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2018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通知
南京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也是全国最早开展环境科学研究和教学的单位之一。通过需求引领的学科建设、创新驱动的平台构建、活力激发的团队制度、兼收并蓄的人才建设与交融开放的国际合作,南京大学环境学院走出了一条特色创新发展之路。2018年入选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双一流”学科。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设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环境规划与管理三个系;现有教职工100余人,教授41人,副教授39人,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中组部“****”与“万人计划”入选者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本科生400余人,硕士生400余人,博士生200余人。学院拥有“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国家教学实验中心”等多个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近五年来主持国家、省部级研究课题数百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源刊物论文1000余篇,在全国环境类单位中名列前茅。学院累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数十项,其中包括多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技术发明二等奖和技术进步二等奖,研究成果具有国际和国内学术影响。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定于2018年7月8日-10日举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对环境科学与工程感兴趣的优秀本科生进行集中交流,帮助增强科研兴趣,拓展学术视野,明确研究方向。主要活动包括知名专家学术讲座、与教授零距离交流、参观实验室等活动。参加夏令营的学生将有机会被推荐为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免试硕士研究生或直博生。
一、夏令营招生对象和人数
(1) 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全国重点高校本科三年级在校生(2019年毕业生)。
(2) 专业要求: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化学化工、生物、地学、管理等(不限于)。
(3) 学习成绩优秀,其中C9高校学生要求专业或年级排名前25%,“985”高校、双一流高校、双一流学科学生要求专业或年级排名前20%,“211”高校学生要求专业或年级排名前10%,基地班(精英班)适当放宽。英语达到国家六级或相当水平。
(4) 拟招收人数:80人。
二、夏令营日程安排
时间:2018年7月8日-10日,共3天
地点:南京大学仙林校区
初步日程安排:
三、报名申请
(1)申报:网上报名:通过网站(http://environment-enroll.tbs-data.com/)注册、填写申请人信息、上传附件(签字/盖章扫描件)、提交;申请表由系统生成后打印(签字并加盖公章)连同附件原件由入选学生在开营时提交。
(2)报名时间:2018年5月14日至6月14日。
(3)报名形式:学生自由申请。
(4)提交的材料:
①报名申请表(系统生成),要求申请人所在学校院系同意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②两封推荐信(格式见附件1),2名高级职称任课教师推荐并签字;
③本科现阶段的成绩单或成绩排名证明(见附件2参考范例,所在学院系教务盖章);
④体现申请者能力其他材料:包括获奖证书复印件、英语水平证明、学术论文等。
四、选拔
(1)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通过审定申请者的材料决定入选资格;
(2)6月25日入营录取结束,选拔通知以电子邮件、电话短信等形式通知申请者本人。未接到通知的同学为未入选者,不另行通知。
五、夏令营期间营员待遇
(1)营员食宿由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免费提供(南京本地学校学生不提供住宿),如被我院录取为2019级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给予报销学员在读高校所在城市往返南京的火车硬座票、动车二等票或汽车票费用。
(2)南京大学为每位学生购买夏令营活动期间的意外保险。
(3) 优秀营员若获得所在学校推免资格,并在教育部推免系统中第一志愿报考我院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将优先预录取。
六、其他事宜
(1)夏令营期间必须遵守南京大学有关规章制度和夏令营的要求与纪律,遵守夏令营的安排,按时参加活动。
(2)夏令营活动期间擅自活动时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由本人负责,报到时需签署协议。
(3)附件1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推荐信和附件2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成绩证明(参考范例)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或到报名网站下载。
联系人:张老师(025-89680536)、李老师(025-89680620)
Email:gradenvir@nju.edu.cn
附件1推荐信
附件2成绩证明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2018年5月10日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