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近年来,社会上掀起在职人士“读研热”。据教育部网站的统计数据,2003年在职硕士的招生人数和已在校研读人数分别为58060人和144966人,而2008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131446人和383875人,比2003年分别增长1.26和1.65倍。在职攻读硕士并最终获得学位的人数更是激增,2003年国家一共授予17023人在职人员硕士学位,2008年达到85196人,5年间增长了4倍。(2010年7月22日 中国青年报)
5年间增长了4倍!这个速度相对于非在职硕士生2.5倍左右的增长比率来说无疑是高产的,似乎成了一种“批量生产”。在已逝科学家钱学森老人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之后,在温总理与北京教师代表座谈中明确提出要“以人为本”之后,相关专家解读了我们的教育是万万不能“批量生产”的。我想,这对于一种优化我国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重要途径的在职研究生教育问题同样是适用的,决不能让在职硕士教育成为批量生产“假的真文凭”的“文凭工厂”。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在职硕士的队伍当中,越来越多的人为获得这张职场文凭不惜投掷重金。笔者身边也有为数不少这样的同学、同事报考了在职硕士,他们大多都是利用自己的双休日或节假日来上课充电,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缺陷以求更好发展。
对于那些真正上劲学习的人,我真的是投以敬佩的目光和赞叹的声音,他们在平时繁忙工作之后还要抽出仅有的双休时间学习,这是需要一定的勇气和毅力的。可是,在这些人中也不乏滥竽充数、浑水摸鱼者!正如新闻中所说,一些因工作原因没法上课的在职研究生竟请人帮忙上课,为他上课的人每天还可获得40—50元的报酬。这无疑是对其他在职读研人士以及自己的一种侮辱,更是对在职硕士教育的一种蔑视和亵渎,本来一种高尚纯净的学习行为被金钱利益所浸染。即便这样,仍然有越来越多的学位需求方觊觎这种便捷的学位获取方式,供应方们也嗅出了商机,开辟新战场配以“宽进宽出”的政策来招揽生源,这也难怪会生出了在职硕士教育成为“文凭工厂”的说法。
那么,本来是一种正当的增长知识和能力的手段,在职硕士教育为何出现了“文凭工厂”如此尴尬的局面?笔者以为,原因如下:
一是现实原因。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如今的企业和各大用人单位也逐渐开始看重自己人才库的“含金量”,也希望招揽更多学历高、能力强的人才。因此,凭借高学历在单位受到领导赏识,荣升晋级也成为时下不可或缺的一门职场厚黑学。尤其是那些正值青壮年时期的中坚力量,更是希望能够把握住一切时机发展自己,新闻中的数据也正说明了这一点。据2009年至2010年上半年统计显示,在那些积极投身于在职深造的人中,25-35岁占61.26%,35-45岁的占25.14%,而25岁以下和45岁以上的仅占9.37%和4.23%,可见,年轻人占主力军地位。
二是制度原因。首先,就是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一味地将员工的文凭与其职称、工资、晋升等直接挂钩,甚至将文凭作为“硬指标”。这就客观地促使一部分人在追求在职文凭时急功近利,为了涨工资、升职随便应付下来一个学历,连唐骏这个打工皇帝都能学历造假,自己为何不可弄个不费劲的学历,即能获得经济实惠也可以为自己带上一个硕士头衔,何乐而不为?于是大家便趋之若鹜,纷纷去读在职硕士。其次,我国的在职考研考试制度存在着严重的不足。无论是“严进宽出”还是“宽进严出”似乎都是开课学校说的算,没有相对科学的选拔机制是滋生“钱权交易、卖学位”等一系列学术腐败现象的根本原因。
问题是存在的,但我们还应该看到在职硕士教育也依然有其存在的必要。还是有相当一部人确实需要这种方式和门槛来进一步获取知识,充实自己以便更好地实现自己职业的理想。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毕淑敏《女心理师》中的主人公贺顿,她那样一个有着悲惨命运的单薄女孩正是通过社会再教育这个平台实现自己理想,成为一个心理师的。
虽说是个虚拟的人物,但是我想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更是活生生的存在,所以,对于那些想通过研究生教育提高自身知识文化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希望能够获得专业领域人际交往等增值价值的人来说,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都应该为他们尽可能的提供便利条件和宽松的环境,切莫让在职硕士教育成为粗制滥造、批量生产的“文凭工厂”!(徐晓颖)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