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1月15日下午,广东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广工)集成电路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广工大学城校区圆弧报告厅举行。广工校长邱学青,副校长阳爱民、陈为民,省工信厅总工程师董业民,省科技厅高新处处长云丹平,省教育厅处长吴宝榆,广东省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副会长胡胜发,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微电子学院院长薛泉,广东省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陈志涛,集成电路创新研究院院长共同为研究院揭牌。揭牌仪式由阳爱民主持。
广东省将积极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的第三极,对集成电路技术和人才需求巨大。邱学青表示,作为广东省理工科高校“长子”,在国家需要、广东需要的情况下,广工要抢抓机遇,更要勇于担当,提高科技创新力度,加强与集成电路产业深度融合,培养行业急需的高端人才。广工成立集成电路创新研究院,就是要把研究院建成集成电路人才聚集的高地、“卡脖子”核心技术研发的高地、公共服务平台资源汇集的高地、核心技术产业化的高地,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目前,研究院已获批广东省首批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新一代通讯芯片与射频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前段时间广工成立了微电子学院,那么微电子学院和集成电路创新研究院是怎样的关系?邱学青表示,广工微电子学院以人才培养为主、加强专业建设与学位点建设,也进行一些科研工作。集成电路创新研究院的主要任务就是以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为主,同时为人才培养提供实验与实践平台。他说,我们经过调研,结合国情与校情,认为设立这两个单位更有利于完成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任务,他们各有侧重,又可优势互补。在这方面广工有一个成功的案例,广工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也设有环境生态研究院,就是这种模式推动了我校环境学科的发展,使我校环境学科在2020年软科的排名进入前10%,也出色地完成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这两大任务。
成立集成电路创新研究院的好处在哪里?邱学青表示,我们做过一些中外大学的比较,在集成电路方面,发达国家比我们起步早,科技平均水平也高,我们可以利用高校多学科的人力资源优势,组团队,建平台,组建一支核心队伍,同时搭建一个平台,把不同学科的人凝聚到这个平台,形成一支多学科协同、交叉复合型的科技创新力量,攻克核心技术,同时支撑我们的人才培养。
集成电路创新研究院定位是核心卡脖子技术研发、平台支撑与服务、产业人才引进与培育。研究院将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并与产业界合作研发一批核心基础性、前瞻性的共性技术;为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相关企业提供平台支撑;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支持、技术咨询和重大项目指南建议。“研究院愿同各界朋友一道,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破解难题,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做出贡献”集成电路创新研究院院长表示。
关于集成电路创新研究院接下来将主攻哪些重点领域的研究,预期将会带来哪些研究成果,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怡俊表示,研究院将面向5G通信、物联网、功率电子、人工智能等应用领域,聚焦第三代半导体核心元器件及芯片设计,侧重应用基础和底层技术,重点突破集成电路设计中的“卡脖子”关键技术。预期将在毫米波通信芯片及应用系统设计关键技术、GaN大功率器件及微波射频器件、基于AI的EDA工具设计理论等方面有突破性的发展。
近年来,广工引进了一批集成电路领域知名专家。2019年,牵头承担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经费近亿元,主要围绕新一代通信和信息技术等新兴战略领域,攻克毫米波射频前端,光纤传感等“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目前广工建有“省部共建精密电子制造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国家现代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广东省高端应用电子芯片与系统协同创新中心”等多个与集成电路相关的科研平台。
在揭牌仪式上,省科技厅高新处处长云丹平表示,广东省一直高度重视集成电路的发展,广工集成电路创新研究院的成立将为我省集成电路高质量发展提供又一新的支撑平台,希望研究院找准差异化发展定位,加强与产业合作,构建新应用的增量。胡胜发作为行业协会与企业代表、薛泉作为兄弟高校代表、陈志涛代表省科学院半导体所分别表示,期待与广工集成电路创新研究院在产业共性技术突破上进行深度合作,携手并进,共谋集成电路的发展。
广工集成电路创新研究院与上海新微半导体有限公司、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在揭牌仪式上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各合作单位覆盖了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应用等各领域,来自广州、深圳、珠海、上海等各个地方。
广州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工信部电子七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26家企业和高校代表参加了揭牌仪式。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等单位发来了贺信,表示后续将会到广工签约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