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027000统计学
030301社会学
030302人口学
030303人类学
030304民俗学
030301 社会学
上海大学社会学专业是全国四个社会学国家重点学科之一,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上海市优势重点学科、085一流学科、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上海市高峰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第四位(A-)。建有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和中国城市新移民问题研究中心、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上海高校智库基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暨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李友梅工作室、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等市级重点研究平台,办有大陆高校知名学术刊物《社会》,专业英文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CJS),SSCI专业英文期刊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合办)。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特别是在组织社会学、社会网络与社会分层、社区研究等方向拥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学者,现有专职导师50 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从海外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25 人,占50%。拥有省部级以上人才29 人次,其中国家万人计划和四个一批人才、国家****青年学者、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长江学者各1 人,教育部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新世纪优秀人才等4 人,上海市领军人才2人、****5 人、东方学者和青年东方7 人;兼职导师15人,其中院士2人、上海市****和东方学者4人,形成了以中青年学者为主体、学历层次高、创新能力强、国际学术视野宽、人才梯队合理的高水平教师队伍。近五年以来,本学科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教育部重大项目2项,一般项目10余项,其他课题100余项,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00多篇,专著40多种,参与中央和省市级政府部门的决策咨询课题30余项。
上海大学社会学学科同国外知名社会学学术机构建立了广泛而深远的科研合作、人才交流和学生培养交换关系,为本专业学生的海外深造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上海大学社会学学科还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建立了20多个调查研究和实习基地,为学生进行田野调查和实习提供方便;并建有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拥有10余项大型专题调查数据供学生使用。除上海大学和国家层面的各种奖学金以外,上海大学社会学学科还专门设立了“费孝通田野调查基金”,实施“学术精英培养计划”,通过奖学金、专项资助等方式鼓励和支持一心向学、具有培养前途的优秀研究生专心读书、深入田野开展研究,并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
学 制:3年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组织社会学
02.(全日制)社会分层研究
03.(全日制)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研究
04.(全日制)都市社会学
05.(全日制)消费社会学
06.(全日制)体育社会学
07.(全日制)理论社会学
08.(全日制)政治社会学
09.(全日制)经济社会学
10.(全日制)社会质量研究
11.(全日制)社会人口学
12.(全日制)数据科学与社会分析
指导教师:
李友梅、张文宏、张敦福、张海东、顾骏、陆小聪、肖瑛、刘玉照、翁定军、徐冰、杨松、沈瑞英、吴晓刚、计迎春、王建平、孙秀林等16名专职教授、8名副教授、4名青年讲师及周雪光、高柏、吴晓刚等多名兼职教授。
招生人数:55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47社会学理论
4.888社会调查与统计方法
5.复试科目:综合考试
备 注:
本专业在社会学院培养,只招收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
030302 人口学
上海大学人口学专业以新成立的“亚洲人口研究中心暨人口研究所”为依托,招收对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尤其是亚洲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感兴趣的中国和国际学生,属于社会学二级学科,同时又是上海大学多学科全球学研究生培养项目的组成部分。本专业教师都在欧、美、澳洲等国家获得博士学位,约半数为外籍教授,在人口与环境和气候变化、人力资本预测与分析、国际人口迁移、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等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教学课程采用世界著名大学教材,主要用英语讲授。同时,亚洲人口研究中心作为“亚洲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元中心”的总部,与元中心分布在亚洲各国的48个研究教学机构、以及奥地利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等国际机构和组织合作,是亚洲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培训、和学术交流的平台。本专业的研究生将有机会参与元中心的培训和交流项目、接触世界著名人口学家和其他学者。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院士2名,国家青年****1人,国家级高端外专2人,上海市外专****2人,东方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东方学者1人,1人连续三年入选爱思唯尔高倍引论文作者榜单。
本专业学生将受到系统和扎实的人口学理论和方法论的培训,掌握研究人口变动决定因素及其后果的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前沿技术,以及分析和模拟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互动关系的统计和数学模型。本专业毕业生将不但打下与国际接轨的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科学研究的坚实基础、建立与国际著名学者联系的广泛学术网络,同时将在计算机和定量分析技术、政策模拟分析、以及英语水平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为从事科学研究、政府、国际机构、和国内外企业应用等工作发挥实际效用。
学 制:3年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社会人口学
02.(全日制)人口与环境和气候变化
03.(全日制)人力资本与发展
04.(全日制)国际人口迁移
05.(全日制)人口流动与城市化
06.(全日制)老龄与健康
07.(全日制)家庭与性别
指导教师:
蒋耒文、Samir KC、Guy Abel、朱宇、计迎春、王建平等6名专职教授,EMERSON、李贞等助理教授,以及Wolfgang Lutz、Martin Bell、Brian O’Neill、顾宝昌、吴晓刚、赵家莹等多名兼职教授。
招生人数:5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48人口学概论
4.887社会统计学
5.复试科目:综合考试
备 注:
本专业在社会学院培养,只招收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
030303 人类学
上海大学人类学专业拥有华东地区第一个人类学博士点。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历年来承担全国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多项,科研成果显著。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汉人与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及其变迁、亲属制度与经济、都市人类学、族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全球化问题研究等。培养热爱祖国,具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能够系统熟练掌握人类学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较强的社会调研、决策咨询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上海大学人类学专业是上海大学社会学学科的二级硕士点。上海大学社会学专业是全国四个社会学国家重点学科之一,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上海市优势重点学科、085一流学科、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上海市高峰学科,建有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和中国城市新移民问题研究中心、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上海高校智库基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暨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李友梅工作室、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等市级重点研究平台,办有大陆高校知名学术刊物《社会》,专业英文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CJS),SSCI专业英文期刊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合办)。
本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特别是在组织社会学、社会网络与社会分层、社区研究等方向拥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学者,现有专职导师50 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从海外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25 人,占50%。拥有省部级以上人才29 人次,其中国家万人计划和四个一批人才、国家****青年学者、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长江学者各1 人,教育部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新世纪优秀人才等4 人,上海市领军人才2人、****5 人、东方学者和青年东方7 人;兼职导师15人,其中院士2人、上海市****和东方学者4人,形成了以中青年学者为主体、学历层次高、创新能力强、国际学术视野宽、人才梯队合理的高水平教师队伍。近五年以来,本学科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教育部重大项目2项,一般项目10余项,其他课题100余项,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00多篇,专著40多种,参与中央和省市级政府部门的决策咨询课题30余项。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同国外知名社会学学术机构建立了广泛而深远的科研合作、人才交流和学生培养交换关系,为本专业学生的海外深造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上海大学社会学学院还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建立了20多个调查研究和实习基地,为学生进行田野调查和实习提供方便;并建有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拥有10余项大型专题调查数据供学生使用。除上海大学和国家层面的各种奖学金以外,上海大学社会学学科还专门设立了“费孝通田野的调查基金”,实施“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培育计划”,通过奖学金、专项资助等方式鼓励和支持一心向学、具有培养前途的优秀研究生专心读书、深入田野开展研究,并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
学 制:3年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社区文化及其变迁
02.(全日制)经济人类学
03.(全日制)历史人类学
04.(全日制)族群人类学
05.(全日制)语言人类学
06.(全日制)都市人类学
07.(全日制)全球化与区域发展(西亚北非研究、南亚研究、拉美研究)
08.(全日制)全球问题研究(宗教、身份认同与全球政治)
指导教师:
张江华、张佩国、张亦农等3名教授,马丹丹副教授和1名青年讲师。
招生人数:5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49人类学概论
4.889人类学理论与方法
5.复试科目:综合考试
备 注:
1. 本专业在社会学院培养, 只招收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
2. 07—08研究方向由人类学与全球学研究中心的教师合作指导学位论文,同时参见全球学专业招生简章。
030304 民俗学
上海大学民俗学专业属于上海大学社会学学科的二级硕士点。
上海大学社会学专业是全国四个社会学国家重点学科之一,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上海市优势重点学科、085一流学科、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上海市高峰学科,建有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和中国城市新移民问题研究中心、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上海高校智库基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暨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李友梅工作室、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等市级重点研究平台,办有大陆高校知名学术刊物《社会》,专业英文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CJS),SSCI专业英文期刊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合办)。
本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特别是在组织社会学、社会网络与社会分层、社区研究等方向拥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学者,现有专职导师50 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从海外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25 人,占50%。拥有省部级以上人才29 人次,其中国家万人计划和四个一批人才、国家****青年学者、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长江学者各1 人,教育部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新世纪优秀人才等4 人,上海市领军人才2人、****5 人、东方学者和青年东方7 人;兼职导师15人,其中院士2人、上海市****和东方学者4人,形成了以中青年学者为主体、学历层次高、创新能力强、国际学术视野宽、人才梯队合理的高水平教师队伍。近五年以来,本学科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教育部重大项目2项,一般项目10余项,其他课题100余项,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00多篇,专著40多种,参与中央和省市级政府部门的决策咨询课题30余项。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同国外知名社会学学术机构建立了广泛而深远的科研合作、人才交流和学生培养交换关系,为本学院学生的海外深造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上海大学社会学院还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建立了20多个调查研究和实习基地,为学生进行田野调查和实习提供方便;并建有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拥有10余项大型专题调查数据供学生使用。除上海大学和国家层面的各种奖学金以外,上海大学社会学院还专门设立了“费孝通田野调查基金”,实施“学术精英培养计划”,通过奖学金、专项资助等方式鼓励和支持一心向学、具有培养前途的优秀研究生专心读书、深入田野开展研究,并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
民俗学是研究群体的生活文化的一门学问,在“民俗”这个术语中被假设了存在于普通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过去的民俗学以阐明民俗的由来、变迁和民族性为目的,现在的民俗学的学术方向已呈现多样化,无论农村和城市,无论传统和现代的文化都成为其研究的领域。本专业通过“民俗学研究方法”、“民间文学和文艺民俗学”、“文化保护和民俗学”、“社会与环境民俗学”等民俗学课程以及社会学专业、人类学专业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并依靠“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所”的教师及其研究资源,培养和训练研究生掌握学术研究和田野调查的能力,深化对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对中国社会的民间文化的观察和理解,为走向社会打下探求和实践的基础。
学 制:3年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社会民俗
02.(全日制)文艺民俗
03.(全日制)环境民俗学
指导教师:
耿敬教授、陈志勤、常峻、彭伟文等副教授。
招生人数:5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或 203日语
3.650民俗学
4.890民间文学
5.复试科目:综合考试
备 注:
本专业在社会学院培养,只招收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