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2018年辽宁大学814公共管理综合(公共行政学与公共政策)考试大纲公布如下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试行)
考试科目:公共管理综合
考试目的:检测考生对公共管理理论和知识的掌握程度;检验考生是否具备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的潜在素质和能力。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题型范围:基本概念;简答题;简述题;分析题;论述题。
适用对象:参加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考试的人员。
考试时长:180分钟。
考试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 公共行政学
第一章 公共行政概述
第一节 公共行政的内涵
一、公共行政的本质
1.公共行政的涵义
2.公共行政的特征
二、公共行政在国家管理中的功能
1.贯彻和执行国家意志,进行社会管理
2.弥补市场缺陷,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与服务
4.促进社会公平
5.保护共有资源
6.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权利
第二节 公共行政的演进
一、早期公共行政研究时期
1.公共行政的理论渊源
2.公共行政的创始人
3.早期公共行政的主要观点
二、传统公共行政研究时期
1.主要代表人物
2.主要理论及观点
三、修正公共行政研究时期
1.主要代表人物
2.主要理论及观点
四、整合公共行政研究时期
1.主要代表人物
2.主要理论及观点
五、公共行政发展时期
1.主要代表人物
2.主要理论及观点
六、我国公共行政的历史与现状
1.公共行政理论的引进
2.公共行政理论及实践的发展
第三节 现代行政现象与现代行政精神
一、现代行政现象
1.行政职能扩展
2.不良行政现象增加
3.公共行政管理和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现代化
二、现代行政精神
1.主动进取
2.追求卓越
3.创新发展
第二章行政职能
第一节 行政职能的涵义
一、行政职能的含义
二、行政职能的扩展
第二节行政职能的依据和属性
一、行政职能的依据
二、行政职能的属性
第三节 行政职能的主要内容及构成
一、外国学者关于政府职能的观点
二、中国学者及政府关于政府职能的观点
三、中国政府职能的内容
四、中央政府职能
五、地方政府职能
第四节关于政府职能的争论
一、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三、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第三章行政权力
第一节 行政权力概述
一、行政权力的涵义
1.行政权力的概念
2.行政权力的内容
二、关于行政权力的主要学说
1.早期分权学说
2.三权分立学说
3.政治与行政二分法
4.五权宪法学说
5.议行合一学说
6.组织权力学说
三、行政权力的结构
1.行政权力的静态结构
2.行政权力的动态结构
四、行政权力的特征及其与其他权力的关系
1.行政权力的特性
2.行政权力与其他政治权力的关系
五、20世纪行政权力发展的独特现象--行政国家
1.行政国家的形成
2.行政权力扩张的情况
3.行政国家的特点
六、21世纪的行政权力展望
1.权力结构的扁平化
2.权力分配的均等化
3.权力行使的共享化
4.权力运行的透明化
5.权力约束的法治化
6.权力价值的合意化
第二节 行政权力分配
一、行政权力分析的方式与途径
1.行政权力的分配方式
2.行政权力的分配途径
3.行政权力再分配
二、行政权力分配的原则
1.程序合法
2.职权分明
3.权责一致
4.权利明确
5.内容全面
三、行政权力分配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1.行政权力分配与政治授权的关系
2.集权与分权之间的关系
3.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行政授权
一、行政授权的性质和特点
1.行政授权的涵义
2.行政授权的特点
二、行政授权方式
1.根据行政管理的综合情况分为充分授权、不充分授权、制约授权和弹性授权
2.根据授权时所利用媒介的不同分为书面授权和口头授权
3.根据授权的合法程序和规范程度分为正式授权和非正式授权
三、行政授权过程
1.行政授权的条件
2.行政授权的程序
3.行政授权过程中授受关系的处理
第四节 行政权力行使
一、行政权力行使的基础、手段和影响力
1.行政权力行使的基础
2.行政权力行使的手段
3.行政权力的影响力
二、行政权力行使的程度
1.行政权力的行使程度与政府治理能力
2.影响行政权力行使程度的因素
三、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的负效率及其克服
1.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的负效应
2.行政权力的制约机制
第四章行政组织
第一节 行政组织概述
一、行政组织的涵义及与类似词之异同
1.行政组织的涵义
2.行政组织与类似词之异同
二、国家行政组织的特征
1.政治性
2.社会性
3.权威性
4.法制性
5.系统性
6.发展性
三、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
1.法律制度健全
2.组织目标明确
3.人事调派恰当
4.权责分配合理
5.财物数量适中
6.运行机制有效
7.行为方式优化
8.价值观念整合
四、行政组织的产生与成立
1.行政组织产生与成立的依据
2.行政组织产生与成立的效力
3.行政组织产生与成立的规程
五、行政组织的种类
1.首脑机关
2.职能机关
3.幕僚机关
4.咨询机关
5.派出机关
六、行政组织与其他国家机构的关系
1.行政组织与立法机关之间的关系
2.行政组织与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组织目标
一、目标的功用与层次
1.目标的功用
2.目标的层次
二、目标的合理化与特征
1.组织目标合理化
2.行政组织目标的特征
三、目标管理
1.目标管理的概念
2.目标管理的性质
3.目标管理的实施
第三节 组织结构
一、组织结构的性质
1.结构与功能
2.结构与职位
3.结构与模式
4.结构与差异
二、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1.管理幅度
2.管理层次
三、行政组织体制
1.首长制与委员制
2.分级制与分职制
3.分权制与集权制
第四节组织原则
一、组织原则的形成与意义
1.组织原则形成的条件
2.组织原则形成的意义
二、组织原则的主要内容
1.关于组织研究的不同历史时期
2.关于组织原则理论的代表性理论及观点
三、我国国家行政组织的基本原则
1.为民便民的原则
2.完整统一的原则
3.权责一致的原则
4.精干效能的原则
5.依法行政的原则
6.适应发展的原则
第五节 组织环境
一、一般社会环境
二、特定社会环境
三、团体社会环境
四、组织气候
第六节 中央政府组织与地方各级政府组织
一、中央政府组织
1.国务院领导机构
2.国务院工作部门
二、地方各级政府组织
1.地方政府工作部门
2.地方乡镇政府
三、中央政府组织与地方政府组织的关系
1.事权关系
2.人事关系
3.财权关系
第七节 编制管理
一、机构编制管理的定义与基本原则
1.机构编制管理的定义
2.机构编制管理的基本原则
二、机构编制管理体制
1.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
2.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的设置
3.机构编制管理的运行程序
三、职能管理
1.职能管理的定义
2.职能分类
3.职能管理的原则
四、机构管理
1.机构的定义
2.组织机构分类
3.我国行政机构设置原则
4.设置机构的程序
五、人员编制管理
1.人员编制的定义
2.人员编制管理的内容
3.人员编制管理的方法
第八节 组织变革
一、组织变革的动力与过程
二、变革的阻力与克服
三、成功变革的一般条件
第五章人事行政与国家公务员制度
第一节 人事行政概述
一、人事行政的涵义及相近词语辨析
1.人事行政的概念
2.与人事行政相近词语的辨析
二、人事行政的管理机构
1.人事行政管理机构的含义
2.人事行政管理机构的类型
三、现代人事行政的主要趋向及特征
1.现代人事行政的主要趋向
2.现代人事行政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国家公务员制度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概念与特征
1.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概念
2.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征
二、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确立
1.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确立的过程
2.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确立的标志
第三节 职位分类
一、职位分类的缘起和发展
1.职位分类的缘起
2.职位分类的发展
二、职位分类的基本概念和程序步骤
1.职位分类的概念
2.职位分类的程序
三、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的比较
第四节 更新机制
一、更新机制的涵义
二、考任制
三、培训制
四、退休制
第五节 激励保健机制
一、激励保健机制的涵义
二、考核制
三、奖励和晋升制
四、工资和福利制
第六节 行为调控机制
一、行为调控机制的含义
二、义务与道德规范
三、监督制
四、惩戒制
第七节 当代西方人事行政的发展
一、改进人事行政的管理方法
二、提高公务员的工作绩效
三、重视公务员行为规范与个人权利之间的平衡
四、贯彻人事行政中的民主、平等与公平原则
第八节 我国的公务员制度
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二、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三、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六章行政决策
第一节 行政决策概述
一、行政决策的涵义及特点
二、行政决策的类型
三、行政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行政决策体制
一、行政决策枢纽系统
二、行政决策信息系统
三、行政决策咨询系统
第三节 行政决策过程
一、决策过程的理论模型
二、行政决策过程的基本程序
三、我国行政决策程序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第七章行政执行
第一节 行政执行概述
一、行政执行的概念缘起和定义
二、行政执行的特点
三、行政执行的地位和作用
四、行政执行的类别
第二节 行政执行的能力与有效性
一、行政执行能力与有效性的概念和缘起
二、影响行政执行和有效性的因素
第三节行政执行研究的线索、途径和模型
一、行政执行研究的基本线索
二、行政执行的研究途径
三、行政执行的理论模型
第四节 行政执行的方式
一、行政执行的管理方式
二、行政执行的政治方式
三、行政执行的法律方式
四、行政执行的市场方式
五、行政执行的伦理方式
第八章 机关管理
第一节 机关管理概述
一、机关管理的涵义及特征
二、机关管理的意义
三、机关管理的原则
四、机关管理的现代化
第二节 机关文书管理
一、机关文书管理的涵义与作用
二、机关文书的管理内容及流程
第三节机关会议管理
一、机关会议的涵义及作用
二、机关会议管理的内容及流程
第四节 机关后勤管理
一、机关后勤管理的涵义及作用
二、机关后勤管理的内容
第九章 公共财政
第一节 公共财政的职能与国家预算
一、公共财政的概念
二、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的职能
三、国家预算
第二节 公共财政支出
一、公共财政支出概述
二、公共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
三、公共财政支出的成本效益
第三节公共财政收入
一、公共财政收入概述
二、国家税收
第四节 公共财政政策
一、公共财政政策的类型
二、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三、公共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第十章行政方法
第一节 行政方法概述
一、行政方法的内涵
二、行政方法的价值和功用
三、从传统行政方法走向现代行政方法
第二节行政基本方法
一、强制性行政方法
1.行政指令方法
2.法律方法
3.经济方法
二、诱导性行政方法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2.行为激励方法
三、参与管理方法
四、行政责任方法
第三节 行政程序
一、行政程序的含义
二、行政工作程序化
三、目标替代:行政程序的极端化
四、行政程序的简化
第四节行政计划
一、行政计划的概念
二、行政计划的编制过程
三、行政计划编制的技术方法
第五节 行政技术
一、系统工程
二、电子政务
三、PDCA循环技术
四、ABC管理法
五、平衡计分卡
第十一章行政效率
第一节 行政效率概述
一、行政效率的涵义
二、行政效率的类型
三、行政效率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
第二节 行政效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效率研究:一个新领域的出现
二、行政效率研究的传统模式及其局限性
三、当代行政效率研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四、我国行政效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行政效率测定与绩效评估
一、公共行政绩效评估的作用和意义
二、公共部门的特点和绩效评估的困难
三、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的研究与实践
第四节 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与技术
一、效率测定的基本概念
二、效率测定方法的分类
三、效率测定的具体方法
第十二章行政行为
第一节 行政行为概述
一、行政行为的涵义
二、行政行为的特点
三、行政行为的种类
第二节 行政行为的功能
一、维护功能
二、监管功能
三、裁判功能
四、服务功能
五、发展功能
第三节行政行为的基本方式
一、行政执法行为
二、行政合同行为
三、行政司法行为
第四节 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一、行政行为合法的实质要件
二、行政行为合法的形式要件
三、行政行为的生效方式
第五节行政违法、行政不当及其行政法律责任
一、行政违法
二、行政不当
三、行政责任
第十三章行政伦理
第一节 行政伦理概述
一、行政伦理和行政道德
二、行政伦理的涵义
三、行政伦理关系
四、行政伦理的理论模型
第二节 行政伦理的结构与功能
一、公务人员的个人品德
二、行政职业道德
三、行政组织层面的伦理
四、公共政策伦理
第三节行政伦理制度化
一、行政伦理失范及其原因
二、行政伦理的管理
三、行政伦理立法
第十四章行政责任
第一节 行政责任概述
一、行政责任的涵义
二、行政责任的意义
三、行政责任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行政责任的基本范畴
一、行政责任特征
二、行政责任内在实施条件
三、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
第三节 行政责任的确定
一、行政责任的主体
二、确定行政责任的依据
三、行政责任的追究
第十五章 依法行政与法制行政
第一节 依法行政
一、依法行政的历史缘由和发展
二、依法行政的理论基础
三、依法行政的制度机制
第二节法制行政
一、法制行政概述
二、行政监督
三、法制监督
四、社会监督
第十六章行政发展
第一节 现代政府能力
一、现代政府能力问题的缘起
二、现代政府能力的内涵
三、现代政府能力的构成
四、公共危机与政府能力
第二节 当代中国行政改革
一、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历史沿革与发展
二、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界说
三、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基本价值选择
四、政府职能转变及服务型政府建设
五、行政体制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第三节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理论背景
一、新自由主义
二、公共选择理论
三、新制度经济学
四、新公共管理
五、第三条道路
六、治理理论
第四节 典范革命与官僚制典范批判
一、典范革命
二、“威尔逊--韦伯范式”原则批判
三、“威尔逊--韦伯范式”制度批判
第五节政府理论创新
一、理论创新的进程与内容
二、新公共行政学
三、重塑政府、政府再造、撤出制高点
四、创新公共行政
第六节 修正政策与改革政府
一、福利国家、公共管理与改革
二、市场化、社会化与改革
三、修正政策与改革政府
四、关于“企业家政府”的批评
五、政府职能与“钟摆”
六、公共行政的任务
第二部分 公共政策
第一章 现代公共政策的缘起与发展
第一节 现代公共政策界说
一、现代化共政策的由来
二、现代公共政策的涵义
三、公共政策分析与系统分析
第二节 现代公共政策的特征
一、政策内容丰富化
二、政策理论和政策分析方法多元化
三、政策问题复杂化
第三节 公共政策的学科意义
一、公共政策与社会科学
二、公共政策与专业
三、公共政策与政治
第二章 现代公共政策的主要研究范畴
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类别
一、元政策
二、基本政策
三、方面政策
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逻辑过程
一、政策问题的形成
二、政策决定
三、政策实施
第三节 公共政策的主要研究范畴
一、公共政策的原理
二、公共政策的学科体系
三、公共政策方法论的研究重点
第三章 现代公共政策与环境
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主体
一、国家公共法权主体
二、社会政治法权主体
三、社会非法权主体
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环境
一、政治--制度环境
二、经济--社会环境
三、历史--文化环境
第三节公共政策与公众利益
一、公众的政策表达
二、公众利益的确定
三、公众利益与公众代价
第四章 现代公共政策研究中的若干基本范畴
第一节 价值标准
一、价值与价值标准
二、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标准
三、公共政策的价值确认与选择
第二节 理性分析
一、理性的一般意义
二、理性在公共政策中的应用
三、理性主义公共政策分析的局限性及其修正
第三节 公共政策分析中的若干基本关系
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二、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关系
三、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四、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
五、现实与未来的关系
第五章现代公共政策质量与现代政府公共行政能力
第一节 现代政府公共行政能力问题的缘起
一、罗斯福“新政”与政府公共行政能力
二、“东亚政治经济学”与政府公共行政能力
三、东亚经济现代化与政府公共权威
第二节 现代政府宏观公共行政能力的内涵
一、公共行政能力与政府职能
二、公共行政能力与公共行政权力
三、公共行政能力与公共选择
第三节 现代政府宏观公共行政能力的构成
一、经济能力
二、社会能力
三、自我发展能力
第六章现代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
第一节 公共政策问题的认定
一、问题与政策问题
二、政策问题的认定条件
三、影响政策问题认定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 公共政策问题的议程
一、政策议程的基本形式
二、政策议程的创立
三、政府在政策议程中的作用
第三节 公共政策决定
一、政策决定的形成
二、政策决定与非决定
三、公共政策的合法性
第七章 现代公共政策规划
第一节 政策规划理论
一、政策规划的概念
二、政策规划的指导原则
三、政策规划的系统分析
第二节 政策规划的法定主体
一、行政机关
二、立法机关
三、研究机构
第三节政策规划的局限性与误区
一、“规划缺口”与规划误区
二、关于政策规划的批评
三、关于政策规划的补正
第八章 现代公共政策执行
第一节 政策执行问题的由来
一、政策执行问题的提起及其重要性
二、政策执行的概念及其争论
三、政策执行与政策效果
第二节 政策执行模型
一、史密斯模型
二、霍恩和米特模型
三、梅兹曼尼安和萨巴提尔模型
第三节 影响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
一、政策决定
二、政策资源
三、政策执行环境
第九章 现代公共政策评估
第一节 现代政策评估及其理论发展
一、政策评估的一般意义
二、政策评估理论的发展
三、政策评估的主要类别
第二节 政策评估的标准与问题
一、评估的首要标准与次要标准
二、评估的误区与问题
三、政策终结
第三节 政策评估的发展
一、评估的批判
二、批判的评估
三、第四代评估
第十章现代公共政策的方法论基础
第一节 公共政策与知识
一、知识的范畴及其丰富性
二、明确的知识与隐含的知识
三、知识在公共政策分析中的应用
第二节 公共政策与理论
一、理论的一般意义
二、理论与知识
三、公共政策中主要的理论形式
第三节 公共政策与模型
一、政策分析模型的意义
二、政策分析的模型类别
三、模型的局限性
第十一章现代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模型
第一节 渐进主义决策模型
一、渐进主义决策模型的由来
二、渐进主义政策模型的政策观点
三、关于渐进主义政策分析模型的批评
第二节 综合决策模型
一、综合决策模型的由来及其理论假设
二、综合决策模型的主要特征
三、对综合决策模型的批评
第三节 团体决策模型
一、团体决策模型的缘起
二、团体决策模型的主要观点
三、团体决策模型的理论盲点
第四节 精英决策模型
一、精英决策模型的提出
二、精英决策模型的主要理论
三、关于精英决策模型的再争论
第五节 政治系统决策模式
一、政治系统决策模式的构想
二、政治系统决策模式的几个主要概念
三、政治系统决策模式的延伸
第十二章现代公共政策的定性分析方法
第一节 价值分析
一、价值理解的问题
二、价值确认的问题
三、价值表达的问题
第二节 可行性分析
一、可行性分析的概念
二、可行性分析的内容
三、可行性分析的方法论及其误区
第三节 德尔斐分析法
一、德尔斐法的特点
二、应用程序
三、统计结果分析
第四节 主观概率预测
一、预测与概率
二、主观概率预测方法
三、主观概率预测的计算和统计
第五节 超觉理性分析
一、超觉理性与直觉
二、超觉理性与经验
三、超觉理性的过程
第十三章现代公共政策的定量分析方法
第一节 预测分析
一、未来与预测的对象
二、预测的基础与主要形式
三、预测的常用方法
第二节 经济效益分析
一、净现等效
二、效益费用比
三、回收率
第三节 回归分析
一、样本回归直线
二、回归直线方程的确定
三、回归方程的计算
第四节 投入产出分析
一、投入产出分析的一般意义
二、投入产出分析的功用
三、投入产出方法的基本分类及其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
第五节 模糊分析
一、模糊集合的一般概念
二、模糊集合的若干运算
三、模糊理论的应用
第十四章 当代公共政策的困境与发展
第一节 当代公共政策的困境
一、政策理论和方法的困境
二、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的无能
三、两难抉择与悲剧性抉择
第二节 当代公共政策的理论重构
一、当代公共政策理论的重新构建
二、当代公共政策确定的中心问题
三、公共政策的内生化
第三节 当代政策科学的发展
一、综合哲学基础与构建本体理论
二、现实主义研究方法与开创宏观公共政策分析
三、元政策与政策制定系统的改革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