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于1月7日至9日举行,共有165.6万名考生参加本次考试,比2011年的151万人增加9.6%,其中专业学位报考人数达43.7万。
除了人数的显著增加,2012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也出现了四处新变化。
变化一:复试分数线三区变两区
发挥招生单位主导作用,热门高校竞争或将加剧
根据2012年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2012年起对全国统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划线区域进行调整。除原三区(西部)不变外,原一、二区(东、中部)的21个省份合并做统一要求。
调整后的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二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这就意味着原来处于二区的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10省(市)被统一划为一区。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指出,此举旨在“进一步加强宏观管理,扩大复试比例,促进生源合理流动,发挥招生单位在人才选拔中的主导作用”。
专家分析,这一举措实际上是将原来的二区取消了,也就是说,它们在分数线上的“优惠”、“照顾”政策随之消失。带来的结果是,因为要兼顾21个省区市的招生情况,新的一区分数线很可能会适当下调。新政策对于原二区高校的冲击可能会比较大,不少考生是冲着地域偏远、国家分数线低去报考二区院校的,一、二区合并,考生报考时难免顾虑国家线有可能提高这一问题,甚至有可能会导致部分考生放弃求稳心态,报考热门院校。
变化二:专业学位渐受认可
选拔更重实践能力,部分专业初试取消政治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是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一个亮点,也较往年有许多不同之处。首先是,今年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人数增长迅速,考生已达43.7万人,比2011年增长43%。其次,新增的审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已纳入2012年全国研究生统一招生计划。此外,管理类6个专业学位和审计硕士设外语和综合能力考试科目,政治科目在复试中进行测试。
专家分析,今年共7个专业学位初试取消政治科目,初试分值也将随之调整,这意味着,我国在2012年继续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扩大考试科目和评价方式改革试点范围,专业硕士将更加重视对考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考查和培养。
专家指出,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正处于调整和转型时期,职业分化愈来愈细,职业种类愈来愈多,技术含量愈来愈高。专业学位教育所具有的职业性、复合性、应用性的特征也逐渐为社会各界所认识,其吸引力不断增加。
据介绍,从2009年开始,我国逐步加大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步伐,扩大招生比例、增设招生专业,到2015年,我国将形成学术型研究生和学位型研究生各占半壁江山的总体格局。
变化三:民办高校首获研招资格
民办军团的加入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
2012年,北京城市学院、河北传媒学院、陕西西京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共5所民办高校首次获得研究生招生资格。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办高校首次获得研究生招生培养资格。以北京城市学院为例,2012年计划招收30名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要求拥有600小时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本科生或具有一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的考生报考。
专家指出,长期从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民办高校的加入,将为研究生教育注入更多的实用色彩。同时,体制更灵活,与市场需求联系更紧密的民办高校招收硕士生,可先行试点一些在公办高校难以进行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改革项目,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变化四:诚信成为考研“第一关”
网上预报名阶段就要填写是否有违规、作弊情况
在今年的招生中,在网上报名阶段,就有这样的要求:考生(含推免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情况。
同时,招生简章还明确规定:招生单位在复试前对考生的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
专家分析,这是教育部强化诚信考核,推进诚信建设的重要举措。教育部已要求各招生单位要进一步加强诚信档案的使用,同时所有研究生招生单位自2012年起须将诚信考核作为专项环节纳入研究生复试。诚信,将成为考核考生的“第一关”。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