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从明年开始,超过40岁也可以报考研究生了!近日,教育部下发《2014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与2012年相比,报考者“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的规定被取消。
规定的出台,似乎并没有触动太多40岁以上“被允许考研者”的神经,而面对有可能增加的竞争者,应届考研者也没有太大反应。老师觉得,这对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帮助或许并不大,但专家认为,取消40岁的考研门槛,是一种进步。
40岁以上极少人想考研
开放40岁以上的群体考研,究竟有多少人会因此改变生活轨迹?
具体的数字我们尚且不得而知,但昨天,导报记者对数十名40岁以上的市民进行了随机采访,其中,赞成大龄青年考研的人数和反对的对半开,不过奇怪的是,谈及自身时,所有接受采访的市民无一愿意“亲自”考研。
赞成的原因,最主要是“可以对自己的人生重新定位”,反对则主要因为“毕业后年龄太大,更不好找工作”。
一位林先生说,到了40多岁,需要拿到研究生学位的人早已通过其他途径拿到了,不需要考研究生的人,就算想读研究生,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像大学生一样去准备考试。“有了一定的社会关系之后,非要读研,也都是通过其他更轻松的方式实现的。”
大龄考研面临各方阻力
“都一把年纪了,还考研,遇到不理解你的,会被说的!”市民黎女士说,此前,她也遇到过30多岁才信誓旦旦要考研的朋友,因为知识的遗忘、家庭的负担、家人的不理解等方面原因,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就像一位高校老师所透露的信息,此前,有个30岁出头的女生偷偷问过她,读研期间是否能生育,得到否定的答案后失望地走了。
还有一位有考研想法却不敢让外人知晓的钟先生,他说,“我还要养家糊口,如果单位同事知道我要考研,万一考不上,还怎么在原单位呆下去?”也有正在备战的大龄考研网友觉得,年纪大了,导师可能不太愿意带。
实际上,目前在全国各地,包括厦门高校,大龄研究生都是寥寥无几,他们甚至“稀罕”到成为各地媒体追捧报道的对象。
对应届生来说“很励志”
取消40岁的考研年龄门槛,就意味着明年参加考研的人数或多或少会有所增加,考研大军原本就庞大,如今又要面对新的竞争者,正在备考的大四准毕业生们会怎么看呢?
厦大人文学院的小刘说,“我不觉得压力会因此变大”,因为她认为,比起大龄或老龄考研人,应届毕业生具备很大的优势,首先就是知识的衔接。“特别是英语,这种语言类科目最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不断地练习、熟悉、巩固,一旦有一段时间荒废了,就很难再‘捡’起来了。”
另外,就是时间问题,“对我们来说,考研是现阶段唯一一件需要我们用尽全力去准备的事,40多岁的叔叔阿姨和我们的父母一样,每天要处理很多事情,怎么可能也这么专心致志?”
小刘所认为的主要竞争对手,还是同年龄段的学生。“不过,我还是很佩服那些出了社会很多年还备战考研的人,感觉很励志。”
就业歧视是种隐性限制
想到明年有可能要迎来年龄比自己还大的学生,厦大一位老师说,年龄限制的解除或许可以圆了一部分人的研究生梦,但这对于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恐怕不会有多大作用。
这位老师认为,眼下,媒体虽也零星报道过坚持十几年考研路,但却年年落第年年考的“考研钉子户明星”,但这样的人属于凤毛麟角,甚至可以说是个例。对于他们而言,考上研究生其实更多是一种待解的情结。
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如今社会就业招聘中,对年龄、性别等条件的歧视并未解除,例如在许多行业的招聘启事中,我们经常能看见“年龄35周岁以下”的门槛。“如果社会招聘的限制不解套,那么其实相当于是在‘40岁以上也能考研’的规定背后再安上了隐性限制,毕竟很多大龄考研人读研的最终目的是想改变生活。”
取消限制体现教育公平
对于教育部取消考研年龄限制的规定,著名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别敦荣表示,这是追求教育公平的体现。
他认为,过去,教育资源不足,对高考、考研进行年龄限制是十分自然的事,但实际上具有歧视性。近年来,终身教育理念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受重视,“正如取消高考年龄限制一样,取消考研年龄限制是发展终身教育的必要,是一种进步”。
他同时认为,取消考研年龄限制符合当前知识经济时代需求,让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充电”。但是,与此同时,由于研究生教育资源不足,尤其是每年有大量应届本科生考研,这样很可能会加剧考研竞争的激烈性。
也有说法认为,放开考研年龄限制符合国际惯例。但即便放开,也不会有太多的大龄考生来读研。因为现在考大学早已不是过独木桥,想读研的不会等到40岁。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