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不知不觉进入六月,我们不仅面临着四六级考试,也进入了一年一度的考试月。
许多研友表示十分头疼,因为他们认为六月是正式准备考研复习的绝佳时机,然而进入考试月,又要应付很多专业课考试,不知道怎么平衡两者。全心复习专业课又怕误了考研复习,跟不上竞争对手的节奏,不怎么复习吧,又怕挂了科,挂科也不是一件小事啊。
既然这样,那小编今天就跟大家一起聊一聊当考研遇上考试月我们该怎么办吧。
选择性复习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的课程是必须要复习的,毕竟挂不挂科有的甚至直接关系到毕业的问题。可如果要像以前一样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期末考也是不太现实的,毕竟考研这一大任务就足以分掉我们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灵活应对了。
其实,复习的策略和方法非常重要,往往决定了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小编就来告诉你们短时间突破高分的一些复习思路吧
part 1:最高效的复习流程
第1步
通读教材,课件,不需要太详细。目的是宏观上把握本科目的结构,知道都讲了哪些东西,各章节之间有什么关系(读前言!读前言!读前言!),形成该课程的系统认识。先总后分,总略后详,该环节不要耗费太多时间。
第2步
了解重点,也就是传说中的画重点。重点来源于这样一些途径:
(1)老师。最后几节课老师无论画不画重点,都要留意讲的每一条信息,最后几节课,老师没空说废话。
(2)往年学长学姐,当你咨询学长学姐时,他们肯定说不全,但是能让他们这么“刻骨铭心”记住的要么非常非常重要,要么曾经栽过跟头。
(3)自己。平时哪些内容做的作业最多?加上通过第一步的通读教材,看不同知识块面的关系,也能大致区分重点。
一定要问同专业的上届学长学姐,各个科目的重要程度,复习心得,各个老师的情况等等,顺便把他们的资料要过来。要懂得获取资源,获取尽可能多的考卷、笔记、“消息”;考试周全校的共同心愿不就是—合作互惠,世界合同嘛。
不要局限于自己班,多打听上这门课的其他专业、其他班的情况,整合不同老师的资源,甚至可能是'透题"。举个例子,我们老师说这个知识点可能会考A或者B,隔壁老师说可能会考B或者C,两个班的信息一整合,不就是考B吗!“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多与人分享资源,有不少同学生怕自己知道的被别人偷学了去,所以有所保留,最后一定会发现自己才是最孤陋寡闻的那个!
第3步
复习加做题,静下心来好好复习,其他事情暂时放放,分清轻重缓急是一项必备的能力。一定要规划时间,列一张清单,什么时候看什么。不要进度太慢或纠结于前面某个知识点,导致后面来不及。
第4步
最后的冲刺,当复习得差不多的时候,这个时候一定要多交流,你会有新的发现。缠着老师答疑,和同学探讨,向学霸请教,给学渣讲题等,这个时候千万不要一个人战斗!
很多老师都很负责,总是预留时间答疑。建议务必多去转转,即使自己提不出问题,听听别人的提问和解答也是极好的。像我这样的老司机,备考经常都是在老师办公室度过。你愿意学习的态度在老师看来是很欣慰,很加分的。
第5步
预测题目,临场前预测都会怎么考,怎么出题(想象你就是老师,用老师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最可能出的提醒类型做到熟练熟练再熟练,这样可以做到心里有数,利于摆出好的心态。
根据考研专业课的不同,针对考研月有两种不同的安排。
第一种就是本专业考研,其实对报考本专业的同学来说,考试月跟考研冲突也不大,因为期末考试的专业课,都是本专业的必修课,考研的科目必然涉及专业课。小编建议报考本专业的同学可以毫无压力的认真复习你的专业课考试。
无论这些专业课在你的考研初试过程中是否能遇到,这些专业知识都会在你的日后工作、科研生活中不知不觉的发挥作用。
而如果这是你的初试科目之一,在这个时间段扎实复习期末考试相关内容,不仅会帮助我们顺利通过期末考试,而且可以成为我们通过初试的一大助力!有时候研究生考试会出其不意地考到我们本科所学的一些基础知识,那么扎实的基础定会使你如虎添翼。
其实不得不说的一点事实是,现在的你可能复习考研并没有那么的干劲十足,但是如果期末考试这样一件比较棘手的事,能成为你进入学习状态的动力,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跨考,其实是蛮需要勇气的一件事情。考研涉及的科目与自己本科所学科目可能完全无关,周遭的同学几乎不能提供什么帮助,甚至倒喝彩。
那么这类考生在期末复习就要尽量不要让期末考试侵占自己太多复习时间,期末考试的宗旨就是不挂科,每门课尽量在一周内复习完成,每天的英语复习不能落下,在此再羡慕一下那些不考数学的同学,因为数学是需要刷题的,这个时候,每天最好也保证一定的基础题量。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