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考研复习并非纸上谈兵,整个考研过程中同学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每年考研冲刺阶段半途而废的考生并不在少数,那些选择中途放弃的考生很多是因为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导致。也有的同学是由于不懂得协调各考研复习阶段的问题而功亏一篑,尤其是考研冲刺的最后一个月,这些问题尤为突出,这一阶段,适应考研初试节奏最为关键,教研室于老师提醒大家要全方位调节适应,奏响属于自己的胜利乐章。
考研冲刺复习:全方位迎合考研初试节奏
考研冲刺最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复习强度不要太大,也不要过于轻松。当然不同的情况要不同对待,有的考研学子可能精神压力比较大,会出现各种紧张现象,这个时候就要学会适度的自我放松。而另外一些同学则可能会出现过于放松的现象,这类的学子则应该适当紧张起来,适应考研初试的节奏。
当然,在考研冲刺的最后一个月里,同学们要时刻注意平稳过渡,这段时间,包括考研期间,作息时间尽量不变,也就是,过去同学们如何安排作息,剩下的时间里仍如何安排作息,尽量不要打乱过去的作息习惯。也不排除一些考研学子可能平时作息时间和考研的考试时间相冲突,例如,在平时考研复习过程中,有些同学习惯晚上学习,最后的冲刺阶段就需要注意时间调整,将同学们最好的、精力最充沛的时间尽量调整到上下午的考研考试时段,以便顺利的适应考研考试时间点。
再有,最后的冲刺阶段,考研学子对于日常的饮食、休息也要加以关注。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最后冲刺阶段的各方面安排。例如,有的同学现在住的离考场比较远,甚至一些同学可能需要到临近考场的地方去住,如果需要这样做的话,就需要事先做好比较充分的准备。比如很多同学突然换一个新环境的时候,晚上通常会难以入睡,或者睡眠质量不佳,这样可以考虑提前一两天去,有利于提前适应。
考研冲刺复习:掌握答题技巧,巧加分
很多时候考研高分是靠熟练的答题技巧练就的,譬如考研政治,如果同学们在考场上做分析题时遇到不会的题怎么办?看完材料、看完问题后,仍然一头雾水,觉得一点也不会,毫无半点印象。该怎么办呢?有些同学选择消极应对,也就是空着;有些同学想当然的认为判卷老师会给辛苦分,因此不是空着,而是写几句自认为相关的话。教研室于老师认为,考研政治要想取得高分,这两种做法都是非常不利的。
那遇到不会的题怎么办呢?教研室于老师提醒大家,首先要找出这个题目的关健词、核心词和指向词。接下来围绕着这个核心词做全方位的迂回包抄式的论述。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作为本科生,或者专科满两年考研,根据自己的学术素养,多角度地运用学术语言进行分析,把题目答出三段、四段,甚至是五段,这样做的话,在怎么样得高分方面是比较有利的。
考研冲刺复习:莫把复习当任务,强大心理素质做后盾
越到考研冲刺复习末期,一些心志脆弱的同学越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教研室于老师提醒大家,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现象,适度的焦虑可以刺激人进入一种兴奋状态,精神、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样是帮助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但过度的焦虑则不可取,会成为同学们取得成功的绊脚石,因此,面对过度焦虑,同学们要想办法解决,具体解决方法,可依据以下方法。
自我暗示:每天给自己一个积极的暗示:早上起来可以对着镜子微笑,说一句“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行”;当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美好的前景来鼓舞激励自己,告诉自己,黎明前虽然黑暗,虽然疲累,但是成功就在眼前,触手可及,所以要坚持、要加油。
向别人倾诉:当学习累了、感觉枯燥时,可以约朋友聊天、倾诉、逛街,把心中的不快全都说出来,当然倾诉对象也可以是老师、父母。同时悉心听取他们的建议。
音乐调节:音乐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能。有了音乐的调节,就会使人感到轻松,减少寂寞感、枯燥感。学习累了可以听一会儿舒缓悠扬的音乐,渐渐地你会忘记疲惫,享受音乐的魅力和乐趣。
转移注意力:当疲惫了,枯燥了,烦闷了……可以暂时放下手中的复习任务,找点其它事情做做,暂时转移注意力,稍作调节。可以打扫自己的书桌、房间,可以去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可以去散步打球,等等。当你做完这些事情后再去学习,就不会那么厌倦和烦闷。
锻炼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考研必须有一个强壮的身体做后盾。当身体不好的时候,效率不会很高,反过来又影响心情。因此一定要坚持锻炼身体,增强身体免疫力,缓解大脑疲惫。
最后教研室于老师提醒广大考研学子,到考研初试的前一天必须去看一下考场,熟悉一下环境。如果同学们条件允许,可以将看考场的时间安排在上午,剩下的下午时间可以复习英语,晚上时间可以重点复习一下时政,并自己总结一下热点,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和研友简单讨论一下热点问题。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临到考研前夕,同学们一定要静下心来,放松心态,迎接属于自己的挑战,努力迎合考研初试节奏,奏响属于自己的胜利乐章。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