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科目代码:896 科目名称:经济学知识与运用
(农村发展适用)
一、考试说明
本科目满分 150 分,其中,微观经济学90分;宏观经济学60分。
二、考试范围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90分)
(一)需求和供给
考试内容
1、需求、供给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市场均衡状态的确定及均衡的变动;
3、需求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的含义、公式及需求价格弹性的应用;
考试要求
1、理解需求、供给、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各种因素;
2、掌握均衡价格的形成,供给及需求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及其应用;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
考试内容
1、效用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预算线、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2、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区别,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的分析以及对需求曲线的推导;
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概念以及不同商品两种效应的不同。
考试要求
1、理解效用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预算线、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2、掌握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的区别,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消费者偏好及其关于偏好的假定,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均衡的分析及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消费者均衡的计算;
3、掌握一般商品的价格消费曲线和需求曲线,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分析;
4、了解商品的分类,低档品及吉芬品的价格消费曲线和需求曲线,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
(三)生产者行为理论
考试内容
1、企业的组织形式,生产函数、技术系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概念及其曲线特征,生产的三阶段的划分及其合理投入区间;
2、等产量曲线、等成本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及递减规律,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的分析及其原则;
3、规模报酬的定义、类型及其成因分析;
4、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机会成本、经济利润、正常利润的概念;
5、各类短期成本(STC、TVC、TFC、SAC、AVC、AFC、SMC)的特点、曲线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长期成本(LTC、LAC、LMC)曲线及其推导。
考试要求
1、理解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等成本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机会成本、经济利润、正常利润的概念;
2、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及其相互关系,生产的三阶段的划分及其合理投入区间,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原则及计算;规模报酬的类型及其成因分析;各类短期成本(STC、TVC、TFC、SAC、AVC、AFC、SMC)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长期平均成本与规模经济的关系;
3、了解企业的组织形式,生产的经济区域和扩展线、技术系数等,长期成本(LTC、LAC、LMC)曲线及其推导。
(四)市场结构理论
考试内容
1、市场结构的分类标准及四种市场结构的特点;
2、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或收益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条件及分析,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及推导;
3、完全垄断的假设及成因,完全垄断者的需求、收益和弹性,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4、垄断竞争的定义及其特征,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的含义及关系,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的比较,过剩的生产能力;
5、寡头市场的特点,古诺模型及博弈论的解释;
6、四种不同市场结构的优缺点,并进行成本、产量和效率比较。
考试要求
1、理解市场结构的分类标准及四种市场结构的特点,完全垄断的成因;
2、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或收益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条件及分析,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及推导,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均衡;
3、掌握完全垄断者的需求、收益和弹性,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4、掌握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的含义及关系,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5、掌握厂商短期、长期均衡时最优产量、价格、利润的计算;
6、掌握古诺模型;
7、掌握四种不同市场结构的优缺点,并进行成本、产量和效率比较;
8、了解斯威齐模型及博弈论的解释。
(五)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考试内容
1、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概念及四种市场失灵的情况;
2、公共产品与免费搭车问题、公共产品的供给;
3、外部影响的概念,外部影响导致的资源配置失效,解决外部影响的对策;
4、垄断带来的低效率及其解决对策;
5、科斯定理。
考试要求
1、理解市场失灵、外部影响、公共产品、科斯定理的概念;
2、掌握垄断及低效率分析,外部影响的后果,公共产品的特点,及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
3、了解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科斯定理的适用条件。
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学(60分)
(一)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考试内容
1、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定义,与国民生产总值(GNP)之间的关系;
2、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3、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 GDP、 NDP、 NI、 PI、PDI 之间的关系与计算;
4、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两、三、四部门储蓄—投资恒等式;
5、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和实际GDP。
考试要求:
1、理解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名义GDP、实际GDP、绿色GDP的含义;
2、了解用生产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3、掌握用支出法和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4、掌握国民收入五个衡量指标之间的关系及计算;
5、掌握储蓄—投资恒等式;
6、理解GDP折算指数的含义及其计算。
(二)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考试内容:
1、均衡产出的含义及其条件;
2、凯恩斯的消费函数、MPC、APC、MPS、APS的含义及其关系;
3、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推导;
4、乘数论;
5、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6、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7、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考试要求:
1、理解均衡产出的含义及其条件;
2、掌握凯恩斯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
3、掌握两、三、四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的表达式及其计算;
4、掌握各种乘数的含义、公式、推导及计算;
5、了解乘数发挥作用的条件。
(三)国民收入的决定: IS—LM模型
考试内容:
1、投资的决定;
2、IS曲线;
3、利率的决定;
4、LM曲线;
5、IS-LM分析;
6、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考试要求:
1、理解投资的影响因素;
2、掌握IS和LM曲线的含义、斜率、移动、推导、计算;
3、掌握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和货币需求函数、理解流动偏好陷阱;
4、掌握均衡利率的决定及其变动;
5、掌握IS-LM模型、两个市场非均衡及其调整、均衡的变动;
6、理解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四)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考试内容:
1、总需求、总需求函数、总需求曲线的含义、推导及其移动;
2、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3、两种极端的总供给曲线;
4、常规总供给曲线;
5、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考试要求:
1、掌握总需求函数的推导及计算,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及其移动;
2、了解宏观生产函数;
3、理解三种不同类型供给曲线的假定及其特征;
4、掌握使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解释现实。
(五)失业与通货膨胀
考试内容:
1、失业的描述和原因;
2、失业的影响和奥肯定律;
3、通货膨胀的描述、原因和成本;
4、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考试要求:
1、了解失业和充分就业的含义;
2、掌握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和自然失业率;
3、理解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4、了解通货膨胀的类型;
5、掌握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成本;
6、理解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及政策运用。
(六)宏观经济政策
考试内容: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3、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4、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5、关于总需求管理政策的争论;
6、供给管理的政策。
考试要求:
1、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及影响;
2、掌握财政政策的含义及其工具;
3、掌握使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
4、了解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
5、掌握货币创造乘数;
6、掌握货币政策的含义及其工具;
7、掌握使用IS-LM模型分析货币政策效果的大小;
8、了解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9、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10、了解供给管理政策。
(七)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考试内容:
1、汇率和对外贸易;
2、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3、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
考试要求:
1、了解汇率和汇率制度;
2、掌握净出口函数;
3、理解IS*和LM* 的含义、推导、移动和计算;
4、掌握使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不同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大小。
(八)经济增长
考试内容:
1、国民收入长期趋势和波动;
2、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3、增长核算;
4、构建和分析新古典增长模型;
5、应用新古典增长模型分析储蓄率、人口规模等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6、内生增长理论;
7、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考试要求:
1、了解国内收入的长期变动趋势;
2、理解增长核算方程;
3、掌握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基本方程、稳态的条件、资本黄金率;
4、掌握储蓄率和人口增长率的变动对经济稳态的影响;
5、了解内生增长理论;
6、理解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九)西方经济学与中国
考试内容:
1、关于当前中国经济改革一些问题的思考;
2、关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考试要求:
经邦济世,学以致用,能够利用所学西方经济学知识分析现实热点经济问题。
三、参考教材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