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介l等你来
南通大学简介
南通大学(NantongUniversity)始建于1912年,源自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2004年,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南通大学。学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首批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培育支持高校。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1中国大学评价》中列第108位,ESI中国高校综合排名列第115位,2020软科中国大学造就杰出医学校友排名列第33位。
学校设有20个学院、1个独立学院(杏林学院)、1家直属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拥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博士后流动站,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点。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拥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2个、江苏省重点学科8个、江苏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26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3367人(含杏林学院152人),教职工队伍介绍详见官网https://mp.weixin.qq.com/s/qGF5_WM1LIfHLI_dBmxe5g。
体育科学学院简介
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具有近40年的连续办学历史,以“忠信笃敬,弘毅竞攀”为院训。学院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和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两个本科专业,是江苏省培训体育师资的主要基地之一。体育学是南通大学重点学科,在2020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体育学)中位于前40%。体育教育专业先后被评选为江苏省教育教改试点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一流专业、南通大学品牌专业、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通过了师范类二级专业认证,2021年体育教育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位列2%-10%。学院连续五次被江苏省教育厅授予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院师资队伍及发展建设详见官网https://mp.weixin.qq.com/s/qGF5_WM1LIfHLI_dBmxe5g
2022·体育学专业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培养目标/
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系统掌握体育学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以及体育产业等领域从事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咨询指导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体育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恪守学术道德,崇尚学术诚信,具有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科研作风;热爱科学研究,勇于开拓进取,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刻苦钻研精神。
2.系统掌握体育学相关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具有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系统掌握体育学相关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开展本学科科学研究、学术研究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资料;具备从事本学科教学、科研或管理工作或独立担负本学科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培养方向/
1.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思想史、国际体育组织与奥林匹克研究、公共体育管理改革与发展
2.运动人体科学:体质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心理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运动增进身心健康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3.体育教育训练学: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运动训练竞赛科学化、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保障
4.民族传统体育学:武术教学训练科学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健康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国际化
招生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初试科目 | 复试 科目 | 备注 |
040300体育学 01体育人文社会学 02运动人体科学 03体育教育训练学 04民族传统体育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2体育概论 |
体育科研方法 | 仅招收全日制本科生,不招收同等学力以及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网络教育等考生。 |
参考用书
考试科目名称 | 参考书本 | 备注 |
体育概论 | 《体育概论》:(第二版),杨文轩,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 初试 |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 |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三版),黄汉升,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 复试 |
导师代表
导师代表介绍详见官网https://mp.weixin.qq.com/s/qGF5_WM1LIfHLI_dBmxe5g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