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2010年毕业生起薪如何?哪些地区毕业生起薪更高?显现出哪些发展趋势?针对这些问题,正略钧策商业数据中心历经近两个月的时间对中国内地数千家企业进行专项调研,共回收问卷1000多份,数据覆盖全国及各个行业。为便于更准确地纵向对比2009年与2010年度的毕业生起薪差异,调研内容同时包括了2009年和2010年各层次的毕业生起薪。
毕业生薪酬涨幅均高于去年
本次调研发现,2010年毕业生起薪比2009年均有小幅增长,其中专科和硕士毕业生起薪增幅超过6%, 数据证明经济复苏对毕业生起薪有明显的带动作用。
调研显示,2010年毕业生起薪平均水平依次为专科1644元,本科2116元,硕士3393元,博士5399元;本科薪酬比专科高28%,硕士薪酬比本科高60%,博士比硕士平均薪酬高59%,不同学历薪酬涨幅出现 “三六六”规律,即本科、硕士、博士的薪酬涨幅比例近似30%、60%、60%。从不同层次毕业生起薪来看,硕士、博士的薪酬涨幅最大,相对于专科、本科毕业生的较低薪酬水平,硕士和博士更能体现出知识的价值,能够降低上学的机会成本。
从各层级毕业生薪酬的分位值来看,专科学生的毕业生起薪10-50分位范围较小,说明企业给专科生的起薪更多地集中在这个范围之内,企业招聘专科生体现的是低成本战略;而硕士生、博士生50-90分位范围较大,说明企业对优秀硕博的付薪理念发生分歧,部分企业对素质水平较高的硕博应届毕业生能够支付较高的薪酬。
第三产业更需要高学历的优秀人才
正略钧策将市场中所有的行业分为十二大类,分别为:IT、金融、房地产、传媒、工程、医药医疗、综合服务、消费品、零售批发、制造业、运输物流和能源化工。从本科生的毕业起薪来看,金融和地产行业的毕业生起薪最高,分别达到2520元和2423元,能源化工行业毕业生起薪最低,只有1743元。
IT和综合服务行业硕士、博士毕业生起薪最高,充分说明这两个行业更需要有技术储备的硕士博士人才:而消费品和制造业硕士博士毕业生起薪最低,可以看出这两个行业对硕博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巧合的是IT和综合服务属于第三产业,消费品和制造业属于第二产业,由此可以大胆推断第三产业的发展更需要高学历的优秀人才。
一线城市薪酬水平大幅高于其他城市
一线城市毕业生起薪比较显示,上海市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起薪最高,达到2679元,比北京本科毕业生高6%,比广州本科毕业高24%;深圳市专科毕业生平均起薪最高,达到2009元,比北京专科毕业生高13%。
硕士、博士方面,上海的硕士生起薪水平最高,达到3966元,比最低的深圳高7%;广州的博士毕业生起薪水平最高,达到6494元,而上海博士生薪酬水平最低,只有5500元,比广州的博士薪酬待遇低将近1000元。
一线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本科生平均薪酬2480元,其他城市的本科毕业生1811元,一线城市毕业生平均薪酬水平远高于二三线城市,两者之间的差距高达37%。一线城市研究生平均薪酬3787元,其他城市2928元,之间的差距也将近100元。通过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吸引大学生在一线城市发展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有 “钱途”。
综上所述,整体来看,2010年毕业生起薪增幅已经全面回暖,大于2009年平均2%左右的薪酬增幅,显示出我国经济率先复苏对大学生就业是重要的利好。从今年的毕业生薪酬水平和增幅数据,结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笔者大胆预计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如下:
一、大学生进入生产一线工作渐成潮流。
从今年的调研数据分析来看,很多制造型企业开始招聘大学生走进生产车间,从基层稍有技术或监督含量的工作做起,了解生产环节。这样做,一是可以代替因 “民工荒”造成的一线员工短缺,二是有利于培养有基层实际工作经验的管理者。
二、区域毕业生起薪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现在各地经济促进计划此起彼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各城市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的设立,都需要大量招聘优秀素质的人才。随着区域经济竞争加剧,笔者认为未来几年内,二三线城市和一线城市的毕业生起薪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三、未来几年大学生薪酬增速加快。
中国的人口出生率在1987年达到23.33‰高点后呈持续下降状态,这就决定了今后23岁以下的人员数量会逐年递减,人才供给量也随之递减。虽然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逐年升高,并计划在2020年达到40%,但人才总供给的减少和国民经济强劲发展带来的人才缺口鸿沟将继续加剧,短期内难以弥补。供求决定价格,如果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那么未来几年大学生的薪酬增长速度将会加快,低价优质的应届毕业生将越来越难以寻觅。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