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名称:化学(专业代码070300)
复试形式与内容
无机化学: 笔试:基础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基础无机化学知识。参考书目:《无机化学》(上、下册)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无机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面试:英语应用能力考核、综合能力测试。 分析化学: 笔试: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典型应用;分析化学研究的发展动向与前沿进展。参考书目:面向综合性大学的《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教材和介绍分析化学前沿进展的文献综述和相关图书。 面试:英语应用能力考核、综合能力测试及实验技能考核 有机化学: 笔试:包括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有机合成基本操作技术、核磁共振、红外、紫外、质谱等有机光谱数据分析与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参考书目有《有机化学》伍越寰等编,科大出版社。《有机化学实验》兰州大学等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面试:英语应用能力考核、综合能力测试及实验技能考核。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笔试:化学专业考查结构化学、量子化学专业知识;物理专业考查量子力学、固体物理专业知识。 面试:综合素质考核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方向: 笔试:包括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有机合成基本操作技术、各类有机分子光谱数据分析与综合解决问题能力;仪器分析原理与方法,分析化学中的分离方法; 各类高分子成方法的理论与实践;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实验中涉及到的基本操作、关键知识点等。参考书目: 《有机化学》伍越寰等编,科大出版社;《有机化学实验》兰州大学等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仪器分析》武汉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高分子化学》科大出版社;《新编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科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实验》科大出版社;《高分子物理实验》科大出版社。 面试:英语应用能力考核、综合能力测试及实验操作。 化学生物学: 笔试:基础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基础生物化学知识。参考书目:各类相关的高等教材都适用; 面试:英语应用能力考核、综合能力测试。 应用化学: 笔试加口试。包括:液体动力过程,传热过程,传质过程,反应器基本原理 生物质化学: 笔试:包括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催化化学和化学工程等基础理论及其综合应用。参考书目:各类相关的高等教材都适用。 面试:综合素质考核。
学科专业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080500)
1)材料物理与化学 2)材料学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02 数学二 802 材料科学基础 或815固体物理 或832普通物理B 或846综合化学
1) 材料科学基础:晶体学基础,常见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缺陷,化学热力学基础,相平衡与相图,相变,晶体中的扩散,成核生长理论等。 2)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综合化学:参考化学院070300化学专业相关科目。 3) 其他:无。
1) 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徐恒钧;《材料科学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冯端、师昌绪、刘治国。 2)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综合化学:参考化学院070300化学专业相关科目。 3) 固体物理、普通物理B:大学本科通用教材。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02 数学二 813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复试:
1、笔试范围 1) 徐恒钧主编《材料科学基础》(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第一至第八章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2) 田莳主编《材料物理性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3) 《无机化学》、《普通物理》、《物理化学》(任何一本相关的高校教材)的基础知识; 4) 周贵恩编《结晶学》(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2、面试英语听说能力考核和综合素质考核。
材料加工工程复试:
1、笔试范围: 包括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有机合成基本操作技术、各类有机分子光谱数据分析与综合解决问题能力;仪器分析原理与方法,分析化学中的分离方法; 各类高分子合成方法的理论与实践;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实验中涉及到的基本操作、关键知识点等。参考书目: 《有机化学》伍越寰等编,科大出版社;《有机化学实验》兰州大学等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仪器分析》武汉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高分子化学》科大出版社;《新编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科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实验》科大出版社;《高分子物理实验》科大出版社。 2、面试:英语应用能力考核、综合能力测试及实验操作。
学科专业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083000)
1)水污染控制 2)废水资源化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302 数学二 835 污染控制工程
污染控制的生物和化学理论和技术
《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顾国维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笔试加口试。
笔试范围:环境污染控制的基础理论;水污染控制的生物和化学理论和技术;气态污染物控制理论和技术;固体废弃物处置技术。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考研信息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网站介绍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友情链接 广告业务 帮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