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6月20日,吉林大学中心校区体育馆内喜庆吉祥,专家云集,宾朋满堂,3000余名与会代表共同见证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成立。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吉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晓萍,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成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原副所长高星,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柴晓明,吉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马少红,吉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吉林省文物局局长)金旭东,以及考古文博界知名学者、全国部分省市考古研究所所长、博物馆馆长,各高校考古学科主要负责人,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韩国首尔大学等国内外百余位嘉宾,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刘中树、孙正聿、林沄,吉林大学校领导杨振斌、李元元、蔡莉、张向东、吴振武、杜莉、李忠军、郑伟涛、孙友宏、王利锋以及在考古学科学习和工作过的部分老领导、老教师、在校师生代表出席了大会。成立大会由吉林大学副校长郑伟涛主持。
吉林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蔡莉宣读了学校关于成立考古学院、吉林大学—故宫博物院张忠培考古学研究中心的决定和考古学院院长、书记以及研究中心主任的任命决定。吉林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校长李元元分别为考古学院党委书记王剑、院长赵宾福授印。单霁翔、王晓萍、杨振斌、李元元等为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吉林大学—故宫博物院张忠培考古学研究中心揭牌。
成立大会上还举行了吉林大学兼职教授、客座教授聘任仪式,李元元为单霁翔、陈星灿、高星颁发了兼职教授聘书,为国家****专家、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亚洲分馆艾思特特聘中国艺术主任孙志新颁发了客座教授聘书。
吉林大学副校长吴振武代表吉林大学分别与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及吉林省文化厅(文物局)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向吉林大学递交了贺信与合作意向书。
吉林大学考古专业1992级校友陈雄飞先生和易振华先生向吉林大学捐赠人民币100万元,设立“星火考古校友奖学金”,以激励考古学院品学兼优、勤奋上进的学生。
回首创业途,吉大考古人风雨兼程;展望未来路,中华栋梁才续谱华章。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院长李伯谦,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李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霍巍,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吉林大学校友许伟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们热烈祝贺吉大考古学院的成立,深情回顾了老一辈考古学家艰苦奋斗、筚路蓝缕的光辉岁月,感谢吉林大学为推动中国考古学科的发展壮大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衷心希望吉林大学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注重人才培养,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添砖加瓦,积极推动中国由“考古大国”向“考古强国”的发展进程。吉林大学考古学院院长赵宾福表示,考古学院将以“中国考古、外国考古、科技考古、文字考古、文化遗产、博物馆学”六大学科版块为支撑,全力推进考古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以新规划、新理念,融入世界、面向未来,共同谱写考古学新篇章。
王晓萍在致辞中指出,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的成立,是吉林大学改革发展中的盛事,也是吉林文博事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她高度评价了吉林大学考古学科在吉林省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事业中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希望新成立的考古学院继承传统、发挥优势,本着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原则和目标,为推动吉林省文博事业发展和文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关强在致辞中表示,国家文物局非常重视考古文博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鼓励并支持高等院校考古专业以实践教学基地、科学研究平台等形式推动我国考古学教育的发展与进步。他希望吉大考古学院秉承优良传统,在新时代作出新贡献。
李元元在致辞中指出,吉林大学考古学科拥有光荣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现已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方面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2017年9月,吉林大学考古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的成立,是学校为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而进行学科调整、精准施策的重大举措,也是学科统筹布局的积极行动。他希望考古学院以此为契机,凝神聚力,主动谋划,抢抓机遇,再创辉煌;要以“不忘初心、砥砺前进;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特色发展、错位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世界一流考古学学科体系。
成立大会后,新聘任的吉林大学兼职教授单霁翔作了题为《匠者仁心:一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追求与梦想》的报告。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故事再现了故宫博物院几代人的奋斗情结,描绘出故宫博物院的历史积淀、文化传承、管理理念和服务追求。
与会专家、学者还就“考古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等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