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就考研初试成绩来说,可以分成以下四种情况,考生如何根据初试成绩做未来规划?
第一种当然就是成绩非常漂亮,初试这场战争打的相当响亮,可谓是初战大捷。就这类学生而言,一定要认真开始着手准备复试了。哎,有些学生可能会问到,那我初试得了第一名还需要准备复试么?我初试都那么好了,就让我开开心心的兴奋一段日子吧,初试都过了,还担心啥复试啊。复试就随便糊弄糊弄就行了。如果你作为一名考研学子,有这样的心态,老师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你绝对与考研无缘分了,只能擦肩而过。千万不要认为复试不需要过多的准备。为什么呢?老师提醒大家,按照国家政策,教育部要求差额录取的方式1:1.2录取的比例,1:1.5录取的。很简单,考研英语的成绩不只有初试,而且还有复试,复试和初试一样重要,别以为初试你准备了大半年一年的,初试就等于考研总成绩,错了,复试和初试是一样一样重要的。两者之间的比例就当前的大部分状况而言,基本已经达到了一半一半的比重。初试考第一,复试考倒数,甚至被刷掉的,也绝不是没有。最终排名初试成绩60% 复试40%。因此,假如你初试考的漂亮,当然老师首先要恭贺你,但老师还是更加重要地提醒你,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在节骨眼上掉链子,抓住时机,踏实做好复试的各项工作。如果你觉得你的初试成绩还不错,一定要密切关注目标院校的官网,关注复试分数线以及复试通知。一般研究生招生单位不会挨个打电话通知你,只会把名单公布到官网作为通知,看不到影响复试,他们不负责。
第二种是初试成绩平平的考生,也就是进入复试完全没问题,但成绩不拔尖的学生。这类学生更应该提早去准备目标院校的复试考试。当然,一般来说,学校的复试要求出来的比较晚,但千万不要等到复试要求出来了再去准备复试,那样就大错特错了。一定要提前就开始准备。那学生可能说了,复试要求都没有呢,怎么准备啊,万一准备的方向错了呢,万一准备了又没用呢。同学们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只要去研究一下去年的复试情况,前年的复试情况,基本就都没有问题了,按照往年的复试要求绝对不会有错,俗话说的号,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因此,按照往年的复试要求,认真准备,提早下手,必然能够在复试中咸鱼翻身,名列前茅也是绝对有的。要未雨绸缪,特别提醒,复试通知一出,两星期就通知复试,很快,等啊等,要早准备复试
第三种是初试成绩踩线,踩往年国家线的学生,或者在国家线附近的学生。意思就是说,进入目标院校相关专业复试比较悬,可能性有但不大的这些考生。这个时候建议考生进行校内调剂或者校外调剂。要知道调剂并不是一件可耻或者羞赧的事情,它只不过是在你第一步选择失败后的补救和修正——试问,人这一辈子都能一帆风顺么?失败了一次就害怕面对第二次挑战,那么你失败的就不冤枉了。
如果选择调剂,踩线考生就要尤其关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的预调剂信息。如果申请原来所报院校、专业的破格录取,那么一般在公布了初试通过名单前后不久(根据往年经验,不超过一周),针对的是总分足够高,专业课分数较高,只是公共课略差几分的同学(且差的最好不要超过5分)。许多34所和211的学校都是这么规定的。假如破格或者校内调剂不成功,就要考虑校外调剂了。记住一个原则:别挑肥拣瘦,既想去好学校又想找好专业。一般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就自己拿主意。此外,有几点小经验:
1)多打电话给想要调剂的院校的招生办,并发动你的一切人际关系探听虚实。如果连打电话咨询的勇气都没有,那么就是自作孽不可活了;
2)你的本科老师如果关系好,他手上会有不少好资源,装得可怜一点、上进一点,找他们帮帮忙吧;
3)有些学校对外宣称没有调剂名额了,实际上都还有不少。一来是准备自己人校内调剂的,二来是给一些有关系的人预备的。如果你有人脉,记得挖挖看。
4)调剂申请可以同时申请多个,因此要广撒渔网。先地毯式搜索,找到了所有和目标专业类似的专业院校,再在其中选择可能开通调剂、或者有可能接受自己的名单,最后再给他们的招办一一打电话,不要害怕被拒绝,天无绝人之路,总会有几家表示可以开通调剂的,然后就是添申请表了。
同时,对于其余的院校,也要跟进,不能放弃。做到了这个苦功夫,才能从中选到最适合自己的。
5)虽然国家没有明确提出,但院校是有等级的,也就是大家熟悉的:34所(一流),A区,B区,通常从上至下可以调剂,即报考的学校越好,你的成绩越好,调剂的希望就越大。
第四种就是已经彻彻底底完完全全没戏的这类考生了。假如考生你不幸落榜了,当然老师不希望任何一个考生落榜。但假如若是落榜了,那么你最先要做的事情是冷静下来并拿出下一步的选择方案。或者找工作,或者来年继续考你心仪的专业。如果是这两种,那么请不用再看下去,直接该干什么干什么吧。赢得起,输得起。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