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2017〕9号)及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的通知》(教学厅函[2018]14号)及《重庆交通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办法》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为切实做好2018年研究生招生工作,根据相关文件要求,成立重庆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年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 长:宋军
成 员:罗宪、杨建喜、潘江、陈松
秘 书:付辉
二、复试
(一)复试分数要求
本年度我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要求按照教育部“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执行,具体如下:
工学(不含工学照顾专业):
总分不低于 260分;
单科(满分=100分)不低于34分;
单科(满分>100分)不低于51分。
(二)复试形式、内容及要求
根据相关文件要求,我院本年度硕士研究生实行差额复试,原则上差额比例不低于1:1.2。复试采用:笔试(100分)+综合面试(100分,包括专业面试和外语能力测试两部分,外语语种限英语)。
1.笔试
(1)专业课复试一律采用笔试形式,笔试时间为2小时,满分为100分(笔试考试科目已在研究生招生简章上列出并公布)。
(2)同等学力加试:对以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须严格复试,以加强对本科主干课程的考查,加试笔试科目不少于2门。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难易程度应严格按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掌握。考试时间为每科2小时,试卷满分为100分。加试科目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2.综合面试
综合面试(专业面试、外语能力测试)满分为100分,面试内容及评分标准如下:
(1)外语能力测试(20分)
外语听说能力测试每名考生的测试时间应不少于5分钟,测试重点在于考察考生运用外语知识及技能进行交流的能力,从专业英语的掌握情况、发音的正确性、使用语言的准确性、流利程度等方面测试考生的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专业素质和能力测试(60分)
①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教育背景(辅修等情况)
②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情况
③考生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情况
④考生在本专业领域培养的潜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综合素质测试(20分)
①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
②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
③人文素养(特长、个人素质等)
综合面试得分以复试小组各成员给出成绩的平均值作为考生的最终成绩。
(三)复试程序
1.报到
报到时间:2018年3月28日(星期三)上午8:30-11:30
报到地点:重庆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办公室(南岸校区语音楼9楼60909)
须提交材料:
(1)201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准考证;
(2)有效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
(3)政审表(即《重庆交通大学2018年度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
(4)近期一寸彩色免冠照片3张;
(5)应届本科毕业生:注册学生证原件(须加盖注册章)及复印件、大学期间成绩单(须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
(6)非应届毕业生: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大学期间成绩单(须加盖档案管理部门或者学校教务部门公章);
(7)复试费用150元。
2.复试(笔试)安排
科目:《C语言程序设计》;
时间:2018年3月28日(星期三)下午3:00;
地点:重庆交通大学第二教学楼(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3.复试(面试)安排
形式:综合面试,包含专业英语测试;
时间:2018年3月29日(星期四)上午9:00;
地点:待定,具体地点另行通知,请关注学校网站。
(四)体检
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均须按规定接受体格检查。请参加复试的考生于2018年3月23日至2018年3月29日持相关证件到重庆交通大学校医院接受体检。
三、调剂
调剂原则及调剂程序遵照《重庆交通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办法》执行。
四、录取
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在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
五、其他
(一)监督与投诉
重庆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023-62652393
重庆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023-62650942、62652644
重庆交通大学纪委监察处 023-62652747
(二)解释
本实施细则由重庆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负责解释。
附件下载:政审表(即《重庆交通大学2018年度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
重庆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一八年三月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