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从全省情况来看,今年研究生网络报名人数较往年略少,可能是受全面收费政策影响,但学生们可能不了解,各个学校的奖助学金政策都会配套到位,享受的奖助学金会比公费时代还多。”昨天,2014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报名开始现场确认。有专家表示,2014年研究生招生虽然实行全面收费,但配套的奖助学金政策将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另外,虽然今年取消了国家计划内考生“一般不超过40岁”的年龄上限,但“大龄”考生的报考热情并不高。
现场探访
有人放弃“学硕”选“专硕”
昨天早晨8点多,南京市招办外的中山南路上已经排起了长队。
“三年研究生下来,比我读四年大学的学费还贵。”南京某高校的大四学生小廖说,计划报考武汉大学,如果考上的话学费大概要8000块,三年就是2.4万元。小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我是来自农村的孩子,爸爸妈妈都在广州打工。所以对我来说,经济压力还是蛮大的。”
现代快报记者发现,还有考生放弃“学硕”转报“专硕”。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考生小吴告诉记者,他去年报考了本校学术型研究生,没有成功。今年改考同济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研究生。
“现在反正都收费了,那我不如选择好考的。”小吴说,同样是软件工程专业,学硕考数1、英1,而专硕考数2、专2,后者难度要低一些。
网报情况
南京多所高校报名人数略减
2014年是研究生收费政策实施的第一年,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须交纳学费,原则上硕士生每生每年不超过8000元,博士生每生每年不超过10000元。
采访中,有研究生招生专家根据从江苏省教育考试院获得的数据表示,“受考研政策、就业形势改变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今年江苏全省的研究生报考人数略有减少。”南大研招办主任陈谦表示,今年研究生报名人数比往年有所下降,可能因为研究生整体招生收费的影响。“以往每年都有3%-5%的提升,但今年的网报人数比去年降低了4%。”
在南师大,这一现象也同样存在,该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孙友莲表示,今年报考南师大的研究生人数为1.8万人左右,较去年有小幅下降。“也有可能受就业环境影响,现在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环境也不好,另外,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也不少。”
专家说法
享受的奖助学金将比公费时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会计专业的大四学生小何说,“学费不超过8000元,助学金是6000元,还有奖学金,只要考上,生活费基本没问题。”其实,国家在出台研究生收费政策的同时,也有一系列配套奖助措施。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印发的《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2000元,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地方所属高校研究生按照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0000元、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6000元的标准以及普通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分担办法,由中央财政拨款。同时,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中央财政对中央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所需资金,按照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0000元、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8000元的标准以及在校生人数的一定比例给予支持。
“其实,新政实施后,虽然收费,但学生拿到的奖学金甚至比免费前还高。”孙友莲算了一笔账,在南师大,公费研究生每年能获得4000元助学金。但全面收费后,每人每年可以获得6000元助学金,此外,每个学生能获得至少6000元的学业奖学金,成绩好的学生还可以享受8000-1.2万元的学业奖学金,扣除8000元的学费,获得的资助将远远大于公费研究生。陈谦说,在南大,无论学硕还是专硕,获得资助的额度也将超过所缴纳的学费。
年龄解禁
“大龄”考生仍不多
今年年初,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出台文件,在国家计划内报考者的要求中,取消了“40岁”的门槛。但是,采访中,现代快报记者发现,“大龄”考生的报考热情并不高。
在南京大学考点,该校研招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往年,在自筹和委培考生中也有40岁以上考生报考,今年虽然打破了计划内考生的年龄限制,但前来报考的考生并不多,前期网络报名的40岁以上的考生只有44名,相对于往年有小幅上升。南京市招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网报外省高校的考生中,只有7位40岁以上的考生,去年这一数字则为9位。另外,在江苏大学考点,研招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天并未发现40岁以上考生前来现场确认。
“高考从多年前就取消了年龄限制,研究生报考取消年龄限制也是顺应了社会呼声。”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这次年龄“解禁”是保障了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我认为大龄考研的人不仅仅是为了就业,更是一种学力提升和自我完善。”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