报名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三)以上条款若与教育部、北京市教育考试院2022年相关文件不符,以后者为准。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