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2022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是一门基础性专业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两部分组成。课程考核目标主要考察考生能否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要求考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研究当代中国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占30%,简单理解和应用占30%,综合分析和应用占40%。
三、考试范围及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两部分组成。考生首先应认真研读马列经典著作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从总体上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基本理论;其次,按照考试大纲要求,对大纲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以熟练掌握大纲的主要内容;再次,要联系实际思考问题,以深化对大纲内容的理解,并能运用有关的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相关内容要求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
3.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4.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世界统一于物质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4.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
5. 五大思维能力
(三)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1.科学的实践观
2.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3.真理与价值
4.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5. 必然与自由
6. 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3.科学技术与社会历史发展
4.阶级斗争、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五)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1.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
3.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
4.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特点及其本质
(六)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实质
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4.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和作用
(七)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1.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2.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3.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开拓前进
(八)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3.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长期性与阶段性
4.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科学内涵
2. 毛泽东思想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5.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
(二)毛泽东思想
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3.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4.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5.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
(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1.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内容、历史地位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核心观点、历史地位
3.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基本内涵、历史地位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方法及其历史地位
2. 新时代的深刻内涵与“两个大局”的辨证联系
3.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
4.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及其之间的关系
6.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7.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
8.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文化自信、文化强国
9. 全面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0. 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11.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2.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与“一带一路”的发展
1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美丽中国建设
14.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15.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与党员初心信仰的坚守践行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