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一、学校简介
陕西中医学院是首批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之一。校址毗邻咸阳湖两岸,占地924余亩,环境幽雅,是读书治学、从事医药研究的理想园地。学校设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医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院、药学院、针灸推拿系、护理系、医学技术系、人文科学系、公共卫生系、英语系、社会科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十三个教学单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300人,其中高级职称402人,首届国医大师1人,教师中享受政府津贴者有14人。在校学生10049名,其中研究生760名。
学校从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三个一级学科和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五官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推拿学、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药学等15个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兼职博士生导师8人,分别与北京、广州、成都、上海、黑龙江等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陕西省“三五”人才12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名老中医7人,省级名中医9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指导老师13人,陕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指导老师13人。硕士生导师230人,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144人,造就了许多有广泛影响的学者和医学专业领导干部。
现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研究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3个、二级实验室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厅局级重点学科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3个,陕西省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3个。
学校内的陕西医史博物馆是我国建国后成立的第一个医史博物馆。馆藏文物3000多件,系统地展示了中医药发展的历史,在海内外具有重要的影响。
学校在西安、咸阳、宝鸡设有九所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附属医院,配备有先进的现代化诊疗仪器。数年来附院发挥综合优势,突出中医特色,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陕中一附院被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和省级精神文明单位,成为我校研究生教育良好的临床教学和实习基地。
学校图书馆是一个重点收藏中医药文献的专业图书馆,目前已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藏书体系。建有电子图书阅览室和校园文献网络化管理及服务系统;现藏书827033册,各种中外文期刊3000余种,医学古籍收藏丰富,共有1000多部,其中善本、孤本、珍本300种,如明嘉靖仿宋刊本《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为教学、科研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为了交流教学、科研、医疗经验和信息,学校办有《陕西中医学院学报》、《现代中医药》、《中医药教学研究》、《中医药动向》等杂志和刊物。学校非常重视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日本、德国、韩国、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
学校设有研究生奖助学金,覆盖面达到80%以上,以资助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学业。
二、目录说明
1、凡报考我院的考生,一般要求是高等医药院校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年龄在四十岁以下,且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或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以上学习或工作,达到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相关专业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者,亦可报考。
2、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该类考生只能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
3、综合考试覆盖的课程(满分均为300):
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
西医综合:内科学、外科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诊断学。
中药综合:中药学、中药化学、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
药学综合:中药化学、有机化学。
药理综合:中药化学、药理学。
其中我院参加统考命题的科目有:中药综合、药学综合和药理综合。
4、目录内各学科、专业均招收委托培养研究生和自筹经费研究生。凡报考者,请在报考备注栏目内注明。
5、带*者为我院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兼职指导教师。
6、我院2010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380名(正式计划以国家下达的指标为准)。
7、10月10日至31日进行网上报名,报名网址(www.yz.chsi.com.cn)。
8、考生报名后,将毕业证和学位证复印件附于报名材料后一并邮寄到我校研究生处招生办,一个方向多个导师的,在报名时,在备注栏里要注清所报考的导师姓名。
9、若初试成绩合格,待接到复试通知后往届生持身份证、毕业证和学位证,应届生持身份证、学生证、准考证和历年学习成绩单等原件参加复试。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需加试所报考专业的本科两门主干课程。
10、报名确认时间:2009年11月10日至14日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