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一、简介
郑州轻工业大学位于河南省会郑州市,是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学校创建于1977年,原隶属国家轻工业部;2009年被列为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2011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烟草专卖局签约共建高校;2018年被确定为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12月由郑州轻工业学院更名为郑州轻工业大学;2020年被河南省确定为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业技术水平过硬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7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3人,博士、博士后43人,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学标兵等16人。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现有1个省级重点学科(凝聚态物理),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磁电信息功能材料实验室),1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河南省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有4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化学物理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2个本科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学院建有完善的教学、科研平台,拥有拉曼光谱仪、红外光谱仪、正电子谱仪、综合物性测量系统等一批精密仪器设备,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已形成了四个稳定的特色研究方向:多铁材料结构与磁电调控、新型低维信息材料与器件、光电功能材料设计及应用、光电检测技术。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项,省部级及厅局级科研项目50余项,获各类科研奖励20余项,到账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4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出版教材及学术专著10余部。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始终坚持把育人作为根本任务,注重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每年都有多名学生到中科院、985或211高校攻读博士研究生,毕业研究生深得用人单位的好评。
二、拟招生专业详见https://mp.weixin.qq.com/s/6YRjXnJsx9OPv5xURElVpw
三、报名咨询
1. 联系方式:
翟老师:15137172577(微信同号)
刘老师:0371-86608910
郑轻大物电学院研究生招生咨询QQ群634638284
2.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教育网址:
http://jswl.zzuli.edu.cn/4986/list.htm;
3. 郑州轻工业大学研究生处网址:
http://yjsc.zzuli.edu.cn/;
4. 郑州轻工业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地点: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136号郑州轻工业大学科学校区。
四、报考条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 身体健康状况复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4. 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②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③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到2021年9月1日)或2年以上,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等学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
6. 考试专业课相关信息请参考《郑州轻工业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2021年9月份登陆学校研究生网站查询)
7. 欢迎物理、材料、光电等相关学科的考生报考。
五、奖助办法
对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全日制研究生实行两级助学金、三级奖学金、“三助岗位”等政策奖助:
1. 助学金制度
①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6000元。
②校级助学金:每生每年3000元。
2. 奖学金制度
①国家奖学金:每生20000元,覆盖面为学生总数的3%,主要针对研二、三年级学生。
②学业奖学金:分别设一、二、三等奖,奖励比例分别为10%、14%、16%,奖励标准分别为11000元、8000元、6000元。
③校级单项奖学金:平均额度为1000元/生/年。
3. 三助岗位设置(助管、助教、助研)
助教、助管设在一年级,助研设在二、三年级,具体标准按照《郑州轻工业大学研究生“三助”管理办法》执行。
4. 优秀生源奖励政策
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工学类学科专业(不包括工业设计工程)且被录取的考生,奖励3000元。
附:2021年招生专业目录,供参考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详见https://mp.weixin.qq.com/s/6YRjXnJsx9OPv5xURElVpw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