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考研“蚁”族,是指不属于这所学校或在原学校标准学年已毕业的学生,因考研的原因,在学校周围租房生活、学习,并与该校师生共用教学、生活资源的一群人。这是考研论坛上人们半戏谑半认真地给这些寄居在学校周围,二次、三次考研的年轻人所下的定义。我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走近这群年轻人,有崇敬,有钦佩,也有惋惜。这群年轻人中,既有第三次、第四次考研的80后,也有第二次考研的90后,但无论是哪一名考生的经历,都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虽然他们此时正为梦想经受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苦难,而且结果未知,但无论考上与否,这段考研经历将成为人生很有价值的一课。
其实,我们还好
见到娜娜时,她已经在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了。娜娜是我的学妹。她说,研考结束后,同住一屋的研友纷纷回家了,她也准备近两天就回家。“这半年太苦了,实在想回家了。”娜娜一边收拾桌上的书,一边头也不抬地说。娜娜住的屋子在居民楼的一层,白天也得开着灯,打开门就有一股潮气。屋里紧凑地摆着两个上下铺,墙角放着柜子和桌子。屋子跟学校宿舍差不多大,可是比宿舍还要窄,我进去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落脚的地方。“现在就我一个人了,你还能有个站的地儿。以前我们四个人住,必须有三个坐在床上,地上才能走人!不然真的要‘摩肩接踵’了。”娜娜风趣地说。
我环视了屋子一眼,每个人的床上还安着个小桌子,有的床上枕边摞着比被子还要高的书。娜娜告诉我,即使是这样一间屋子,也要每人每月550元,“学区房嘛,房价就是高。这个屋子虽然不到8平方米,但每个月就得2200元。”因为是一层,阴雨天容易反潮,娜娜皮肤不好,总是生湿疹;冬天也显得凉,经常还得加一床“压风被子”。“觉得苦吗?”我不禁问道。“其实,我们还好。”娜娜说,这幢居民楼就在北师大对面,去学校上自习非常方便,有时运气好了还能“蹭”几节报考专业的课听,虽然没有学校的一卡通,但有些饭菜可以用现金买,毕竟学校的饭菜比外边吃着放心。这些额外条件对于娜娜她们这群研考“蚁”族来说已经是最大的优惠了,所以那点苦算得了什么?
苦中也有甜
我来到那个传说中“蚁族”聚居的“斑驳红砖房”。房子是早期的四合院设计,有正房、东西厢房等。房东说,现在屋里已经住满了2014年的研考生,只有西厢房还有一个空床。我随他来到西厢房,屋里摆了两个上下铺,其中一边空着的上铺就是他说的那个床位。杨哥说这个床铺需要每月750元,这个院子里住的都是考研的女孩,他们一家住正房,有事随时可以找他。这么多年以来,他俨然成了一个研考班的班主任。“你可以先和住在这的女孩聊聊,然后再决定住不住。”杨哥热情地说。
我通过和这儿的女孩聊天了解到,虽然会遇到诸多不便,比如吃饭要走出校园,洗漱很挤,衣服要一周才能干,但住在这儿的姐妹们每天都能同一时间起床,一起去学校自习室,晚上一起从自习室回来。“周末我们有时去西门门口或者五道口逛逛,淘一些便宜又实惠的东西回来。”其中一个女孩说。对于这些依然靠父母养活的“研考蚁”来说,她们没有“开源”,只能努力去“节流”,减少“啃老”的负罪感。“谁家父母寄来了好吃的都会和大家一起分享。”另一个女孩告诉我。这让我相信了杨哥的话,这个院子里的整体氛围很好,这些女孩来自全国各地,但都因为同一个目标——研考而在这里结识、相知,最后建立了坚实的“友谊”,在苦中寻乐。研考的这段经历让她们学会了生活,也学会了探索生活中的乐趣。
苦尽才会甘来
一个在院子里晾衣服的女孩儿告诉我,她今年已经是第三次考研了。她是四川大学毕业的,一心想要考入清华,但第一年落榜了,就在校园里租了一个床位继续准备;因为报考的是热门专业,第二年还是差10分;现在又开始了第三年的复习。“为什么非要在这儿?”“因为这儿离梦想更近一些,每天早晨醒来时心里会觉得温暖些。”女孩笑了笑,笑容中有苦涩。“第三年挺苦的吧?”女孩轻轻叹了一口气,说:“真的挺苦的。”在她看来,无论生活环境怎样苦都可以克服,最难的是心中的苦。“送走一批研友,又迎来一批新研友,心情很复杂。”女孩儿说着说着便低下了头,眼中像是有泪花在闪动,和她一年毕业的同学都已经升职的升职,加薪的加薪。如果今年还考不上,她说自己真的是一无所有了。
当我问她后不后悔时,她很坚定地表示:“我一直相信,苦尽才会甘来。去年差了10分,说明我经历的磨难还不够,所以我又跟爸妈申请再来一年。”她的老家在四川农村,家境并不富裕。她年龄也不小了,但一直萦绕着的“清华梦”,让她不肯轻言放弃。爸妈理解她的坚持,但给不了她太多的经济支持。她只能找了份兼职,平时周六日去当家教,周一再把周末的时间拼命补回来。她相信,总会有那么一天,清华录取通知书会寄到她的家乡。那时,她就是山沟沟里的“金凤凰”。
当提到这群研考“蚁”族时,旁人都怀着同情的心去看待他们所经受的苦。他们却把这种苦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乐观、积极地去面对,这就是为什么经历过第二次、第三次研考之后,他们珍惜的不仅是考试结果,还有这段备考的回忆。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