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的科目及分值比重分别为:教育学原理100分,中外教育史100分,教育心理学约40~70分,教育研究方法约30~60分(必选题为30分,考生必须在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第I道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第Ⅱ道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考生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I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总分为300分。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的题型分别为:单项选择题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辨析题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以后的311考试中会在简答题中加入情景问题,要求根据提问简要作答。
一、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占100分,占到了教育学考研的三分之一,因此它是教育学考研的核心。从2007年教育学统考以来至今,311教育学考研也有十几年的历史,通过对这几年的试题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教育学原理的知识点覆盖面很广,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时应以理解为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今年教育学原理新增的知识点在出题方向上更偏向与政治性,关注教育当下热点问题、最新教学模式问题、关心学生发展问题。如新变动大纲中加入职业教育、立德树人、职业高中等问题。当然也关注当下全球一些最新教学方式,如STEAM教学、逆向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模式、项目探究教学模式。在学生发展中,新增了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与生涯发展、青年及少年儿童组织与建设的内容。可以看出,教育学原理的变化更趋向于现代化、关注理论与当下教育实践的结合,关注教育视角全球化发展。
二、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占100分,其分值跟教育学原理差不多,看似是这几门课中相对来说比较好复习的科目,但是,需要同学们对于历史背景充分掌握,并且能够结合背景理解教育家思想和教育制度的制定,近几年中外教育史选择题的考察偏向于历史的细节把握。
中教史大纲主要在近现代制度史内容中发生了变化,在某些章节中加入细节知识点。在维新派时期,加入了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内容。并且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体系与制度的内容更加完善,呈现了从幼儿、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再到师范与职业教育,纵向与横向相互衔接的完整学制。此外,在共产党的教育中加入青年教育和干部教育,是共产党教育经验和思想更加完整。
相比中教史,外教史新增的内容稍多,但难度不大,主要集中于两大时间转折的重要节点。在近代时期,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中,重新把删掉的英国教育家莫尔教育思想加入,并且完善马丁·路德的教育观、关注加尔文派的教育思想以及天主教罗耀拉的教育思想。在现代部分,新教育运动与进步教育运动中,加入了新教育运动的一些任务思想,爱伦·凯、罗素、德可乐利的教育思想内容。并且更注重重要人物思想的历史影响评述,如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与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对历史的影响和地位价值,对于中公的学员们来说,人物思想的总结提升大家应该不陌生吧,在我们的学习中老师们都有在每章节的最后版块进行梳理和总结。
总之,中外教育史新增的内容主要集中于近现代时期,中教史制度更完整、外教史注重把握近现代转折时间节点的人物思想,考察人物对于历史发展的影响和地位。
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必答题有40分左右,除此之外还有一道30分的选答题。虽然教育心理学分值较少,但是对于很多跨专业考生来说,教育心理学比较难,因为里面会存在很多心理学的专业术语,没有基础的学生就比较难理解。
今年新大纲中主要的特色体现在加入了脑科学的知识内容与完善“创造性及其培养”的部分内容。可以看出教心的新增点关注当下心理学最近的研究领域与方向,紧扣国家教育方向,培养创新人才,紧扣国家发展趋势“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
具体在心理发展中加入关于自我发展与自我统一性、自尊、自我概念等内容。在学习概论中添加神经元结构、脑发育、大脑加工等内容。在创造性中新增创造性测量、影响创造性发展的因素、以及创造意识培养。
四、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必答题为30分,还有一个30分的选答题。教育研究方法与实际联系十分密切,如教育研究的选题和设计、研究报告的撰写、教育观察研究、教育调查研究、教育实验研究等都是动手操作性强的知识点。
教研整体变动较大,关注跟教育统计与测量相关的内容。同时规范了研究的范式学习。加入了像叙事研究、民族志、扎根理论、混合式研究、行动研究等基本范式。在定性分析中关注SPSS的数据分析,关注Z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相关分析、非参数检验、SPSS作图方法等。新增第八章叙事研究,作为完整的新知识点,需要同学们详细学习,理论与应用结合,能够灵活运用。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