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我校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旨在培养拥护四项基本原则,热爱中医药事业,掌握坚实的中西医、药基础理论和系统的本学科专业的专门知识,能运用中西医药基础理论知识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从事本学科专业的科学研究、教学、医疗、管理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报考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可报名参加硕士学位研究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品德良好,遵纪守法,热爱医药事业。
2、具备教育部认可的本科学历。
3、同等学力考生:
(1)获得教育部认可的大学专科学历后,从事相关专业工作两年以上(含两年);
(2)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
(3)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
4、年龄不超过40周岁。
5、身体健康,体检符合规定的标准。
(二)符合下述条件可申请参加本校的单独命题考试:
1、符合第(一)条中的1、2、4、5项。
2、本科毕业后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工作四年以上(含四年),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或已成为业务骨干的在职人员。
3、必须经所在单位的推荐与两位高级专业职称的专家推荐(推荐书在复试时提供)。
4、报考考生所在单位确认为委托培养的考生。
二、报名日期:
网上报名时间:以教育部正式公布时间为准。
现场交费、照相、验证、确认网报信息时间:以教育部正式公布时间为准。
现场验证时请务必携带报考点指定携带的相关证件。
三、报名方法及报名地点:
1、所有考生(含推免生和单考考生)务必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进行网上报名,报名网址:http://yz.chsi.com.cn ,就近选择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考点,并到确定的报名点办理后续手续。
2、单考考生报考点必须选择南京工业大学(代码3205)。
3、考生在网报时,请务必详细阅读招生简章中部分专业对考生来源的限制。
四、关于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说明:
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规定,我校部分专业将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型(专业代码4502开头)两类招生,招生人数将分列。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属同一层次的不同类型,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
学术型研究生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毕业时授予科学学位。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培养具有扎实医学理论基础,重视临床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临床各科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毕业时授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
五、关于部分专业报考限制的说明
1、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研究生(简称“非医攻博”)只接受全日制(统招)本科学历教育的非医学专业的推免生填报。网上报名时,在基础医学院(代码002)下选择中医基础理论(100501)专业。
2、基础医学院(代码002)、第一临床医学院(代码003)、药学院(代码004)、第二临床医学院(代码005)、中医药文献研究所(代码011)等五所学院所下各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详见“报考条件”中“同等学力考生”所指)。经贸管理学院(代码001)、护理学院(代码006)、外国语学院(代码007)、信息技术学院(代码008)、人文社会科学部(代码009)、心理学院(代码010)等六所学院下各专业可以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详见“报考条件”中“同等学力考生”所指)报考。
3、报考第一临床医学院(代码003)、第二临床医学院(代码005)临床类各专业考生必须具备五年全日制医学教育背景或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中医临床基础专业不受此限制。
4、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和已取得住院医师以上(含住院医师)职称的考生,网报时必须选择学术型研究生,学位类型一律为科学学位;
5、第一临床医学院(代码003)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100602)下06、07方向只招收在职考生。
六、其他事项
1、所有考生在报考点完成相应手续后,不需要向我校寄送任何材料。
2、我校将于12月上旬以挂号信形式寄发准考证,在此之前,请不要来电询问。
3.考试日期:根据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
4、复试及录取方案可参考我校2009年有关规定,2010年复试及录取方案将在初试国家分数线公布后发布。
5、招生目录中基础医学院各专业所列招生计划均为公费计划(单考招生计划另列),欢迎报考。其余学院所列招生计划为参考计划,均含有公费计划和自费计划,具体分配待国家招生规模下达后另行。
6、我校研究生院网址为http://gra.njutcm.edu.cn,欢迎广大考生访问查询详细信息并在论坛相关栏目留言咨询。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