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070104应用数学
080100力学
070100 数学
上海大学数学学科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006年获批),含有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四个二级学科。其中的计算数学博士点是我国1984年特批博士学位授权点,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是我国1991年批准的博士学位授权点。
数学系有数学与应用数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本科专业;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数学博士后流动站。“数学科学与技术”是上海市教委第五期重点学科;“运筹学与控制论”是上海市第三期重点学科;在2008到2020年上海市高校发展定位规划中,数学学科被列为“国家级”一线学科和“扶强”重点发展学科。上海大学数学学科是上海市高校一流学科、上海市高原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位于全国前25%,在2015-2016年英国QS全球大学数学专业排行榜中,上海大学数学并列151位, 2016年USNews全球大学最佳数学专业排行榜中排第61名。根据美国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ESI)数据库最新数据,进入全球前1%的大学数学系有235个,上海大学数学系排名第123。数学学科承办中国运筹学会刊物《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 of China》、《运筹学学报》,主办《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数学系有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的4个研究所:基础数学研究所、计算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运筹学与控制论研究所。此外,上海市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上海大学核心数学研究所、上海大学数学与编码密码研究所、上海大学张量与矩阵理论国际研究中心、上海大学系统科学研究所、上海大学运筹与优化开放实验室亦挂靠数学系。
近年来数学系教师在国际顶级学术杂志(如:Advances in Mathematics、Transactions of AMS、Journal of Algebra、SIAM Journal on Applied Mathematics、SIAM Journal on Numerical Analysis、SIAM Journal on Optimization、SIAM Journal on Scientific Computing、Physical Review Letters、Automatica等)上连续发表论文。近5年数学系主持国家级项目6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
学 制:3年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解析数论及其应用(基础数学)
02.(全日制)有限群论(基础数学)
03.(全日制)代数表示论(基础数学)
04.(全日制)矩阵代数及其表示(基础数学)
05.(全日制)李代数与量子群(基础数学)
06.(全日制)量子计算(基础数学)
07.(全日制)分析及其应用(基础数学)
08.(全日制)几何分析与凸体理论(基础数学)
09.(全日制)组合级数(基础数学)
10.(全日制)矩阵计算与数值代数(计算数学)
11.(全日制)数值逼近及其应用(计算数学)
12.(全日制)有限元方法与数值建模(计算数学)
13.(全日制)有限元与边界元分析方法(计算数学)
14.(全日制)计算几何与图像处理(计算数学)
15.(全日制)偏微分方程数值方法(计算数学)
16.(全日制)分数阶微分方程数值方法(计算数学)
17.(全日制)分岔、混沌的应用理论和计算(计算数学)
18.(全日制)计算流体力学(计算数学)
19.(全日制)常微分方程数值解(计算数学)
20.(全日制)数值分析(计算数学)
21.(全日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应用数学)
22.(全日制)应用偏微分方程(应用数学)
23.(全日制)孤立子理论与可积系统(应用数学)
24.(全日制)动力系统及其应用(应用数学)
25.(全日制)复杂网络理论及应用(应用数学)
26.(全日制)系统生物学(应用数学)
27.(全日制)生物数学(应用数学)
28.(全日制)奇异摄动理论与渐进分析(应用数学(力学所))
29.(全日制)力学中的偏微分方程理论计算及其应用(应用数学(力学所))
30.(全日制)微分方程与系统控制(应用数学(力学所))
31.(全日制)复杂系统的建模、分析与控制(应用数学(力学所))
32.(全日制)非线性水波与孤立波(应用数学(力学所))
33.(全日制)变分不等式与优化控制(应用数学(力学所))
34.(全日制)力学中的数学物理方法(应用数学(力学所))
35.(全日制)优化理论、方法及其应用(运筹学与控制论)
36.(全日制)应用统计与金融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
37.(全日制)信息技术与优化控制(运筹学与控制论)
38.(全日制)现代图论与组合最优化(运筹学与控制论)
39.(全日制)排序理论及其应用(运筹学与控制论)
40.(全日制)数学规划理论与算法(运筹学与控制论)
41.(全日制)流形约束优化(运筹学与控制论)
42.(全日制)随机优化(运筹学与控制论)
43.(全日制)离散优化复杂性分析(运筹学与控制论)
44.(全日制)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运筹学与控制论)
45.(全日制)分布参数系统的辨识与最优控制及应用(运筹学与控制论)
46.(全日制)变分法与最优控制(运筹学与控制论)
47.(全日制)医学图像处理与机器学习(运筹学与控制论)
指导教师:
郜云教授、景乃桓教授、王卿文教授、中原干夫教授、张红莲教授、冷岗松教授、朱佩成教授、丛玉豪教授、李常品教授、叶万洲教授、盛万成教授、张大军教授、夏铁成教授、傅新楚教授、许新建教授、王瑞琦研究员、姚锋平教授、白延琴教授、康丽英教授、曾振柄教授、胡广大教授、邬冬华教授、应时辉教授等及30余名副教授和10余名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
招生人数:60(理学院)+5(力学所)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11数学分析
4.811高等代数
5.复试科目:数学综合(内容包括:泛函分析初步、计算方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备 注:
1. 研究方向中注明“应用数学(力学所)”在“力学所”培养,其他研究方向在理学院培养。
2. 咨询电话:
理学院:曹老师(021)66134715
力学所:张老师(021)56331451
080100 力学
本学科为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包括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080101)、固体力学(080102)、流体力学(080103)和工程力学(080104)四个二级学科以及结构力学与岩土力学、应用力学与飞行器工程学和生物力学工程等三个自主增设的二级学科。本学科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其中流体力学为国家重点学科。
本学科现有教授30余名。现有国家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市力学在能源工程中的应用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平台和基地,高性能集群机及先进的通用软件包等。以本学科点为依托出版发行国内第一个力学类SCI/EI英文学术刊物《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并举办系列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onlinear Mechanics。具有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良好环境。建设了一支包括中组部****学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中青年为主的学科队伍,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和上海市教委创新团队,有境外学位或学术经历的学科成员超过80%,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和突破,曾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院、上海市和各部委的科技进步奖,并与国际、国内同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近年来,本学科成员先后出访美国哈佛大学、布朗大学、西北大学、康奈尔大学、伊利诺斯大学、德国马普微生物所、法国巴黎居里大学等学术机构,与美国布朗大学、西北大学、加拿大阿尔贝塔大学、法国里尔大学等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有效地提高了科研团队的研究工作的水平。除了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蔡冠深奖学金、宝钢奖学金等、本学科设立了“培新计划”和“创优计划”等一系列针对优秀研究生的资助项目。
本学科积极推荐研究生前往国内外著名的机构学习,开阔视野,现已有若干硕士毕业生和博士生成为我学科与国外著名大学的博士生和联合培养博士生。
学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非线性固体力学的理论和方法
02.(全日制)材料和重大工程结构的力学理论、方法和实验
03.(全日制)微纳米力学及复合材料多尺度力学
04.(全日制)湍流与流动稳定性理论
05.(全日制)微流体与界面现象
06.(全日制)格子波尔兹曼理论与工程应用
07.(全日制)交通流动力学
08.(全日制)内外流气动力学及流动控制的理论、计算和实验
09.(全日制)飞行器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器设计
10.(全日制)非线性波的理论和方法
11.(全日制)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和控制理论
12.(全日制)多相流与环境流体力学
13.(全日制)流动噪声与流动控制
14.(全日制)非线性动力学和振动控制
15.(全日制)计算力学及其应用软件
16.(全日制)实验力学及现代测试技术
17.(全日制)生物组织、材料和仿生材料与结构力学
18.(全日制)生物流体力学
19.(全日制)先进和智能材料建模,关键结构/装备的服役安全分析
20.(全日制)力学中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指导教师:
周哲玮教授、肖衡教授、郭兴明教授、陈立群教授、陈红勋研究员、程玉民教授、楚海建教授、狄勤丰教授、代钦研究员、董宇红研究员、黄虎教授、卢东强研究员、卢志明研究员、张田忠教授、周全研究员、丁虎研究员、江进武教授、张东升教授、张武教授、张俊乾教授、张鹏研究员、周进教授、朱卫平研究员、胡宏玖研究员、胡国辉教授、张能辉教授、郭战胜教授、刘宇陆教授、冯伟教授、翁培奋教授等和20余名副教授及讲师。
招生人数:50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1数学一
4.892理论力学
5.复试科目:力学综合
备 注:
本专业在力学所培养。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