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No.1学校有时比能力更重要
在金融领域就业,学校的因素有时甚至大于能力的因素。一方面金融硕士与本科不同,在学习中除了知识更重要的是理念——授课内容各个学校都相差不多,但是名校的优良教师资源能够带来更新的资讯和更前沿的理念信息。另一方面,金融行业非常讲究圈子文化,一所大学或在某个地域呈主导,或在某个领域占优势,对学生的就业影响深远。
如果立志于学术研究,那么一定要瞄准清北复交等名校的硕博连读项目(不过以保送为主)并且有机会一定要出国学习几年;如果单想拿它作为自己未来就业的敲门砖,那么就一定要先思考未来就业的地域和自身的实力再选相应的学校;如果自己实力足够,那么就瞄准北清复交上财央财等可以辐射全国的名校;如果保险起见,就以就业目的地所在省市的“985”或“211”为目标范围。
No.2新方向伴随着大便宜
每年名校的金融类硕士经常会有新的专业或方向开设——如果报考时眼光独到,有时候能捡到大便宜。比如,复旦经济学院的金融学硕士每年初试分数之高(虽然上海公共课判卷尺度要比北京略宽)、复试刷人之狠可以用惨无人道来形容,但其管理学院也新设有金融工程硕士、财务管理硕士等,它们刚推出时录取分数之低、学生待遇之丰厚能让你瞠目(不过随着报名人数的增加竞争也激烈了)。
No.3名校各有独门利器
由于自身定位及历史原因,不同的高校所对应的就业路径各有不同。以北大四院和清华二院为例:如果倾心于学术,那么CCER是首选;如果想到外资工作,光华或清华经管会更有优势;五道口则在国企、一行三会上面校友实力雄厚,虽然在投行、商行、基金上也有很强的人脉;汇丰则在深圳如鱼得水。再如课程设置上,北大经院着重于经济理论的分析、经济模型的研究,而光华则更重视商业研究;道口偏宏观偏政策,经管偏微观偏应用等,不一而足。
No.4理工科其实更具优势
金融本质上是工科,经济学本质上是理科。因为在硕士及博士阶段,金融专业的学习会涉及大量的计量及数学推导。如果是金融工程,几乎都是数理推导加金融建模加计算机编程。而立志于学术研究的话,没有深厚的数理功底更是寸步难行:2013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中,彼得·汉森本科学的是数学,罗伯特·希勒本科学的则是物理。
其实各大券商喜欢的也是拥有理工科背景的经管类硕士——本科是数学、统计、计算机、物理专业的机会更大,当然对于某些特定领域(如医药行业、化工行业、军工行业等)的行业研究员来说,专业是不受限制的!以五道口为例,2013年保送的40人中,有一半专业与经济毫无关系。老师也经常提及,本科时学数学、物理、计算机的在硕士阶段有优势,因为其数学功底、计算机功底够强,而金融方面的知识弥补起来是很快的。
No.5做好硕士阶段面对无穷无尽小组作业与上台展示的准备
步入硕士阶段,金融专业课的学习将面临铺天盖地的小组合作。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专业课中九成都有随机分组的小组作业及合作展示,这也是金融经济类硕士生阶段学习的特色。总之,偏重应用的金融,在硕士阶段对合作、上台展示等的要求会超乎你的想象——其实在未来金融行业的工作中也是如此。
No.6金融学考研不得不看的两本秘籍
金融联考虽然取消了,但当年名震江湖的“金融联考白皮书”(《金融学基础辅导》,金程教育编著)余威仍在。在当前,这本书仍然可以看作金融考研人的“葵花宝典”。它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投资学,唯一可惜的是由于历史的局限它没有公司金融的内容。有它在手,足以应付很多学校的初试,尤其是部分指定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黄达版金融学、姜波克版国际金融学为参考书的高校。甚至在未来报考银监会公务员准备专业课考试的时候,它依然是制胜的利器。不过此书早已绝版,想买只能在网上淘了。另一本是《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系列教材—基础知识》,对于毫无金融基础的人,浏览完这本书,大体的金融知识基础架构就基本建立起来了,一般概念性的问题就再也难不住了。
No.7不要轻信论坛帖子的难度排名
各大论坛或机构发表或网友自编的金融考研难度排名曾火热一时,甚至很多同学拿它作为自己报考的指导。先不说榜单的主观性,就难度而言,各个学校其实也各有自己不同的特色,很难比较。例如,清华经管,其难度在于对数学的要求,初试要数一;清华五道口,其难度则在于总分(如没有把握砍下公共课290分的,报考要三思);北大四院的难度则在于专业课;复旦经院的初试分数高得吓人,管院分数虽低但全英面试会让你感觉掉了一层皮;上交高金对于出身的看重以及全英的面试与授课,若对英语没信心好放弃……所以与其纠结于各校考研难度的排名,不如深入了解学校的培养方向是否与自己对未来的规划相契合。
No.8“校友”是步入金融市场的首要资源
由于中国的金融行业是在20多年中以爆发式发展所形成的,再加上中国自古非常讲究同窗、同乡情谊,金融行业(尤其在券商、基金、信托等)非常讲究圈子(多以大学为纽带)的概念:在一个校友圈子内,他们会相互帮助、资源共享,也会积极地提携后生,所以校友资源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两三年的课本所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考金融硕士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其校友资源。如果想在市场而非事业单位就业,无论你愿不愿意,和校友的交际是成长的必修课,因为你的实习甚至未来的工作靠的就是他们。曾有专题报道提到,中国的投资界逐渐形成了以北大、清华、人大、上交、复旦、五道口、央财、上财、西财、厦大、武大、北工商等为轴心的几大投资界圈子。事实上,它们也各自在不同的领域占有优势,例如厦大在深圳势力雄厚,而期货领域北工商令众豪门低头,在基金领域北清复交五道口,在一行三会道口央财掷地有声,在上海上交复旦虎踞龙盘……
No.9不要只盯着经济管理学院
开设金融、经济专业的硕士绝非仅仅是经济或管理学院。例如,北京大学的软件与微电子学院里面也有独具特色的金融信息专业(每年一半的招生靠从北大四大经济学院调剂);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在数学领域久负盛名,但你可知其金融专业硕士项目也开展得红红火火?除此之外,很多理工科大学的金融学发展也势头很猛,例如北航的金融工程依托北航强大的工科实力,近几年在不动声色中发展得非常良好。还有一些科研院所的经济金融实力也属于少为人知的世外高人,如中科院研究生院、社科院研究生院、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等,以及一些不太知名学校的特色专业,例如北京工商大学虽然学校并不出众,但其期货方向的实力则是傲视群雄。
另外,报的时候眼界一定要宽,因为在很多名校,经济学硕士(除却思想史等比较冷门的研究方向)与金融学硕士的就业水平是差不多的,有时候去挤金融的独木桥,还不如挑个同校的经济学专业。
No.10金融读研≠高薪
人们想起金融往往和投行“稳拿”联系起来,印象中投行往往“钱景”广阔。不过,真正能拿到传说中高薪的大都是国际投行或咨询公司(如中金、高盛、摩根士丹利等),但是大券商的主要招聘对象是清北复交的硕士,上财、人大、央财、科大等名校也有一些面试机会,而且大券商还非常看重本科背景,所以仅仅是名牌学校的硕士还不一定够。其次,投行也分研发岗与非研发岗,前者是其发展的核心动力,所以研发岗的薪水高,不过对于专业能力的要求更高,行研岗往往需要CPA,投研岗往往需要CFA,保荐人有时甚至要求司考。而且干投行,身体很重要——国内大券商一周工作80个小时是常态,碰到像农行上市等大单,连续几个月每天睡4个小时那简直太随意了——高薪可不是随随便便拿的!国内一线、二线的券商或基金公司或许求职没那么难,不过薪水也相应会低一些。
银行、保险、信托等也是主要的就业方向,不过相对投行其薪水要低一些:虽然年薪十多万正常(当然也分不同银行不同岗位),但是想拿六七十万甚至更高除非位居行长。
也有不少金融硕士选择一行三会的公务员,这个岗位相对以上要更稳当但薪水更低(公务员的薪水在当下实在是只能糊口的水平)。
所以,虽然总体金融专业的硕士薪水要高一些,但一方面没想象中的那么高,另一方面收入总与付出成正比,千万别幻想拿个名校的硕士就手到钱来。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